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地主爷 > 第三次补充,再抓不到,我就……

底色 字色 字号

唐朝地主爷:第三次补充,再抓不到,我就……(2/2)

    宣德二年,杨信将一百车土豆送到长安,随后杨信也因为送上这些天作之物,封侯拜相。长安召集每个州的长史来了,说是推广这种新的作物,并且让他们告诉民众,这个发芽了不能吃。

    这一年,北方的大贺氏改成辽,可汗改成为王,一切官职除了没有城池之外,都按照大唐一样的布局。西域变成了一个道,那些老国王的后代,基本已经被大唐委派的人替代了。吐蕃和吐谷浑变成两个道。徐世绩逝世。

    宣德三年,南边的阿三遣使入朝,请求大唐皇帝,给予通商,李承道允许了。南越等地,也相机归属大唐,其他东南亚国家,俯首称臣。这时候,南海东海两支舰队成立,这是官军。

    土豆的种植和食用的到了迅速的推广,时有旱涝蝗灾,但从此再没有饥馑可言。

    这时候,百姓们有了更多时间学习,于是百姓的智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大海之外,有了更强的探索欲.望。

    宣德四年,断红尘逝世,宝琪兰公主带着一岁多点的徐岳,继承渤海国国王。徐清舍不下,打定主意研制起了火车。

    西域之外,传来波斯帝国称霸的消息。李承道此时也已经大权独揽,用不着徐清和李元吉帮衬着,也能将朝政牢牢把握。于是他下令,利用大唐广袤的草原牧场,培育马种,组建十万铁骑。

    宣德五年,第一条铁路从善田庄铺设起来了,总长三千米。一个冒着黑烟和白雾的锅炉,被抬到了火车道上,接着,一个大箱子也被抬到了火车道上。这一条三千米的火车道,徐清的火车花了十分钟才走到,还不如一匹马跑得快。但是,这个火车道相比马来说,稳妥得多,也不用歇息,不用换马,故而更加经济实惠。

    李承道也看到了这个的好处,为了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联系,说白了,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李承道下决心铺设火车。这一年,颉利可汗在长安去世,程咬金等老将也相继去世。

    宣德八年,一条从长安通往洛阳的火车道建成,这还是两条相反线路一起建设的。从长安到洛阳的路程由五天,变为一天。

    民得其利,官得其惠,反响很好,马上,李承道又开始铺设洛阳到沧州得铁路。

    这时,十万铁骑在西域的边界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前线指挥的将军十分清楚,离自己的中心那么远的地方打仗,得不到支持,肯定不能打持久仗,故而撤了。

    李承道表示十分赞成,铁路没有修建成功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供给十万大军的消耗。

    宣德十年,徐清四十岁,到了不惑之年。当然了,在别人眼里,徐清早已经成了不惑的圣人。

    而此时,举国昌盛,兵强马壮,社会安宁。整个大唐,差不多已经实现了大同世界,火车能带动车厢,自然也能带动其他东西。焦炭的冶炼,成就了韧性好的钢,大唐百姓终于听得懂什么叫做恨铁不成钢了。有了钢,有了动力机器,大唐的工业革命开始了。

    就在这个盛世的时候,徐清飘然而去,官位还给了李承道,教育了他几句,便带着自家的人,坐着火车去了洛南。洛南住了一阵子,又坐火车,直奔沧州而去。又在辽东住了很久,最后,把渤海国国外选成了自己的远亲,让杨成杨信带着暗河把持渤海国。

    后来,又将渤海国直接改了名字,成了暗河国。

    徐清带着一家人,游览山川,好不快活。转着转着,又回到了长安。

    繁华啊,我的大唐。

    徐清作为大唐飞跃的奠基者,自然在大唐受到了极大的尊敬。当今皇帝,见了徐清也得恭恭敬敬行礼。

    宣德十二年,李承道下令成立南海公司,出击东南亚,将其变为大唐的文化殖.民地,当地的百姓,也沦为了为大唐打工的人。最为明显的,却是阿三,还是逃不过被殖.民的结果。

    徐清终于老了,他收敛了,好好和自家人安度这个盛世繁华。

    大唐南征北战,万国来朝,称霸八方。

    每一个大唐百姓,都以自己身为大唐人而感到荣耀,大唐再没有士农工商的等级,每一个人家里,都渐渐的供奉起了一个神灵——地主爷。

    殊不知,这个地主爷的原像,却是徐公像。

    大唐荣耀!

    宣德十五年,徐清从长安消失,从此隐匿起来,坊间传言,徐清是上天成仙去了,也有人说,徐清是回到了属于他的地方。没有真假。

    而徐清的伙伴和朋友,却都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佼佼者。

    刘赞,这个徐清一开始来唐便认识的大将,最终官至十六位将军,位同开国国公。

    荀方,官至尚书左仆射,清河侯。

    荀夜羽,官至大唐商部尚书,德利侯。

    张林业,官至云麾将军,明威伯。

    上官仪,官至中书令,文选侯。

    ……

    李淳风,袁天罡的的得意门生,终南山,传说中徐清得道成仙的地方。

    这里,有一座小电厂发着电,风扇扑啦啦的吹,将夏日的炎热吹去。

    袁天罡前几天也去世了,而徐清也已经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看着自家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徐清也不管他们了,但嘱咐他们,只可经商,不可做官。放他们下山而去,身边,就只有荀雪儿等人在这里了。

    荀雪儿等人年纪也大了,虽然保养得好,但经不过岁月如霜啊,白发,皱纹都来了。不过,徐清也不嫌弃,夫妻照样恩爱。说起来,也只有徐琪才谈得上风韵犹存。

    后世带来得记忆,渐渐的被现在身边的家人的笑语填满。可徐清还有一个疑问,自己是怎么到这里来的,这不是徐清执拗,可到了他这地步,别的东西也都不感兴趣了。

    李淳风到终南山,便是和徐清做这件事情的。

    那个刷了厚厚一层金漆的鼎被重新拿了出来,还是那般诡异,放在黑夜里,就像一个掉在地上的月亮一般亮堂。

    李淳风和徐清站在野外,众女也安安静静的呆在一边,这个实验极有可能让徐清被时空隧道吸走,众女不想离开徐清。

    无命之鼎,只有半个,另外半个,还是碎的,也就是徐清之前收集到了的无命之石。

    李淳风说啊,这个无命之鼎,一共有九个,大禹制作,周文王推演八卦,得知九鼎位置,故而推翻了商纣王。后来九鼎被破坏了,一个个丢失了,现在能找到的,也就是眼前的半个鼎。

    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够把他破坏掉,但是想要融合的话,却比较简单。只需要找齐散落的鼎碎片,然后将其拼凑复原,他就能自动复原。

    于是,徐清将一堆的碎片到了出来,然后按照一个个的慢慢拼凑,没想到这东西特别的难,数百个零件,完全没有顺序可言。

    三个月之后,真是酷暑炎夏,太阳正盛的时候,无命之鼎恍惚了一下,徐清晕了晕。

    眨眼之间,天空黑了下来,天狗食日!

    接着,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股黑云,雷鸣电闪,到了徐清头有夸张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徐清回到洛阳,看见荀雪儿差点被恶霸欺负,为什么看见对付是府兵就放过了呢?这里有人骂我圣母婊,的确,我吧,有一些圣母情,但还是称不上圣母婊的。但是当时的情况令徐清不得不放弃,因为大家知道,府兵是一股十分强悍的地方势力,特别是一些退伍府兵,更是如同地方团伙一般的存在,故而徐清选择了退缩吧。

    即,怂了。

    不要一点就燃,一点就燃的是枯枝败叶。

    为何选择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本书一开始是准备写李世民的,但是后来觉得不能写得太长了,尽快完本,于是就改变为李建成了。这个会让人很反感,我也知道,不过历史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善恶分别,也不知道真相,但是有一个人看到了真相,那就是徐清。所有,大家跟着徐清去看就好。

    放过欧美。这个也是为了写得短一些考虑吧。

    能看到这里的,绝对是真粉丝了,求打赏求支持。下一本书,将在最近出来,希望继续支持。那一本《朱砂灵》短篇,大家可以看看。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