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眼里,还有眹的黎民百姓吗?”
“可恶……实在是可恶!”
当看到最后一页纸时,隋文帝的额头已是青筋暴出:
“太子!你这证据可靠吗?”
“回父皇,证据是从钱寿安的遗物中得来的,完全可靠。”太子坚定道。
“可是又如何能保证,这份证据不是杨素的仇人捏造出来,以陷害杨素?”隋文帝对杨素参与甚至主导贪污腐败,并不完全相信。
“如果父皇不肯相信杨素贪腐,可以找到名单上的其他官员,父皇一问便知。”太子毫不迟疑地答道。
杨安和太子昨夜商议之时,早就料到隋文帝会由此一问,所以此刻的太子对答如流。
“嗯……”隋文帝思索半晌方道:“太子之言,也不无道理。”
“可是眹还是不能相信,这个杨素,竟然敢背着眹,做出如此天怒人怨之事……”
隋文帝的情绪很复杂,有失望,有悲愤,有疲倦。
“陛下一定不信,臣建议从名单上的官员之中,随便挑出一人,臣举荐让长孙晟审理此案,一定可以审个水落石出。”杨安提出对策。
之所以推荐长孙晟,是因为由于隋文帝多疑,完全信任的人不多,而长孙晟是难得让隋文帝放心的朝廷重臣。
隋文帝听了杨安的建议之后,没有表态,只是挥了挥手,疲惫地说道:
“眹倦了,你们先下去吧。”
皇上这是下了逐客令。
杨安和太子无奈,只得告辞而去。
可是当天下午,杨安和太子便收到消息,隋文帝下令长孙晟任大理寺寺卿。
此前,大理寺主事的少卿,而长孙晟空降大理寺任寺卿,显然是杨安的建议起了作用。
不出杨安和太子所料,很快朝中有一名大臣,便因为一件极小的事情,被大理寺抓了起来,由长孙晟亲自审问。
这名被抓的大臣,便是咸阳贪腐案名单上的人之一。
长孙晟不愧是情报专家,很快便得出了皇上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