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一闲人:290章 康熙与咸丰(2/2)
这咸丰清了安后,倒也知道些人事,没再打扰这一家子,这厮形单影只,孤零零的。孝庄道:“这孩子不来还好,来了反倒惹我生气!”
她气的是什么呢——
一是得知了要是没有先生来干扰历史,那么康熙朝最终将平息三藩之反,其后更开起了康雍乾三代的治世。此是一气。
二是知道了咸丰朝也不安稳,闹了太平天国这样的毛贼,说不得就要改朝换代。此是二气。
也亏得她不是周瑜,不然经此二气,就算不丢了性命,也要没了健康。
“老祖宗,气什么呢?”玄烨想得很开,他道:“只把之前的一切当做黄粱一梦吧,现在是梦醒了,该过苦日子了。”
“可是主子,之前我看你也没享过福!整天的寝食不安,倒还不如现在。”
苏麻道。
玄烨飒然一笑:“是啊,哪个是吃苦,哪个是享福,我却也说不清楚了。”在封建的体制中,名义上他享有五湖四海,一切土地。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可他也知道,自己并非真的拥有九州大地,那些土地,早已被地主们分割的一块一块,只留下残羹剩饭。
他也拥有不被杀的权力,但相应的,他也无法随意杀人。
剥夺性命在清朝是一件相当审慎的事,当然,这是对于公刑来说的,地主阶级必须看死了皇帝在体制内的杀人权。
以防止其用武力随意剥夺他们的生命。
至于私刑,就没人在乎了,皇帝可以随意的打死宫女太监,官老爷亦如此对待自己的奴仆,乡下地主则举起宗法的大棒肆意无忌。
至于衣食住行等诸物,就不必说了,而其中食之一物,是真的比不过这里的。
因为这里的饭食热滚滚,而在之前,他吃的是冷餐冷饭,于天下拥有的权力也是一道道被地主们吃剩下来的。
(以文字狱杀的,是地主阶级的个体,而非地主阶级的集体。
有人道:文字狱是冤狱。
其实冤狱不冤,因为皇帝需申明自己的权威,以证明当前体制的完整。
而文字狱所杀之人,若无心,尚算有辜;要有意,则不仅是对皇帝的挑衅,更是对整个封建秩序的非议。
这样的人,不仅是皇帝的敌人,更是整个地主阶级的敌人。
因此历朝历代中,都不乏文字狱。因为这一点表征,我们为什么说清朝是集封建体制之大成者呢?
因为它的文字狱最多,最盛,时期也最长……
而且地主阶级的集体和皇帝都需要服从于封建体制,因而他们互相拉扯,在封建体制这个真‘皇帝’面前,竭力争宠。
他们互相试探,争风吃醋,但最终总是地主嬴,因为他们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