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止戈:第三十六章 儿童尽东征(三)(2/2)
然而此处却是不可失仪,必得赶紧擦一擦才好。
……
……
申时六刻,时值郭兮。内城的灵台之前,有数名衣着粗朴的小臣正端着铭刻了纹饰的灰陶圆盆,小心翼翼地向着宫城之中的静萱堂,趋步而去。
城中报时的钟鼓已然随日晷敲响。小臣们的脚步,亦随着钟声的响起而加快了几分。不知是否太过急切,某个端着陶盆的小臣忽而一个趔趄,将盆中的灰烬洒出了一些。颜色渐渐加深的斜光中,一块烧裂了的古香自满盆灰烬中露出一角,散出一缕悠远的气息。
为首的小臣脸色不由白了白;他看着那古香并无大碍后,这才平静下来,悻悻然斥责了几句端盆的手下。片刻,待他们见到一身绛红色巫衣、神色有些肃然的赤芈姑姑时,每人的手中都多了一只看去寻常的草编玲珑佩。
赤芈垂首看着那片灰烬中的古香,面上似乎隐隐多了几丝阴影。然而她却是顾自一一检查了众人递上的草编配饰,神情专注到苛刻,唯恐漏下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一片静默中,那女子逐一读完了玲珑佩上所有的结;再看向古香上的裂痕时,神情不免多了几分复杂。在小臣忐忑的目光中,她忽而毫无征兆地一拂袖,语气平静且淡然。
“都烧了。”
为首的小臣一时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女子的袖口,脸上的笑容尴尬而谄媚。赤芈回头,默默看了一眼静萱堂的方向,唇角于是微微绷紧。
“都烧了。你等这次卜筮心不诚,神灵自不会告知真相。既卜得不准,又何必以此欺骗娘娘。”
端着陶盆的小臣顿时脸色一苦,张了张嘴,似乎急着申辩什么;而那为首的小臣却正好一脚踢在了他的腿肚上,硬生生令他将话憋了回去。赤芈看了一眼那个依旧姿态极低的为首者,偏转了目光,似是无意地多说了一句。
“近日北堂前的萱草生了不少,娘娘时常亲自侍弄。此刻距离传膳尚有一阵,待到结果出来了,赏赐里添一盆新烹的金丝黄花也是难免的。”
为首的小臣于是了然称是,指挥着众人纷纷揉碎了草佩,与那古香一同焚尽。赤芈静静地看着陶盆中的烟气再度升起,那张无喜无悲的面容上,似乎一瞬掠过了无奈与寂寥。
云隙间灼灼的晚阳落在女子的衣袍上,衬得那身衣衫宛如血染。在不远处灵台那高高的基座上,女子瘦长的影子,正被天光拉得笔直。
——预备继续卜筮的人们已在喧嚣中离去。日晷变幻中,那等待着的影子茕茕孑立,似割裂了台基上那片灿金色的光芒。
那形状好似一柄沉默的长剑。
亦像是一支祭祀时,被人高高举向天空的权杖。
……
豆绿越过数波戍守的虎贲来到灵台前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场景。刹那间,她似有那么一丝的恍惚与失神;以至于赤芈姑姑回头时,她竟是不自觉地揉了揉眼睛。
身着巫衣的女子脸色如常地点点头,示意她跟着自己在灵台周围走一走。她连忙回神跟上,这才压低声音,将几日间的种种见闻逐一汇报。提到洛初那句“安心等消息”的言论时,她见到女子的瞳眸闪了闪,随之微闭了一息。
“如此甚好。想来娘娘知道后,多少会宽心些。”
似乎是错觉,豆绿总觉得那一瞬的赤芈姑姑仿佛叹了一口气。然而下一息,那女子自袖中抽出的一枚草编玲珑佩,却令她呼吸陡然错乱。
年轻的侍女下意识地低下头,不着痕迹地接过了草佩,紧紧攥在手心。余光暗暗观察了四周,她紧随赤芈绕着灵台下的池水走了半圈;这才按捺了心头杂绪,将那枚草佩安然收入袖中,向那巫衣女子轻声道谢。
赤芈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多说什么。目视着那年轻的侍女顾自行礼退避,她随之转身敛衽,信步绕着镀上天光的灵台默默前行。
粼粼池水映出女子一身如血的衣袍。风起处,那巫衣若幡,衬着天空中色渐浓重的斜光与赤云,似格外艳丽而带了诡谲。下一息,水面上的某处凹痕倏然滑动,一道菱纹在仿佛燃烧的池水上激射而出,如镞如箭。
——“芈姑姑。”
水面上,那只快速滑动的水黾蓦然停了下来。赤芈于是停步,仰首注视起面前某个身着石青色衣袍的青年。
灵台上的影子随着两人的接近越拉越长,于那斜照下,拖出两道清冷幽寂的直线。
——“把它给我。”
灵台前,那人如是说到。
赤芈抬眼,绛红色的巫衣在风中轻轻曳动。夕阳下,她沉默着举步,一袭赤色衣衫轻轻错过那人的衣摆。
“它认主,”她双唇开阖,“所以你用不了。”
青衣与巫袍相错。灵台前的池水,终究随着两人的脚步漾起了微澜。光影错处,那青年依旧立在原地,周身气机给人的感觉,却已然大为不同。
“你心软了,”他开口,一字一顿。
赤芈默默收紧了十指,脚步不停。西沉的血色中,西岐城的钟鼓再次随着时间敲响;而那女子的双眼,已然被斜光灼得血红。
——似乎下一瞬,便可燃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