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职场中的那些事 > 第二十四章 不测风云

底色 字色 字号

职场中的那些事:第二十四章 不测风云(1/2)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一

    刘教授原来是曹福的教研组组长,现在是生物学院的院长,被评为科学院院士,自从曹福离开学校以后,没有主动和曹福打过电话,这次打电话来邀请曹福到学校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讲课,内容是有关外国种业的现状和发展,包括科研、生产、市场、销售等,除了曹福外,还要求曹福推荐一到二个人过去讲课。曹福没有思想准备,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离开学校以后,只是在导师的葬礼上和很多老师有一次交往以外,基本上和学校老师们没有交往,虽然自己不是被学校开除的,也不是被迫离开学校的,但总有一种逃兵的感觉,有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有一种低人一等怕见人的感觉,常有人问他后不后悔离开学校,常有人说他离开学校可惜了,在中国人中,在曹福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重理轻商的思想。也有人说曹福离开学校是瞧不起学校,瞧不起科研教学工作,贪图钱财,对他比较反感。可这次刘院士邀请他去讲课,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离开学校后做的比较成功,有知名度,才被邀请。是呀,曹福做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也说明自己不仅能做好学问,而且还能做好企业,比在学校的那些人更加全面,更能干,不比任何人差,有什么不敢面对他们?思考片刻,曹福答应去讲课。再找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Nancy,她做了好几年的外企种子公司的市场部工作,presentation(演讲)又非常好,就找她了。后来和Nancy一说,她非常愿意,还开玩笑的说要去学校打听打听曹福丑恶的过去,看干了什么坏事。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其实曹福还有不知不觉的潜意识的想把Nancy介绍给学校老师风光一把的小心思。

    曹福夫妇俩上午提前近一个小时在9点钟找到了新建的教学大楼,又找到了他们要讲课的教室。农大校园里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排排苏式建筑,红墙红瓦,怡然自得,典型的休声美誉的大学校园,曹福再熟悉不过了,感到特别亲切。按照安排,他们来到曹福原所在系办公室和老师们座谈。进到里面,有些熟悉的面孔,也有些不熟悉的面孔,很长时间没有回学校了,有点小紧张,曹福和迎上来的李教授握住了手,李教授说:“一点没变,还是那么英俊帅气。”坐在近处的女老师张教授说:“人家多潇洒呀,能不年轻吗?哪像我们这么操心,又是科研,又是教学,还带这么多学生,申请经费、做课题、备课教学、写文章、出书,那样都不能少,竞争激烈,我们最不容易。”曹福笑着说:“张教授说的我都知道,我曾经也是其中一员,大学老师听起来光鲜靓丽,很多人认为很轻松,还有假期,实际上很辛苦,但你们的工作更有意义,更受人尊重。”张教授笑着说:“说明你还没忘本。”曹福说:“我比不了各位,当了逃兵,走了另一条路,打拼了这几年好不容易才活下来。”李教授这时才注意到曹福身边的Nancy,就说:“这位就是新夫人吧?”Nancy落落大方的和李教授握握手,说:“兰欣,大家就叫我Nancy,很高兴见到各位尊敬的老师。”曹福领着Nancy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坐在了刘教授的两边,各位做自我介绍,曹福发现很多人都是教授了,甚至比自己年轻的人都是,好几个都是国家课题主持人,学术带头人,曹福心想自己要是不走的话,不会比他们差,大学教授,多响亮的名字,高贵的职业,光宗耀祖的事,心中泛起些许的羡慕和后悔,不过今天自己是被邀请回学校讲课的,还坐在了刘院士的旁边,似乎比他们更为成功,心里的底气足了一些,腰杆挺得更直了。

    大家闲聊,你一句我一句,大多是问曹福的工作和美国企业的事,老师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基本上都去过美国和国外,问的不外行,答得也在理。说着说着,一个老教授蒋教授反复端量曹福后说:“你入学的时候,我还记得,长得特清秀,典型的南方俊秀小生,女生特喜欢。”Nancy马上小声问:“有多少女生追你?”曹福支支吾吾:“哪,哪有人追。”张教授听到了,她是曹福的上一届研究生毕业的,了解他,说:“哪儿呀,女同学都挺关注他的,连他检掉在地下的饭票的事,女同学都知道。”曹福立马脸红了,Nancy故作惊讶的嘲弄:“真的吗?没想到啊!”曹福马上镇定的说:“算什么呀,谁没几件糗事,当时穷啊。”蒋教授说:“我当时就看好曹福,是个好苗子,可惜没搞科研,下海了。”刘院士在一旁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搞企业也挺好。”曹福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想明白了,就是张教授用“可惜”,刘院士用“也”挺好,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曹福搞企业仍然不是正道,他们问了很多企业的事情,话里话外表明在企业里工作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曹福心想虽然到公司工作不是完全自愿的,有时也会想念学校,想念自己熟悉的那种教学科研生活,相信自己也能做出让人羡慕的成果来,也许能成为行业领头人,但通过在企业里几年摸爬滚打,体会到企业是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地方,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有作为,很有意义。企业就像航行在海上的船,员工就是船上的船员,大风大浪,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复杂多变,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更有意义,他已经爱上了自己从事的职业。

    一会儿一个副校长过来代表学校和他签下了客座教授的聘书。事前不知道,曹福受宠若惊。谈话中,没有一个人问曹福工资和收入的事,也没提曹福博客的事,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清高的一面。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前面几个人和Nancy谈话。曹福和张教授走在后面一点,张教授小声对曹福说:“廖鹭鹭身体不好,她也没个亲人,怪可怜的,你应该多照顾照顾她,夫妻一场。”曹福连连点头,更小声的说:“我知道,我知道。”张教授埋怨的说:“也怪她自己。”Nancy往后看了一眼,不知听没听到他们的谈话。

    曹福一走进梯级教室,惊异教室里挤满了人,座位都坐满了,后面还站着一些人。曹福讲的是外国种业历史、现状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种业的影响。曹福在学校时就是一个讲课的好手,他条理清楚、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见解独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加上幽默风趣、互动交流、气氛活跃,所以很吸引人,这次又是大家感兴趣且在学校很少有人能讲的话题,是曹福的亲身体会,更加生动,与他们今后就业密切相关,所以大家就听得更认真了。课中课后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如果有问题,可能会问个没完。诸如:“外企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加入外企个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向外企申请职位?”“怎么择业?”“外企的美女多吗?”“你的工资是多少?”“曹总为什么不为中国企业工作而要为外企工作?”“当时为什么要离开学校?”等,和老师们相比,学生更加开放,更加直接,更加接地气,对外企更加向往,曹福一一作答,当然有些问题不可能回答的很清楚,比如“你的工资是多少”,他就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Nancy有关市场方面的课也讲得不错,但学生的兴趣不大。走的时候,很多学生过来围着曹福签字,并希望留下电话,像明星一样,Nancy偶有人关注,被冷落在一旁,但她时刻跟随在曹福左右,防范任何她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暗自庆幸自己幸亏和他一起来到了学校。让曹福意外的是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很多都知道曹福,还读过他的博客。曹福非常高兴,有些飘飘然的感觉。

    回去的时候,曹福想起了廖鹭鹭,因为Nancy在一旁,很快打消了去探望她的念头。Nancy说:“没想到你在行业里sofamous(这么有名)!作为你的夫人还挺有面儿的。”曹福手握方向盘,怪笑道:“可不能小瞧你老公。”Nancy说:“是呀,追你的女孩子不少啊,老不咔嚓的,还成了香饽饽,你看那些签名的女学生。”曹福怪笑:“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Nancy用拳头打了曹福一把,故作气愤:“你敢?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曹福笑了:“有夫人,我哪敢,从来就没想过。”Nancy说:“这还成。”曹福高兴,说:“我们回去吃大餐。”Nancy爽快的答应:“OK(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