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止戈:第三十六章 儿童尽东征(四)(2/2)
方才世子梦魇之时,小九总觉得似乎隐隐看到了一朵暖橙色的三叶菱花。再看时,那花朵却又全然消失了。
是它眼花了吗?
小九恨不得现在就跑去向自家公子打小报告。可它也知道公子此刻还在闭关,若是打扰,后果想来很严重。
就在百无聊赖时,小白鹿的耳朵忽然动了一下。它当即隐匿了身形,在那少女摸向枕下符箓的前一刻,窜到了营房门口。
——嗯,公子说过,必要的时候可以敲敲闷棍。
然而,在看到掀帘进来的那人时,小九只觉得颈上的细毛全部炸了起来。一股似乎极其危险的气息,瞬息笼罩在了营帐之中——
“安世子,别来无恙。”
长宁收起那卷道经,目带警惕地望向来人。借着幽微的灯火,她看到了一张满是烧伤的狰狞面孔。
黑紫色的流焰在那人手中缠绕翻滚。少女微微咬了咬嘴唇,却是随之平复了呼吸。
静夜之下,她默默起身从枕下抽出了一把锈剑。色如止水,眸光微凉。
“我该叫你霜嬷嬷吗。”
……
……
洛初循着天遁镜上的指引找到太庙前时,天穹上的月弦已经拉开了两分。太庙中的多处殿宇皆已关闭;长老们居住的屋舍,在洒落一层银光的天空下默默匍匐。
她抬头,目光顺着地面铺设的青石向前延伸。月华的微凉洒落在青石上,似将那夜气浸润得有些清冷。
那青石道上立着一个人。一身石青色的朴素衣衫,腰间裹着一只编织精美的小篓。
他徐徐转过身,看向少女的神情平和而淡漠;唇角的弧度似带笑意,却又飘渺得令人看不清虚实。
洛初微微翘起了唇角。静默中,她踏着一地月光向前徐行,终究在那青年十步之外停下了脚步。
殿宇四周,覆着青瓦的垣墙顺着庙宇的排位沉默着伫立。恍惚间,如有无形的风从青石上生起,吹动两人的衣角。
——那青年内敛且莫测,若一块深谷中拙朴沧桑的山石。
——那少女灵动且无暇,似一朵溪涧上带露盛开的曦葩。
南荒蛊与天遁镜的气息,到底在推演的暗处发生了无形的碰撞。夜风静,青石道上的空气于无声处荡漾开来,像是水上层层放大的涟漪。
四目相对。青年与少女皆是双眼微眯,仿佛一瞬会心。
——于是他拱手含笑。
——于是她持剑为礼。
蓦然,仿佛陈叶自树梢脱落般,铺洒若清霜的月华在青石道上飒然破碎;青年与少女的身形在垣墙之侧同时掠起,擦着夜风的边际游走。
瞬息,一声清越的水响在月光之下溅起,如瑟上弦动,秋雨入林。
泠泠水光自少女的剑上一展即收,落于月华之中消隐无声。轻风掠过,青石道上似乎滴落了几滴雨水。
一柄形如钩月的骨刃不知何时出现,在月下泛起失了生机的苍白。十四夜眯了眯眼,随手一抖,将那骨刃化为一抹飞灰。
他盯着面前的少女沉默数息,道了一句“果真了得”。
洛初一笑,望向那青年的眼底,秀眉微挑;开口时,却没了初见旁人时的内敛与温存。
“彼此彼此。这等驾驭之道下,若洛初不出手,恐已成了夜长老手中的傀儡。”
……地面上,仿佛被雨水击落的蛊虫尚在垂死挣扎。持剑的少女收了势,清若泉水的瞳眸里,仿佛夹着一缕棋逢对手般的光芒。
——清辉下,她一身素白衣衫,愈添几分清冷与无暇,恍若九天神女踏露而降。
十四夜见此,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玉人在侧,那青年依旧面色如常,只抬手为引,示意那少女随他往石道深处而去:
“洛仙子今日前来,恐不只是试探。”
少女眨了眨眼,唇角微勾。
“夜长老出身旁门,暗驭奇道,也不像一心为周。”
秋水剑并未再次出鞘,空气中却似又一次传出了霜刃相交的鸣响。来自南荒的蛊师沉默了几息,却是随即失笑。
“修界险恶,不密则失身。仙子无须刻意摆出这等穷追猛打的模样。”
洛初闻言一愕;旋即勾唇,笑容温婉:
“既如此,若我要寻夜长老合作,长老便敢借出这一身驭道吗。”
年轻的蛊师不由瞳孔一凝。他再次看了眼那少女澈若秋水的瞳眸,终究不着痕迹地别开了目光。
“那洛仙子倒是说说,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洛初莞尔。她垂眸浅笑,纤长的睫毛若雏鸦的轻羽般轻轻扇动。
“修者所求,无非大道平坦、前途通达。财、侣、法、地,夜长老欲求何者?”
……夜风似在少女开口的时刻略略一顿。十四夜眯眼看向眼前的少女,忽而仰首,露出了一丝愉快的笑容。
“看仙子手头宽绰得很,这些细务怕不足为虑;夜某此刻,倒更想要洛仙子的一个承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