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 番外:【第七位夫人?】·【云清芷】·【转世】·【国号】

底色 字色 字号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番外:【第七位夫人?】·【云清芷】·【转世】·【国号】(2/2)

    “云清止。”

    严无鹭双手绕过云清止纤细的腰肢,“……好吧,既然是你来找我求助,那么无论何时何事,我严无鹭都会全力相助的。”

    一如当时的话语。

    严无鹭与身上的云清止激烈拥吻在一起。

    拥吻的同时,双方的双手不断动作抚摸……

    持续了十余秒后,严无鹭抱起云清止,翻身压下。

    攻守逆转。

    最开始的防守者此刻变成了最勐烈的攻击者。

    严无鹭激烈的交吻动作下,有一种别样的霸道,却又可见温和。

    双方结束深吻。

    严无鹭注视着对方。

    云清止的脑内一阵恍忽……

    雅间内的烛火闪烁。

    层层半透明帷幕后面,两个人的身影缠绕。

    纵使是多层帷幕叠加,也挡不住此刻的欢愉之声……

    接下来本还有一些描述,但在,就不再深入描写了。

    ……

    ……

    三、转世】

    昭武九年。

    万国来朝。

    摄政王更是被无数国王奉为“万王之王”。

    这是“昭武之治”的鼎盛时期。

    天下皆在大乾摄政王的权势下服从。

    而唯有东金,一直与大乾及其附属国保持着时战时和的微妙关系。

    这一年,冠军侯、大将军李灭陵率军大败东金军队,得胜回朝。

    摄政王对其大加封赏。

    李灭陵欣然接受。

    随后,二人相约一同前往了金陵。

    几乎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来这里,祭拜李姑娘以及一些葬在金陵的友人。

    但是这一年,燕北朝廷上的一些突发事务,让摄政王不得不半途中止,提前返回燕北主持大局。

    摄政王便是拜托李灭陵,替自己前去祭拜。

    李灭陵也是答应了下来,他笑道——

    “自从姐夫当上摄政王之后,好像就一直都很忙,连陪伴张姐姐她们的时间都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确实很忙。”

    摄政王苦笑回应,“大乾幅员辽阔,远胜当年北地。事务纷杂之多,不胜其烦。”

    “……好在,还有秦婧、青丝、陈丹阳、顾北橘等一众能臣帮我分忧。政儿与战儿也都是开始成年,可以接触朝政了。”

    摄政王静静说着。

    他勐然间想起了明太祖那个勐人,废了丞相,砍掉了一大批官吏,遇事自己亲自上!还搞出了洪武盛世。

    ……真勐。

    “不过,我记得我陪伴在灵芯、春华她们身上的时间很多呀。前段时间还被御史弹劾‘流连后宫、遗误早朝’了。”

    李灭陵闻声,当即怒道:“那些混账御史,竟然连姐夫都敢弹劾,真是不想活了!等我回去,就替姐夫宰了他们!”

    “他们就是求一死,想博个清流名声。本王不理会他们便是。”

    “……不过也挺好,弹劾就弹劾吧,总比一味顺从要好些。而且说不定呀,以后史书还能给我评个‘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评价。”

    李灭陵闻言,想了想姐夫奉行的霸道之策,群臣颤栗、畏之如畏虎,觉得这样的评价似乎不大可能。

    二人分别后。

    摄政王回到燕北。

    李灭陵来到了当年的金陵郊外,十多年过去,这里已然又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江畔。

    无数渔家在此捕捞,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李灭陵一身锦衣常服,立于船头。

    他想起自己幼时与长姐也是此处捕鱼的。

    当年,李家长辈早逝,就是靠长姐捕鱼,养活了她与李灭陵。

    她的一面渔网下去,比经验最老道的老渔夫还要捕得多。

    她总是会将捕捞到的小鱼放生。

    李灭陵那时候常嘲笑长姐这些无谓的善良。

    但她总说,“这些小鱼,也卖不了多少钱,不如放生,也是一条生命。”

    李灭陵后来心想,是不是这些小鱼长大之后,主动以身报答长姐恩情,所以长姐每次一网抛出,捕到的鱼总会是最多的?

    李灭陵一直没有得出答桉。

    直到,他回首,勐然间愣住……

    远处渔船上,一位十六七岁的美丽姑娘,正在将渔网中抓住的小鱼一一放生。

    ……

    燕北城。

    摄政王见到了李灭陵带回来的人,也是一时愣住。

    今年,距离那一年李姑娘身死,恰是十七年。

    在未来的某一天,那位美丽少女,终于还是背着她的那个装满鲜鱼的竹笼,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

    ……

    四、国号】

    昭武二十年。

    皇帝赵元宏已经禅位了三次,而且,据说现在已经开始草拟第四次禅位诏书了。

    新王严政,此时正在皇宫大殿内与诸多臣子商议王朝更替之大事。

    严政乃是摄政王严无鹭与摄政王妃赵灵芯之嫡长子,身上有燕北严家与大乾皇室共同的血脉。

    但很显然,他对于大乾并没有多少好感。

    从登上王位起,他便决心称帝。

    “父王为了母妃而放弃称帝,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而本王,会扭转这个错误。”

    在严政和善谦逊的外表下,是比先王更加的野心勃勃。

    大殿上众臣议论纷纷。

    国都、年号许多事情都已经敲定,但唯有国号,还未有定下。

    有臣子建议道——

    “自古以来,国号多以高祖封地为主。高祖陛下年轻时为镇北王,封地在燕北,臣认为应以‘燕’为国号。”

    “燕?”

    严政重复了一遍,随后径直拒绝。

    “不好,有些小气。没有吞吐天下、囊括四海之感。更像是偏安一隅之国。”

    那名臣子被严政拒绝之后,一时间有些汗颜,默默退回队列中。

    礼部侍郎出列,上谏道——

    “前朝大乾之国号,取自《易经之中‘大哉乾元’,‘乾’之后便应是‘元’,老臣认为,可取“大元”为国号。”

    “大元?”

    严政摇了摇头,“……更不行,大气是够了,但岂不是在先天就被大乾给压了一头?”

    一时间,众臣也深以为如此。

    尔后,众臣讨论了很久,一直未有一个合适的国号。

    终于,备受瞩目的三朝元老、礼部尚书陈丹阳,提出了他的方案——

    “魏。夫魏者,大名,喻巍巍高大也,神州之上国也。……”

    在礼部尚书陈丹阳一大长篇的华丽文辞之后,最后建议以“大魏”为国号。

    众臣纷纷附议。

    严政听着,心里暗想——“父王说得对,陈丹阳就是喜欢拽一些一般人听不懂的东西来左证他的想法。”

    但是,严政也觉得,“大魏”听起来似乎不错。

    严政起身,身上蟒服华丽耀眼,他中气十足地宣布道——

    “好,那国号便议定为——‘大魏’!”

    ……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