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这图就知道是手绘的,用白色画在黑色绢布上的,特象我小时候瞅见老师不在,几个小朋友一起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涂鸦形状,你画一块我画一块的那种样子,这样一种意境那样一种图案的,看着都是画在同一块黑板上的,可是各人都在发挥各自的,之间却没有半点联系。
眼前这图,在我看来就有些象我们小时候涂的鸦,整个图上都圈圈点点的,这一小块那一小撮的,有的中间没有一点笔柒连接,细想也对,这也应该是正常的,久古时代的么,没有我们现在的绘图仪设备,大都靠着手工的简单描制,能够表示出来这山那水呀的状态位置就已经不错了。
“两幅”,那人从那黑绢上又揭下一张图,大小和宽窄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图上的内容与之前的有所差别不同,让我以为是另外的半张图找到了呢,“这不两个半图吗?这么快就都找到了?”
“这是一张”,那后生觉得自己说的还是两个半图的意思,就马上把一图提到了另一图的上边,让两幅图案并列,“把这两幅图放到一起才是半张地图,那石壁太大,用一张绢布是没法拓下来的,只能靠两次来拓完整”。
“噢”,这图原来是从石壁上拓下来的,我说这绢布怎么会是黑色的,这种方法是听说过的,练书法字中的碑帖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的,事先把墨涂在碑石上,然后再把纸、布、绢类的按在墨上,拓下来和图案与实际正好相反,即有墨的地方就是底板,只有空白的没有墨的才是内容所要表达的组成图案。
这么一说,图中的白色的图案,才是半图要表达的寓意了,图中的一部分的一部分的圈圈,被那一个一个和条条分隔开了好几下,我想,按照自己理解的制图规律,如果其中的长条条是水是河的话,那弹簧圈圈似的就应该是山了,连着在圈圈之间却又被条条隔断的那线,也一定是路了,这样一看倒是有点地图的意思了。
再从那些圈圈之间的相隔,大都是没有连接的这点看,特象是个较大地方的区域的,不象是小范围之中的多山相拥分部的情况,要是这样的话,那图中的这些圈圈条条的,就一定是按了比例缩影的名山大川了,可是对照了我们现行的世界地图,却没有发现有类似的国家和地区与之相象。
“这图儿画的到底是是个什么地方?”或许是我之前的分析思路错了,那就是某个小的地方的,小范围内的山山水水和沟沟叉叉,那样的放话这图对我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我所需要的是那种能够印证当年记忆的地貌特征,帮助回忆确定方舟着陆地点和大兽细胞的藏址地,“这是地球上的吗?怎么没有半点与实地相似的地方”?
“这图是竖起来刻在石壁上的,”后生说着把画幅竖着抖一下,然后又翻了另面将图扣着按挂了墙上,“是这么看的,我为了好弄,做了两次才拓下来的,刚才你看的有墨那面,是靠着石壁的,是反面。不过那石壁的主人说了,这图很是神奇,没有方向,但能杀人也能救人,到底哪才是上边,哪是下边谁也说不清楚,如果你不是门里的,绝对不许独自一个人看了,他们说当你横着看是生的话,那么你再竖着看那就会大祸临头了,可能会死。”
“这郁蛊的陈,真这么邪乎?”
“反正他们说了,前人在雕刻这壁画的时候,故意选定了这个中和的方向,也是习惯上的水流上下的方向弄的,并非对应着现在地图的上北下南,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左东右西的,他们说也不知道究竟哪面才是北,这图刻在石壁的上方,也并非真正意义的上,没有切实的方向,或许才是这图的万古难解之谜,说是半图,他们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半张图……”
“不是真正意义的半图?”我实在有些没弄明白,“啥意思呀?怎样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半图?”
“他们也只是说一辈一辈这样传下来的,具体的也说不上来其中的来历,按照我们印象中的半图,应该是顺着或者是横着的叠折破下来的一半儿,或是撕断下来的一截儿,还会有另一半与之对接的珠联璧合。而这图则有些不同了,说是半图,却没有一点象叠折断裂,或是撕开扯断的……”
“这是咋说的?”由于我重新看的是拓墨的背面,不是那么清楚,可听了这后生的这么一说,倒是觉得蹊跷吧,“不是半图,那为何叫半图呢?”
“那就得去问问郁蛊陈了,不过有点象是谁的地盘管区,或是防御所省的范围,这半图特有半壁的味道,他们提供的线索,我也只能转达这些意思了”。
“有劳后生了,若是万千变化中的一幅截图的话,那你也是功行一件,”今天的怪老头对图的见解实在是不多,只是两手抱腕的又重复了一遍,“有劳后生了,日后一定还有劳烦的地方。”
“哪里,哪里,后生自当效力。”
怪老头客套了几句送走了后生,重新打量着后生按在墙上的挂图,横看竖看,变着方向的左右思量仔细,自语的念叨,“没有方向,能救人,也能杀人,到底是啥意思呢?……郁蛊陈?”
怪老头念叨着也出去了,连声招呼的都没有打,是重复着嘴里的念叨出了房门的,属于头一回见到怪老头这样,还以为他出去方便或是事儿急,过一会儿可能回来的,我在等他也就没有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