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极品富豪:第307章 接手的平台(2/2)
罗斌狠狠地点了点头。
说实话,改组雅竹影视传媒事业部,是他酝酿已久的一步棋。
过年时抽空去京城跟张老爷子见面,他从老爷子那里学到不少东西,最直接的一点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杨帆问老爷子,为什么当初看上了我?
老爷子笑而不语,沉默一会儿后说,你外公是个于我有恩的人。一切都解释通了。老爷子问起了雅竹集团的事业布局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杨帆如实相告。
老爷子说,改组,目前机会最合适不过了。还有,影视传媒行业在未来几年中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你可以从这里寻找一个切入点。
杨帆丝毫不怀疑老爷子的眼光,能把事业做到老爷子这种程度,足可以让人敬佩不已。
因此,改组影视传媒事业部,就成为了杨帆事业发展的新航向。
另外,最终决定走这步棋的原因还有两点:第一,他得为竹子将来的发展提前布局,临走前,竹子说,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下半年是实习期,她准备去英国几家电视节目公司学习一下,深入了解娱乐节目的流程。
这个让杨帆非常赞同,答应她立刻着手。竹子毕业归来后肯定不会整天待在学校里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在英国学到的理论知识已经足够支撑起她的理论体系,她缺的是实践。在这半年中,杨帆把影视这块搭起来,终其根本,是为了给竹子一个适合她接手的平台。
当然,这一点乐乐等人是看不到的。
第二,那就是基于杨帆的战略性判断了。
他始终认为,房子是刚需,精神化需求则是超级刚需。
房地产确实还能大涨十年,可是登则滞,几年之内就要进入有价无市阶段。而且因为高房价,以及层出不穷的暴力强拆、征地致死事件,让国人对房地产商的印象普遍不好,在人们心目中,房地产商基本和煤老板、矿老板划等号。所以,房地产公司可以成为子公司之一,但不能成为集团的支柱性产业。
而化影视传媒公司则完全不同。经济落后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很少,但物质需求满足以后,精神需求会快速超越物质需求。在杨帆的记忆里,未来若干年,将会是国人精神娱乐需求大爆发的年代。
随着电影放映渠道不断增多,银幕数不断增加,电影终端市场的良好培育,几年之内,中国就会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仓。
这个13亿人的大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神产需求市场,每年几百亿元票房的“世界电影票仓”,将让所有电影人垂涎三尺。
正因此,曾经傲慢的好莱坞开始拍《功夫熊猫》,并且在《环太平洋》、《变形金刚4》里将中国元素纳入“积极元素”范畴。
正因此,华海的“东方明珠”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好莱坞大中,《阿凡达》里取巧性地设计了“中式悬浮山”,东方面孔也不时在“合拍片”里露脸。
当然这种纯粹的取悦市场行为,与化感召力不是一码事,好莱坞大片“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惜弄出一个“特供版”变着法讨好中国人,实际上是变着法想赚中国人的钱,不过这也反证了中国人精神化需求的旺盛。
总而言之,媒体会死,但人们的社交需求不会消亡,所以杨帆决心要改组影视传媒事业部的目的之一。
言而总之,房地产会回归冷静,但人们的精神需求会一直存在,所以杨帆决心搞影视传媒事业部。
夜深无眠时,他曾在书房里细致地规划过这个影视传媒事业部的发展曲线,他发现真的很有搞头。
其一,这个影视传媒事业部可以跟彩虹科技即将上马的微博项目还有视频网站形成战略互补,用自己公司旗下的艺人拍《匆匆那年》之类的网络剧,然后独家首播。
其二,这个影视传媒事业部可以跟微博挂钩。只要手里有了微博这个炒作利器,想炒自家的某个艺人或者某部电视剧、某部电影、某个综艺节目、某个话题绝对是事半功倍。
其三,可以充分利用先知信息。
从2001年到2015年的奥斯卡、格莱美、金球、戛纳等大奖得主,杨帆不如数家珍,也能记起个一二。
记得其中一二已经足够了。
未来几年国内国外的好口碑、高票房电影,无论雅竹影视事业部作为国际投资人参与,还是想办法塞自己旗下的艺人进去,那是个什么效果?
不仅仅是这些。
他知道《老男孩》会火,投资,然后拉到自己的视频网站上首播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
知道骑马舞火爆全球,找个合适的人提前秀出来,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
他还知道未来几年会有一批网络被改编成影视作,比如2011年开始的《步步惊心》、《千山暮雪》、《倾世皇妃》、《裸婚时代》、《失恋天》;2012年的现象级电视剧《甄嬛传》;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4年的《古剑奇谭》、《风中奇缘》、《匆匆那年》等。
雅竹影视传媒事业部提前把这些的版权买到手里,或自己公司,或跟别人合作,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
不仅如此,杨帆还有更大的野心。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