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我家二师兄很怕死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峙

底色 字色 字号

我家二师兄很怕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峙(1/2)

    “来了,今晚准备大干一场吧。”

    “好。”

    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室户半兵卫、阙三、三郎等三百多人向着东郊走,墨锦言、椿三十郎、藤一、甲二、菊千代后面跟随。

    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室户半兵卫、阙三、三郎与后面跟随的墨锦言、椿三十郎、藤一、甲二、菊千代先后出了三治城,去往东郊。

    一路上,两边原野不断,随后是一个小山,周遭树林掩映,花草极多,正适合墨锦言、椿三十郎、藤一、甲二、菊千代隐没身形。

    东郊半山中,有一座寺庙,名叫小岛寺。

    寺庙中仅有几个和尚,自从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来了三治城后,这小岛寺便成了他们个人的私产。

    平时允许三治城的百姓来此上香还愿,若是像今天这种,寻常百姓不会接待。

    墨锦言、春三十、藤一、甲二、菊千代顺利的靠近了寺庙,趁着没人注意翻入了墙内。

    躲在大雄宝殿之外偷看。

    “来啊,把阙三和三郎押进来!”

    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和室户半兵卫命令道。

    不时,阙三、三郎被押入了大雄宝殿之内。

    “阙三、三郎,你们两个虽然剑法一般,但为人忠信仁义,在咱们三治城可是有些声望的武士,现在给你们机会投靠我,你们愿意吗?”

    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邀请道。

    “哈哈哈哈!自然是不愿意!”

    阙三大笑道。

    “我们只忠心于三治城家老牧田大人!”

    三郎也直言道。

    “哈哈哈哈哈!倒是几个硬骨头,你们两个不是一直在寻找三治城家老牧田那个老东西吗?”

    三治城次席家老牧田、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笑问道。

    “不错,正是如此。”

    阙三和三郎回道。

    “那我们就让你见一见你的主子好了。”

    三治城次席家老黑疼、官家竹林、一方大目付菊井狡黠一笑。

    林半仙本名林镇仙,清乾隆年间,福建有一位总兵派了四位地理名师到台湾高雄林园乡的凤山上,欲迁回其祖仙的风水,林半仙就是其中一位。

    船经小琉球,因为当天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在小琉球附近即可看到凤山像只凤在飞翔,仙凤迎接半仙来到林园,也注定了半仙一世和凤山的不解之缘。

    总兵的父亲,当年是林园一穷困的渔民,三餐难继,生前常在鼻头附近抓鱼,但身体十分衰弱。

    有天突然一病不起,因家贫买不起棺材,只好用草蓆卷起来,放在装鱼的竹篮内,抬到凤鼻头山根处的岩洞内放置。

    此洞为凤山之尽头,得到凤山全部的地灵之气,为鼻孔,故适合软葬。如用棺木,反会使仙凤呛到鼻孔而成大凶。

    凤山之来龙有二十余里,在此尽头束气过海峡,以结小琉球,守住高屏溪、高雄港、东港、林边、枋寮之水口气脉最快,行运也最快。

    死者身后留下一名十七、八岁的癞痢头儿子,多半靠行乞为生。

    有一天这癞痢头儿子忽然失踪了,五年后...

    传来消息,说是癞痢头小子在大陆福建某地当了“总兵”,派人前来修整祖上坟地,拟带回大陆重新安葬。

    当林半仙和总兵家人一来到凤鼻头岩洞内,便惊叹道:这真是一块好穴地,难怪会大富大贵!

    便向其他同来之人建议:此风水动不得!那位总兵就是这块风水所庇荫的,若一动,恐会招灾致殃!

    但那些同来的地理师并不采半仙之言,而且怕回去难向总兵交差,就照着总兵的原先指示,把尸体掘出来,带回去交给总兵。

    林半仙见状,知道灾难将至,遂独自开溜。

    结果..他们一群人船到海上,忽然起大风,沈入海底,船上之人和尸骨全部沈入海里,无一生还。

    总兵的差事,也因小人暗算而辞职下台,返回台湾途中落海身亡。

    自此以后,林半仙到处游山玩水,写下林半仙一生的传奇故事....

    清水巖凿水泉

    有一天,半仙看到一群农民在田间吃午饭。

    南部人好客热情,那些农民很亲切的招待他吃饭,他倍感温馨,再一看他们吃的都是蕃薯汤,贫苦可知。

    半仙心想:衣食足而知礼义,这些吃蕃薯汤的贫苦农民竟如此礼貌周到,半仙走到此地肚子也正饿了,也就不客气的吃得津津有味!

    他发现农民食用的水是从很远的地方一桶一桶桃来的,觉得他们太辛苦了,心中顿起答饭之情,便对农民道:你们这样用水太辛苦了,我来替你们求水,不但吃水问题可解决,而且也可以让你们的旱田变良田。

    农民对半仙的话半信半疑,答道:如果能够像你说得那样,就太好了!

    于是,半仙选了一个黄道吉日,那天中午,在山顶的平地上,摆了案桌,上面放着一些供品香烛,半仙手持柳木剑,口中唸唸有词催动咒语,对准山腰喷了三口仙水,然后把柳木剑往山腰一插,吩咐一人看守柳木剑,自己回到供桌前,继续施法,突然向守剑人大喊:赶快把剑拔起来!

    守剑人一听,便急忙将剑拔出,顿时一道流水也随剑而出。

    半仙向山腰处大声问:有没有水?

    那拔剑人喊道:有水啦!

    半仙又大声问:水大还是水小?

    那拔剑人老实回答:水小小的啦!

    半仙心中叹道:林园人福太薄,此乃天意!如大喊水很大,必然成为大河流。

    农民一时欢声如雷,半仙大叫: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直到你们跑得一些力气也没有再停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