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 > 三百四十一 保谁谁死的速该来了

底色 字色 字号

三国之开局程远志:三百四十一 保谁谁死的速该来了(1/2)

    总而言之,天师教(五斗米教)的出现,对于东汉末期的巴、汉地区的百姓来说,是一种福音,在动荡混乱的东汉末年时期,刮起了一股子共产理想主义的色彩。

    同时,在面临决择的时候,张鲁果断选择了投降魏国,而不是和西川刘备抱成一团。

    汉中之战开战前夕,一方是已经占据益州大部分地区,气势如虹的刘备;一方是天下十五州据其十二的程远志。是押宝在刘备身上,还是依附在魏国的丰满羽翼之下,张鲁和他的五斗米道给出了简短又直接的答案:“宁做魏下奴,不为蜀上宾。”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鲁是一个目光长远的聪明人,在魏、蜀之间,做了很明智的选择。

    此刻回想起来,程远志后知后觉意识到,张鲁此举有两个原因。

    一是前途:张鲁在投降魏国后,不止他一个人迁到北方,还带一大批信奉天师教的教众,而这些教徒也没有闲着,迅速在长安、洛阳、邺城等大城市站稳脚跟,发展势力,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天师教(五斗米道)的教义――即天师为尊,余者共产平等的理念。

    在经历十年的发展后,到了今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五斗米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势力延伸至北方和中原地区。

    从偏居一隅的山野小教,到投奔魏国后随着搬迁、发展成全国性质的大教,无疑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相反,如果张鲁投向了刘备阵营,结果就很难料了。刘备会放任治下有一个独立于政权之外的教派么?大概率是不容许的。

    刘备以西川半州之地抵抗魏国十二州,资源本就捉襟见肘,哪会允许治下有这么一个喜欢囤积物资物的天师教?

    二是利益:说起利益,就要说到原时空里张鲁后来的结局。

    张鲁投降曹操后,并没有像刘表之子刘琮那样被杀害,而是得到了曹操的优待。曹操上奏天子封他为阆中侯,官拜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食邑一万户。

    张鲁随曹操回到邺城后,他的五个儿子也被一一封为列侯。

    此外,曹操还替自己的儿子曹宇做主,娶张鲁女儿为妻。后世道教徒称张鲁为“张镇南”。

    一时间,张鲁风光无限,事业和名望也到达了曾经不曾触及的高度。

    若在刘备阵营的话,首先刘备大概率不会允许治下有一个“天师”一样的人存在,何况张鲁手底下握有几万信徒;其次,刘璋是张鲁的杀母仇人,即使刘备不会杀他,那些仍对刘璋抱有好感的旧臣及其手下,也不会放过他。

    这个时空里,张鲁的结局要更好一点,不但封了侯,还保留了天师教及大部分教众。

    程远志当时正在放眼天下,谋求一统,根本没有意识到天师教的威胁。

    现在意识到了。

    虽然世人皆言张鲁没有雄才伟略,也无上阵杀敌的本领,只是凭借着家族的影响力,身边聚集了一批死心塌地的教众,就能割据地方,名臣实王。

    但程远志却隐隐约约看到了张鲁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勃勃野心。

    因为张鲁和他五斗米道,没有随着混乱的年代消散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而是继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在孕育道教雏形的同时,积极参与了统治整个天下的百姓。

    少顷,贾诩和赵云结伴来到,前者闻程远志意欲遏制天师教,又恐魏国境内因此而而大乱,遂沉吟道:

    “天师教今拥有百万之众,遍及天下各地,骤然间不能剿除。其若有不臣之心,将是大魏心腹之患,当徐徐图之,急则生乱矣。”

    顿了顿,贾诩又道:“有此隐患在,平定西川断不可操之过急,相比于天下一统,稳固根基才是当务之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