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豨被诛,这场动乱画上了一个句号。
最后一位:淮南王英布被杀。
话说,淮南王英布与刘邦在蕲县决战,战败逃亡。
英布逃亡方向选择并不多,只能向南。
刘邦将追杀英布的任务,交给了一名别将。
英布逃到淮河,停下来打了几仗,败。
英布在洮水北、南打了两仗,再败,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力量。
英布打不赢,为了活命,继续南逃,抵达长江以南,身边只有一百多人。
英布逃亡路线与项羽如出一辙,渡淮河,过长江,进入江东。
项羽运气不好,抵达乌江只剩下二十八骑,选择战死,留下了一个悲壮的故事:乌江自刎。
历史没有重演,英布运气好点,渡过长江,身边还有一百多人。
然,英布运气也不好,躲过了汉军将士的追杀,却躲不过来自长沙王吴臣的暗算。
那么,长沙王吴臣为什么要斩杀英布。
先来看一下,长沙国的历史。
长沙国第一任君王叫吴芮。
诸侯反秦时,吴芮是第一个秦史参加起义反秦。
吴芮手下有两个能人:一个是梅鋗,另一个是英布。
他有眼力劲,看人准确:将女儿嫁给骊山刑徒英布。
他有投资眼光,坚持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派英布北上加入项氏阵营,正面反秦。
派梅鋗北上加入刘邦阵营,西进咸阳。
秦亡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
吴芮被封为衡山王,英布被封为九江王,梅鋗被封为万户侯。
楚汉争霸,英布叛楚投汉,龙且攻破九江,诛杀英布妻儿。
英布的妻子,是吴芮的女儿。
楚国与衡山国结怨。
在张良的劝说,吴芮做了一个决定:投靠刘邦。
项羽西楚霸王时代结束,吴芮拥立刘邦为称帝。
刘邦称帝后,改封吴芮为长沙王,并把南海、桂林、象三郡分封给他。
吴芮定都临湘,修筑长沙城。
吴芮在南称王,行事作风,相当低调。
就在异性诸侯王大张旗鼓改革,治理封地。
吴芮按照归隐后张良的劝说下,做了三件事:
1.划部分疆域给刘邦子女。
2.将部分精锐划给荆王刘贾。
3.与南越王赵佗友好相处。
据史料记载,吴芮有六个儿子。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
为了保存家族,他还做了一件事:安排第五子吴元带部份家眷回浮梁瑶里生活。
进而造就了吴氏家族,五人封王,九人封侯,汉初盛极一时。据说,四百零后东汉末年孙权攻破长沙,挖取吴芮棺椁,做为孙坚庙的材料,结果是吴芮十六世孙吴纲墓。
话题扯远了。
吴芮安排好身后世,为了表明自己无野心,开始享乐。
据史料记载,吴芮过生和同甘共苦的妻子毛氏,泛舟湘江。
吴芮远望青山,近看碧水,思念家乡瑶里,悲从中来。
她的妻子唱了一首爱情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吴芮听罢,感触良多,说了一句:我死后要归故里,看夕阳。
公元前202年,吴芮死后,其子吴臣继承长沙王爵位。
吴臣不仅继承了其父一切爵位、荣誉,同时也继承了其父与世不争的智慧。尤其是低调行事的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刘邦陈县会盟诸侯,他去。
长乐宫建成,他也去祝贺。
刘邦擅自把曾经划给长沙国的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划给南越,承认赵佗合法存在。
吴臣没有任何意见。
英布叛乱,先破荆国,再败楚国。
长沙国与淮南国接壤,若没有任何表示,就会被认为是同盟。
就会有人多想,英布为什么不攻打长沙国。
或者,英布叛乱,得到了长沙国暗中支持。
英布战败,选择南逃,势单力薄,是向大汉表明忠心最佳时机。
长沙王吴臣看准时机,写了一封信给难逃的英布。
信中内容被记录下来,表明长沙王也想与英布一起叛乱。
英布势单力孤,被汉军追着到处跑。收到长沙王书信,没有多想,就前去投奔。
英布出现这种反应,有两种观点。
1.英布走投无路。
2.英布和长沙王吴臣的妹夫,关系亲近。
据史料记载,长沙哀王吴臣派人诱骗英布,谎称和英布一同逃亡,逃到南越。
英布相信他,就随他逃到番阳。
番阳人在兹乡百姓的民宅里杀死了英布。
就这样,这位骊山刑徒,两度裂土封王,被誉为汉初三将的英布,告别了历史舞台。
韩王信被杀、陈豨叛乱被平定、英布被杀,刘邦松了一口气。
那么,刘邦又会如何守卫汉家天下。
在平定陈豨叛乱,从降将哪里得知一个消息:燕王卢绾暗中支持陈豨叛乱。
那么,刘邦又会如何对待与他同年同日生的兄弟手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