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街58号:第一章雨过天晴(2/2)
春梅感激的点点头说:“好,吃了长寿面长寿。”
两个人走到了当年李向东丢失的国营副食一店门口,春梅站定,对碧莲说:“我们在这多呆一会啊!”碧莲点点头。两个人停在路边。碧莲内心很复杂,春梅需要人陪,在她家帮忙的老母亲最近累的颈椎病犯了,一站起来就头昏眼花,抓了几幅中药吃,只能躺在床上休息,也需要人照顾,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也需要照顾,这几天碧莲和英敏一直在春梅家住着,英敏心痛妈妈,白天上班,晚上一下班就跑去春梅家帮忙看外婆。
碧莲不知道春梅家的日子如何才能正常,春喜常年在外找儿子,春梅的精神不太正常,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还老母亲快八十了,成天还要照顾孙儿家,碧莲的心里五味杂陈。
和春梅回到家,英敏正在厨房做饭,春梅的两个儿子已经放学回来,看见妈妈和碧莲回来,两个孩子赶紧上前去牵妈妈的手,带妈妈坐下,拿出扇子给妈妈扇风。
碧莲去了内屋,看妈妈痛苦的闭着眼睛,碧莲上前坐在妈妈的身边,问妈妈:“好一点没有?”
碧莲娘点点头说:“好一点,就是不能睁眼,一睁开眼天旋地转的。”
碧莲凑近妈妈的脸,亲亲妈妈的脸颊说:“妈,我把饭端来喂你啊。”
碧莲娘说:“你先吃吃饱了再喂我,我现在不饿。”
碧莲说:“我们一起吃,我们共吃一碗,你一口,我一口。”
碧莲娘笑起来说:“你不嫌弃妈妈脏?”
碧莲又亲亲妈妈的脸说:“妈妈怎么会脏,妈妈不脏。”又轻手轻脚把妈妈慢慢的扶起来,把枕头在背后垫好,靠着床头。去厨房端了一碗饭,夹上菜,坐到妈妈身边,一口一口喂妈妈。
碧莲在春梅家呆了十来天,期间英东基本每天来一趟,陪外婆说说话儿,英杰和李红梅来过一次,给外婆买了一些水果,呆了会儿就走了。碧莲娘在床上躺了将近十天,病完全好了,催促碧莲回去照顾家里,免得儿子媳妇不开心,听见外婆这么说,英东笑起来说:“外婆,你别担心啦,妈妈不在家,我们过得可自由了,想吃就吃的,不想吃就睡倒,好舒服啊。”
碧莲嗔怪着说:“那妈妈就不回去了,你们就自由去吧。”
英东上前抱住妈妈的肩膀撒娇说:“妈妈还是回去吧,我们要自由更要妈妈。”
过了炎热的八月,转眼到了开学季,英杰送英东去成都报道去了,想到以后和英东见面的时间会很少,碧莲和左妈感伤不已。
这天碧莲买菜刚进屋,左妈看见儿媳妇,在屋里唉声叹气的说:“刚才玉华来了,说是大妹两口子买了礼物来看她,懂事多了。”
碧莲有些吃惊说:“张晟敏放回来了?”
左妈说:“玉华说平反了。回来一段时间了。”
碧莲有些羡慕的说:“现在很多人都平反了,说是冤假错案。我们卫国也是冤枉的啊!不行,我要上诉,为卫国平反。”
左妈叹口气说:“卫国的刑期快到了,你可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碧莲安慰左妈说:“妈妈,别怕,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现在报纸每天都在讲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我们卫国冤枉啊,我们要把这顶反革命帽子摘掉,要不卫国出狱了也活的憋屈啊。”碧莲心里主意已定,她想起胡月庆在监狱工作,政策方面比自己懂,又去和玉华玉桂商量,两个妹妹都同意嫂嫂出面给哥哥申诉喊冤。
大妹从玉华嘴里知道舅妈要给舅舅伸冤,也央求张晟敏帮助碧莲写申诉书,张晟敏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碧莲去找胡月庆了解政策,胡月庆详细给碧莲分析了时局,支持碧莲伸冤。至此张晟敏到左家的时间也愈来愈多,碧莲通过和他的接触,发现张晟敏并不那么令人讨厌,因为英兰的缘故,英杰和英敏看见张晟敏还是不理不睬,心生厌恶。张晟敏并不在意他们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当年抛弃了英兰,自己确实错了,给左家做点什么能让自己好受些,而且这样能离有英兰的地方近一点。
碧莲带着张晟敏写好的申诉书去县里去市里去成都喊冤,1982年在卫国的刑满释放之前,终于平反,摘掉了反革命的帽子。卫国拿到平反通知书的那天和碧莲抱头痛哭,十五年的岁月,在牢里度过,纵然看淡了生死情仇,面对亲人的执着和温暖也百感交集于心。
卫国回家了,左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脱胎换骨的喜悦,这一年李红梅怀孕了。
不久,因为所长推荐,英敏被送到教师进修学校进修三年,这一年英敏32岁了,碧莲想到英敏上完学就三十五岁了,还是没着没落的,心里愁死了。左妈也在家里叨叨碧莲不关心女儿的终身大事,倒是卫国很淡定,说是等女儿上完学再谈这个事,现在上学是大事。
第二年,李红梅生了个女娃,碧莲心情大好,这小两口结婚多年,一直不孕,害的左妈和碧莲胡思乱想,无法面对亲戚朋友街坊领居的关心,但是又不好催促的太急,现在不管男女吧,总是生了一个小辈儿,堵上了街坊邻里的幽幽众口。
卫国给孙女取名,一查生辰八字缺水,想了好几天,取了左雨菲这个名字,大家都说好听,顺口,自从左家的小宝贝雨菲出生,李元杰两口子和左家的来往也多了起来,不过李元杰和碧莲两人还是互相看不惯,见面就掐。
年底,张扬也从成都回到了阆州,调到了县医院肿瘤科工作。不久也经同事介绍,和县医院的一个护士结婚了。在84年生育了一个女孩,因为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儿,两家人频繁的走动起来。
这一年七月,英东大学毕业,分到了油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