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这一骂,可把农夫吓得一身冷汗,赶紧过来拉住自家媳妇。
比皇帝还牛的人,这么骂几句,还不得被砍头不成。
殊不知论起察言观色,农夫到底不如自家媳妇。
那妇人正是看赵玗是一位谦谦公子,这才敢把自己撒泼的本领超常发挥。
赵玗果然没有生气,这可是涉及舆情的重大问题,千万不能动粗,一定要妥善解决才行。
赵玗一把拉住妇人的胳膊,亲切地说道:“这位大姐,你为何说她不孝?又为何说我不是好人?”
那妇人收敛一些,说道:“我虽没读过书,但也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她独自一人跑到这里来不孝敬父母,难道说她不孝错了吗?”
一听妇人要讲道理,赵玗一下就乐了。
如果那妇人在这里撒泼打滚,赵玗还真要畏惧她三分。
现在要讲道理,我最喜欢将道理了,从小到大讲道理就没输过。
赵玗说道:“道理可不是那么说的。做子女的如果见到父母有错误,不去指出父母的错误,继续纵容自己的父母犯错,这才是最大的不孝。”
被赵玗一顿抢白,妇人也有点懵,说道:“我有什么错?”
赵玗说道:“我听说你们要给她强行安排亲事?”
妇人理直气壮道:“儿女结婚本身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何不可?”
赵玗说道:“你可知我种花军的规矩?”
这时老汉过来悄悄拉了一把妇人一下,脸色有点紧张。种花军的规矩是什么不好说,但是敢坏了种花军规矩的人,全都被拉去当了苦力。
虽然苦力的待遇还不错。
妇人毕竟是山东人,说道:“再大的规矩也不能大过道理,再大的道理也大不过孝。你虽然是大官,但也不能为所欲为。”
赵玗拍手叫好:“说得好!子女孝敬父母乃是天道,谁也不能违背。但是当子女的如果明知父母做的是错事,还不去纠正的话,而是帮着父母犯错,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妇人刚要反驳,忽然又觉得赵玗说的没什么毛病,说道:“那你说,我有什么错?”
赵玗说道:“你错就错在,没有在心里做到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可不只是说百姓和官员平等,平民和贵族平等。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也是平等的。”
好在这个时候程朱理学还没诞生,三纲五常还没有成为公理,赵玗阐述这样的观点并不违和。
“子女成年之后,便是国之一民,其权其责要上报国家下善自身,怎能受他人左右?”
妇人说道:“这个道理咱自然知道,也没人左右她。”
赵玗见妇人还不明白,说道:“我且问你,你女儿自己是否有心上人?”
妇人无奈地看了一眼女儿,只见那女工站在大门内低着头,卷着衣角,一副含羞带怯的样子。
赵玗说道:“那你岂不正是横加阻拦?你女儿宁愿远走他乡,也不愿你们二人背负棒打鸳鸯的骂名,这正是大孝啊!”
“吕大娘,吕大娘在哪?”一个工厂的管理人员从里面跑了出来。
厂长回头瞪了那人一眼:“没看见谁在这里么,大呼小叫的。”
那管理人员一眼看到了女工,原来女工叫作吕大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