比起去年花里胡哨的《戏韵国风》,今年程阳和乔心蔓就只唱一首《兰亭序》,节目主题更加集中,效果自然也更加突出了。
最后的副歌,两人一起合唱,完成了整首歌的表演。
“哇,很棒、很棒!”袁浅对着下台后的两人鼓掌,“尤其是小师妹,现在已经能在戏腔和流行之间游刃有余了啊。”
被人夸了,乔心蔓心里美滋滋,仰着下巴说道:“还是你比较识货,某人可是从来都不会好好夸我,哼!”
程阳:“......”
你还需要夸?
不是不想夸你,平时你自我鸡血,尬得别人都想脚趾扣三室一厅了,哪还轮得到我?
袁浅话锋一转,又对程阳说道:“你这首歌......我觉得在创作思路上和《青花瓷》一脉相承,都是以小见大,唱出华夏传统文化之美,瓷器啊,书法啊之类的,不过,传唱度上恐怕会比不上《青花瓷》。”
程阳在心中感叹他在专业上的敏锐,也知道接下来他要说的话,但还是配合道:“哦,是吗?何以见得呢?”
“相比《青花瓷》那样曲调简单,音域跨度不大,朗朗上口的歌,《兰亭序》显然要更烫嘴一些,更不要说戏腔rap这种有点炫技的东西了。”
“哎,你是不是降调了?我感觉这首歌的录音室版本会更难唱,一般人唱到副歌肯定很容易挤扯。”
程阳不由得佩服地看了他一眼,没听过原调就能推断出进行过降调处理。
这首歌当年周董在春晚上唱也是降调的,很多人认为那是他当时感冒,身体不好。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春晚舞台上不允许他唱得太含糊不清,于是不得不改变了熟悉的咬字发声习惯,唱得更“字正腔圆”一些。
比如,“千年碑易拓”中的“拓”,原唱是“tuo”,春晚上也改回了“ta”。
当然,唱成“ta”才是正确的发音。
咬字方式改了以后,再用他习惯的唱高音方法,听感上......就和挤嗓,扯喉咙嘶吼差不多。
春晚舞台上可不能出现这种级别的车祸现场,没有办法,只有降调演唱了。
有一些同学模仿周董的唱腔,咬字都糊在一起,内口腔不打开,唱高音的时候挤嗓几乎是必然的,这也是程阳当初穿越过来,优先考虑的是模仿JJ,而不是周董的原因。
嗯,对于新手来说,JJ也不是个很好的模仿对象,但没有一定的声乐技巧基础,直接模仿周董的唱法,只会损伤嗓子,越唱越差。
周董本人对自己的情况非常了解,也试过改变,比如《菊花台》等一些歌,但歌迷粉丝呼天抢地,唱得太正,没有那个味道了。
于是,他也只有在“个人风格”这条路上狂奔,再也无法回头。
近些年,不太科学的发声方法开始对他造成反噬,身体机能也大不如前,才会有很多歌迷感叹他退步明显,以致于奶茶喝多了之类的梗满天飞。
虽然发声咬字不够科学,但架不住人家才华实在太过耀眼,自己写歌作曲都能卡在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充分扬长避短,即便挤卡含混也能好听。
实际上周董的唱功一直都有在进步,只是现在不再适合唱以前那些要靠“挤”、靠“憋”的歌了。
程阳收回思绪,摊摊手:“嗯,我写这首歌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换个人唱会唱成什么样的情况。”
袁浅拍拍他的肩膀:“哥知道,有些歌呢是迎合市场的,有些是完全留给自己的。”
这个话题就此揭过。
看了一眼时间,程阳说道:“要不再来一遍,这次我唱录音室版本的,不降调。”
“行啊,唱一遍听听呗。”
程阳的要求很快得到导演组的同意,其他节目的演员顿时不乐意了。
别人好不容易才能彩排上一回,你丫还能挑肥拣瘦?
首都台亲儿子啊!
给点活路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