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止戈:第三十一章 兵戈既未息(四)(2/2)
少年听闻,深墨色的眼瞳里,似有隐晦的神情闪过。随手一挥,一封铭有地图的玉简顿时化为流光,飞至少女面前悬浮。
“岐山周围的舆图尽皆在此。师妹可参考看看。那些商军可能隐藏之处,皆已一一标出。师妹要查,大可从此着手。”
“此外,师叔布局严谨,今晨已在周土边境截住了商军求援的信使。那地方距离西岐,恰好三日路程。”
“张桂芳是个修者,所用的当然不止一种手段。西岐到朝歌,用凡马需一月,而若修者驾遁术,或以玉简传讯,一日便可来回。三日光景,朝歌方面极可能已经找到了援军,而对方亦是修者。师妹查探时,还望留个心眼。”
洛初闻言,自是敛衽对那少年一拜。随即,她看向几案边手执刻笔默默记录的那道青白色身形,眼中隐隐现出了一丝笑意。
“洛初尚有个不情之请。自入岐周,一路皆闻长宁师妹聪颖慧黠,曾以一己之力暗入商土,收拢比干旧部。若得师妹相助,此番行事必然事半功倍。”
银安殿中再次出现一瞬的寂静。姜尚捋须,看向一侧的已然放下刻笔的长宁,目中似有征询。却见后者面色平静地振袖起身,敛衽,素淡若梨花的容颜上,带了不卑不亢的从容。
——“固安所愿。”
长宁仰首,清若琉璃的瞳眸里,带了不容阻滞的坚决。那上首的老者见此,自是带了赞许地略一颔首,淡淡开口。
“安世子当仁不让,颇有文王遗风。此实大周之幸。你二人此去,自当见机行事,切记一路小心。”
……
……
岐山下的东风,带了一城生灵的种种气息,轻轻掠过西岐城外的新柳。上空,天光依稀明朗,漫天云马在无声的战歌里嘶吼奔腾。
长宁立于城头,身负锈剑,衣袂微扬。一双眸底,似有火光隐现。她看向身旁,却见洛初手持玉简,催动灵力,将那舆图与符文尽皆拓印在铜镜上。
她闭了眼,无端觉得有些不忍。然而想及那洛初推演时,提到的那一村生灵……却是终于轻轻地叹了口气。
铜镜上的灵光越来越亮,依稀演化出无数繁复晦涩的图形。洛初双眼凝滞,手诀一个接一个地落下。那些亮起的符文随着少女的动作逐渐升腾,似是要在空中,凝聚出某个形状来;然而那些变化,却仿佛越发艰难而缓慢。
洛初的眉头渐渐蹙起。她默默地调整着呼吸,双眸半开半闭,神情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专注。那铜镜之上华光流转,竟是渐渐升腾而起,悬浮于少女面前。却见那少女双唇颤动,轻声吟唱起某段晦涩繁奥的古语。
长宁微微屏息,却是无端觉得有些恍惚。那一瞬间,她竟感到这等场景似曾相识。然而下一息,那身着白衣的少女陡然睁眼,一声轻叱,抬手点向了铜镜;那些悬浮变幻的符文顿时齐齐凝聚,一只仰首轻唳的符鹤猛然振翅,竟是挣脱了镜面,仿佛认定了某个方向,直直扑入空中……
洛初的面上顿时一喜。凝神收诀,方欲抬手取回铜镜,身侧却忽而传出一声鹿鸣。回头,却看某只体态娇小的白鹿,不知何时到了城头;带了灵性的眸子中,仿佛带了一抹笑意。
一道赤影无声地立于城头。那一袭道袍上,仿佛有烈焰燃烧。少年噙着不羁的笑容轻抚小鹿的脖颈,俊逸出尘的面容,被天光照亮——
“两位师妹,带上小九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