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皱着眉头问道:“说起来,你找回来的那几个欧洲人,近来只要有机会就上书说什么南边的海上有个难以想象的岛屿,什么这个那个的,你一回来又给我弄回来几个日本人,到底想干什么?”
邵延笑道:“你管他哪里人做什么?这几个人哪个不是人才,哪个是白吃饭的?对不对?我出去一趟就给你划拉回几个人才来,出去一趟就给划拉几个回来。你居然还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很伤心呐。”
朱厚熜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道:“给我闭嘴吧,你找回来的都不是什么好玩意。行了行了,其实你大概什么意思我也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他们可以无家可归,但是我们是离不开家的。”
邵延看着朱厚熜突然轻笑道:“完全不明白你再说什么。苏伊士运河掌握我们手里,绝对好处多多。更重要是它可以最大程度上遏制欧洲的殖民主义的扩张,对明朝也好,对其它地方都是一件好事,所以这一仗还是要打的。”
农耕文明最基本的就是平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时间去耕种,去生产。但是也是因为这样的本质导致了,只要对方还给留条活路,反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去攻击了。
但是欧洲人不一样,他们喜欢简单,能动手抢过来的,绝对不会去问对方要。日本在某种程度上讲跟草原的生活环境差不多,物资的缺乏,使得你不去抢,就会死,不是饿死,就是被其他人抢得时候杀死。所以他们的骨子的攻击性是非常强的。
邵延将几个欧洲人带回来朱厚熜还没有往这边想,但是这次又带回来几个日本人,而且还全部是战争所需要的人才。再加上他突然提到的苏伊士运河,让朱厚熜明白了邵延的用意。让他们潜移默化的开始影响整个民族的思想,虽然不可能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但是至少在别人打过来一拳时,不至于只是挨着。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华夏文明能够存在这么久,除了地理优势外,不俱备侵略性的本质也算是原因之一。
朱厚熜也是左右为难,好处他看到了,但是坏处也是很恐怖的。真要是把欧洲逼急,全体来攻击自己,今天的明朝真的抗的住吗?后世子孙真的没有问题吗?
“从郑智带回来的海图上看,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不仅……”
“邵延,你到底想干什么?不远万里去开凿一条运河?图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打仗?在那之前,你能不能先看看遍布在大街小巷的灾民!旱灾,虫灾,水灾,你就真的看不出这是老天在惩罚我们过于频繁的战争吗?”
邵延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开凿大运河的方案,却听到有人冒出这么一句。有人反对,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在拿天灾说事。“哎呦,刘大御史,这都多少年了,你怎么还在说什么老天的惩罚呢?难道是朝廷的普及力度不够,还是您没有虚心学习呢?”
“胡说八道,就你那些……”刘御史话刚说到一半,就被邵延打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