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安东都护府

底色 字色 字号

耕耘贞观:第五百三十三章 安东都护府(2/2)

    “难道,您就不怕玩脱了吗,高惠真倒是还好,高延寿可真的是大军团指挥啊!”

    “如果我们未曾灭国,那我自然不会建议圣人重用高延寿。

    因为他也算高句丽的栋梁之才了,若有渊盖苏文与高臧的命令说不定真会反叛。

    但正因为高句丽灭国了,那他这种相对中正的人,反而能将其用起来。

    因为他会成为高句丽与大唐之间的桥梁!”杜如晦倒是从容的对李泰道,

    “而其他的高句丽贵族遭受了灾厄,但他这高句丽的败军之将反受到大唐优待,那高句丽内部的那些士族强豪会怎么想,他们内部的裂纹会进一步放大。”

    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缓缓道,“高句丽到底是小国,能出这样一个大军团指挥不容易,把他跟高句丽人隔离开来,这就更削减了高句丽人反叛的可能。”

    “看起来魏王是赞成老臣的看法了!”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徐徐道。

    “但青雀有一个问题,您就不怕他尾大不掉吗!”李泰看着杜如晦道,“说到底,他到底是个高句丽人的大军团指挥啊!”

    “这就要看魏王您了!”杜如晦看着李泰道,“您需要建立辽难运河,沟通辽水与难水,那自然就是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但就现实来说,高句丽这边并不安稳!”

    “你是说新罗与百济……”李泰听到杜如晦的话不由沉声下来,“高句丽都灭了,他们未必敢有多作为吧!”

    “正因为他们是小国,所以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与大唐的差距啊!”杜如晦缓缓道,

    “而辽难运河想要完成开凿少说五年,长择十年,甚至有可能会拖延到十几年。

    毕竟这里的天气太冷了,工作效率就算是想要快,怕也快不到哪里去!

    这么长的时间,又是在边境地区,只要这些小国生事,很容易影响到这个运河的工程。

    毕竟时间这一种东西,太容易让人忘记伤痛了。”

    “有高延寿在,足以震慑百济与新罗!”杜如晦缓缓道,“当然,最重要得还是要看魏王您的意思,因为这很可能是未来的您,所需要面对的麻烦!”

    李泰听着杜如晦的话,心中顿时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显然杜如晦想要看看李泰到底敢不敢用这高延寿。

    而事实上这不仅是高延寿而已,大唐因为李世民的原因,对任用异族降将这种事情不说司空见惯,但至少已经成为了一种默契。

    而将来李泰想要继承李世民的位置,那就必须把李泰对这些异族外将到底是种怎么样的态度要展现出来。

    李治不需要担心这种事,那是因为有长孙无忌在他甚至算不上是真正的掌权,一直到长孙无忌倒台,李治才算是真正的掌权,他更需要异族制衡汉将。

    但李泰不一样,李泰是有着自己一套完整班底的人,如果李世民驾崩了,李泰完全能顺利继位,基本上没有什么权臣能够跟李泰抗衡。

    因为有非常简单的理由,那就是李泰是能直接给朝廷发工资的人,一切的政治问题,到最后还是会归于经济问题。

    而那时候,李泰本人又是偏向把异族汉化的态度,那到将来他又会怎么样对待异族的那些将领呢,是打压,还是拉拢,又或者不做理会。

    所以这方面需要魏王的态度,哪怕现在的那些异族之人看不出来,以后只要魏王成功顺利上位,那今日让高延寿掌管高句丽区域的态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

    当然,要是魏王没有顺利登上那个位置,那么也就什么都不需要多说什么,就当做是给未来的大唐埋了坑。

    但不论怎么样去设计,正常人总不会认为圣人突然横遭横祸,然后作为继承者的李泰突然暴病身亡这一种极小概率的事情去谋划的吧。

    所以为了给魏王铺路,这方面的事既然有机会,那就帮助魏王提前铺路比较好。

    李泰与杜如晦进行了短暂的沟通,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对李泰来说,李泰真不在乎高延寿会反叛的事。

    因为高延寿再怎么样的发展,到最后也只是一名将领。

    将领实际上是非常需要平台的,比如韩信,单枪匹马混江湖,只能接受胯下之辱,但接受刘邦的封台拜将,那就能成就国士无双的神化传说。

    而高延寿也如此,自己抽调了高句丽的百姓集村并寨,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在渤海湾生存下来,让他们跟大唐的经济关系变得紧密,从而洗刷身上高句丽的印记。

    只要五年的安稳,相信他们就绝对不会再对高句丽有任何的想念,十年辛劳,怕更会主动去报告想要为高句丽复国的人。

    而失去了百姓作为支持,说实话,就算高延寿未来真想复国,那他也失去了复国的根基,说什么振臂一呼云集响应,怕是到最后,反而是他彻底不容于世。

    所以,既然杜如晦觉得高延寿更适合的协助大唐统治现在的高句丽,那就相信杜如晦吧。

    毕竟也许在战略上自己更加的有眼光,但想把战略落实到实处,甚至应该用什么人,李泰相信杜如晦的判断。

    李泰从不感觉自己比杜如晦更聪明,只不过自己的思维跟对方思维有几分不同而已。

    但真论起权谋或者执行某件事,自己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杜如晦等人却能知道怎么做合适,这就是自己跟他的本质差别,也是自己需要磨砺的地方。

    而这种磨砺最需要的就是时间,需要坐镇中央,一点一点的在这些老政治家们的带领下,把自己的水准一点点的磨炼上去。

    在李泰这里得到答桉之后,在第二天,杜如晦便主动向着李世民建议,在这里留下高延寿或者高惠真等降将,以安抚高句丽当地的百姓的意思。

    而李世民则询问应该选择什么人比较好,李泰则回答了高延寿,至于给出的理由是,高延寿是大军团指挥,比其他的人更强,由他羁縻高句丽,能更好的防备百济与新罗生事。

    李世民对李泰的这个理由倒也并不反对,很快大唐在大行城建立了安东都护府,而第一任安东都护府的安东校尉则是交给了高延寿。

    说实话,高延寿对这个馅饼砸在了自己头上都有些傻了。

    他完全不明白,自己这么个降将,怎么就成为了安东都护府的安东校尉了,但能继续的守护高句丽,说实话高延寿还是很满足的。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