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圣旨回复的很快,李恽和元芳武二妹还没腻歪两天,圣旨就已经到了。
圣旨里对苏烈大大的夸奖了一番,记功待叙,然后要求苏烈以及李恽现在辖下所有兵马,即刻乘船渡海前往安市城,配合朝廷大军攻打安市城。
当然了,对于李恽在高句丽的作为,李二依然没有任何表示。
苏烈都觉得有些对不住李恽,还悄悄给李恽送了些好东西过来,当年围攻颉利的时候他曾纵兵劫掠,倒也是有些收藏的。
李恽把东西收下了,也告诉了苏烈:此事到此为止!
其实就是为了安苏烈的心才这么做的,对于自己的老子是个什么样李恽还能不清楚嘛,早就习惯了,所以压根也没往心上去。
李恽安排着武二妹和元芳带着自己新收的三个女人返回了石岛,自己则是和苏烈乘坐大船直接前往卑沙城,而后转道辽东城去往安市城。眼下朝廷十余万大军正在围攻那里,而高句丽的各路大军也在渊盖苏文的调遣下开始积极的增援。
战士陷入了胶着的时候,李二收到了苏烈的奏报。对于这封奏报,久经战阵的李二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苏烈的那点人马还不足以击溃大同江边的敌军,只能是高句丽王城那边吸引掉了部分主力之后才能给苏烈以机会。而能让这么多人前去增援,那就只能是王城被人给攻下了。李二也马上就想到了这是李恽做出来的好事,只有他才有这个鬼才。
对于自己来说是好事,这样一来还可以利用手上的高建武做做文章。
待到高建武被苏烈秘密的送到了之后,马上就被李二给接见了,而且当场让长孙无忌拟旨,加封高建武为高丽平安王。
然后高建武就在唐营里给渊盖苏文下令,让他放下武器放唐军进关。
对方听不听的且不说了,最起码这政治高点李二是先占上了。对方指定是不会开关的,这样高建武也就只能出令:请唐军协助平叛,同时高句丽境内所有军民都不得协助渊盖苏文这个叛逆!
这就是莫大的好处啊,李二差点没把鼻涕泡乐出来。
虽然攻击依然还是不顺,对方守的还是很坚决,但是无所谓了,李二有七分的把握可以在入冬前拿下安市城。
而之所以让苏烈和李恽前来增援,倒不是李二真的缺兵,安市城下十余万人呢。其实李二也想过让他二人在高句丽敌后继续的搞破坏,但是现在这样其实意义不太大了。他们能打也就只有高建武的王城,其他的地方可都是渊盖苏文的,而且基本上都有重兵。
现在王城已被攻下,高建武这个宝贝也被擒了过来,再去敌后就意义不大了。
李恽偶然偷袭拿下了高建武以及他的王城,同时吸引了大同江边的敌人前往增援,给了苏烈以机会,这才造成了这场胜利。
军事素养极高的李二自然是知道这样的胜利是具有偶然因素的,不可复制。若是昏了头把苏烈和李恽再次遣入敌后,在没有办法进行稳定补给的情况下,两人估计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就到安市城来呢。
李恽和苏烈到的时候都已经过了中秋了,而奇怪的是,到达之后安市城边上却很是平静,大军安静的驻扎在城外,并没有李恽所想的那种尸横遍野、狼烟四起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