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脑和非物质性撞伤以及精确语言制导索引研究中心中,三十八号和张晓宇又开始了沉默寡言的散步,从研究中心的后门走到素心亭,再从素心亭走回来。
素心湖平静无波,天上的晚霞和水中的晚霞一模一样,倒影出来的景物都是眼睛边的景物,在水中也是在天上。
有时围着整个湖一圈圈散步,天上的晚霞和水中的晚霞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角度的不同。天上的景物早就存在了,这围墙,这高高低低的树木,这两个人。
水中的景物只是眼睛范围内的景物,一眼看不全面,转了一个圈子之后所有的倒影才会结成一个整体。
天上的景物和其倒影都是圆的,以眼睛的圆而圆。
人的转圈就是眼睛的不同的摄取,是人把天上的圆和水中的圆形成了一个水乳交融的对阵,人就是这个平静的水面。
或者是水本身,倒影只是它的属性和功用。
人动起来才是这个圆面,人如果是静止的,不但不是面也不是线只能是一个点。
也许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点,所有的经历不过是在点与点之间的跳跃。在虚拟的单行线上的不同的点。而重复是记忆或者情感的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天天见到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尽心尽力和竭尽全力,叫做父母。
外面的景物和景色从自己的身边一闪而过,不管去做了什么还是要回到一个地方来,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家。回到家就是回到了自己,有家的人都有这个自己。
儿时的玩伴,同学和老师,民族和国家,天和地,国君和粉尘一样的人民。
每个人都是一道犁沟,耕耘的是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硬性存在,只有自己是自由的。在所见的自由中感觉到自己是自由的一个水平面。
张晓宇也感觉得出来,散步就是把自己沉入到水中,水平面就是眼面,是所有的发现。沉沉浮浮的说法是指的眼睛,也是眼睛中的心,心的中心。
把眼睛抬高三寸或者沉入水面三寸,景物就都不一样了。
浮沉的用意是寻找到一个中心。
慢悠悠地散步,不管圆是不是规则的,只要形成了一个圆,这个圆就有一个中心。也是眼睛的中心,等于是把眼睛搁置在水平面上向着四周发射,有了水之上和水之下。眼睛在哪里,也就心在哪里,这个地方就是中心。
浮浮沉沉的意思不过是再一次确定这个中心,是中心这个点弹跳起来和浮沉下去,是中心点要成为中心线的一个趋势。
我何曾忘记了你,为了你的幸福,但愿你不要再想起我。却是忘不掉的,只要我不忘或者你不忘,就忘不了。只要我想起你,我就到达了你,不同的是这时候你是虚拟的,是我心之目中的你。
你忘不了我也是如此,是你和“我”之间的连线,密密如织。记就是永远地记得,忘都是残缺的遗忘,身心灵各自有记忆,身上忘了还有心的,心上忘了还有灵的。
也不要相信“相见争如不见”这句话,它说的“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其实是记得,只是用来感叹“飞絮游丝无定”这句话。如果曾经不认识就好啦。
但人必然有所认识,就算没有认识也会创造出一个“认识”来,无言独上西楼就是不想创造而终于创造。摆脱别人可以,却难以摆脱自己,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自己的追求,那是现阶段最高的理想。
也就是有一本书,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和千钟粟。
当时想不到这本书是灵书,所谓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下的才是心书和身书。身书安定和平和、平衡这个世界,四海清平之后就找出心书来翻翻,心书是关于路途的书,关于一些心路探索方法的记载。
心走到了尽头就没有了路。
历史上很多人在此独自饮泣或者抱头痛哭,一蹶不振地返回了来时的路,去追求其他一些别的东西。或者感到深深地绝望,把自己杀死在这里。曾经沧海难为水,今春不减前春恨。
今人也有这样的人,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实只差了一步,一小步,关于心的一小步,没有找到中心线和中心点,也就是没有找到其中的某些关联。
人是最好的说明,有人用人,没人要造人,王子公主什么的,用来寄情。
一路上散步,各自一言不发。
张晓宇不说话,她认为她要说的话他都懂,她可不想当损友,不但没有把他托上去,却反而把他的层次拉了下来。他没有空闲的时候出于礼貌只是笑笑,得空的时候才会点拨她一二。因为她说的话不是他心中的那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