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佛系谋反 > 第141章 太极殿

底色 字色 字号

重生之佛系谋反:第141章 太极殿(1/2)

    冬十二月,近元日节,朔风起。

    白下行宫忽然燃起大火。

    东侧殿院火势连天。

    白下镇屯兵营倾力救火,最后仍有数座殿院被烧毁,数十间房屋化为瓦砾,其中包含陈列晋宁王失踪案证物的殿院。

    在白下大火的前一日,江北豫州一座山坳里的猎户宅院也着了一场火。没有人认为这两场火有什么关联,除了参与其中者。

    往年每逢元日节,都是永康公主最为忙碌的时候,和太子妃同为阮贵嫔左膀右臂,共同打理年关天下内宫府诸事,终日在紫阳宫、东宫、庾府间往来不停。庾府也终日宾客盈门,前来趋奉的各宫府命妇内眷络绎不绝。

    这一岁,永康公主被驱逐出宫廷,趋炎附势者也多避嫌,虽未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地步,却已是大不同往日赫赫扬扬。

    永康公主直到幼子庾伋从江州任上回来才打起精神筹备过节。

    往日家中节下诸事都是世子庾??与世妇王氏打理。如今,王氏被离弃回娘家王府,长子独木难支。

    永康公主只好将诸事交由庾伋与夏后氏夫妇。这两夫妇往日惯会倚仗父母兄嫂,各自任性逍遥,这岁知家中有事,忽然也乖驯懂事起来,率管事家仆打理节下诸事,倒也不辞辛苦,让永康公主颇为欣慰。

    永康公主看幼子夫妇将元日节诸事筹备的有声有色,自己也拾起好胜之心。

    倒运的旧岁将去,新的一岁将来。

    自己必将重新行走于宫廷,家主也会重新得领兵之权。长子在名门中再选一位闺秀做继妻。庾氏公府威势依旧,甚至更胜以往。

    永康公主的美梦未做多久,就被一个消息惊醒了。

    每岁,皇帝都会在十二月末的某一日召开大朝会,考评一岁治政得失,考绩群臣,赏赐年礼。

    随着皇帝日益年迈,岁终朝会已淡化考绩实务,更多为天恩礼仪之意。

    这一岁,因晋宁王萧黯在白下失踪,众臣以为这岁大朝会会取消,未想竟是仍照开不误。

    在隆冬的漆黑黎明中,朝臣们离开暖车,鱼贯走入台城。

    他们头戴貂裘暖额帽,身披各色轻裘,踱着威仪的礼步,三五成群走上太极殿。

    殿中烛火通明。

    朝臣们交头接耳,大声的聊着公事,小声的聊着私事,耳语聊着不能见人的事。

    不知是谁带着破音尖叫了一声:“晋宁王!?”

    众官爵张望,哪位大人得了失心疯,敢在太极殿提这个话题!

    很快,同样的惊讶之声在大殿此起彼伏。

    庾弘已经知道,萧黯昨日回京就进了紫阳宫。

    然而听到朝臣一声接一声的接神一般的叫着晋宁王,仍是心神不宁。

    望着那边里三层外三层的朝臣围着萧黯问这问那,自己也很想挤到中心瞅一眼,以最终死心确认,他果然毫发无伤的回来了。

    庾弘向来走的路线向来是忠直孤臣路线,贸然去凑热闹,显然有些乍眼。

    庾弘正心烦意乱,人群忽然让出一条路,一时躲避不及,猝然与萧黯四目相对。

    庾弘打量对方身着郡王服制的玄狐冬袍缓步走出,消瘦,有病态,像是死里逃生之人。

    萧黯没有如从前一样与庾弘寒暄。

    他那双素日温和的下垂目,此刻毫无善意的的打量庾弘。

    那目光不锐利,但阴寒。

    庾弘蓦然想到萧黯的父亲前皇太子萧统,萧统的目光也从不锐利,永远温和。

    除了最后一次召见他之时,沉郁、阴寒……

    庾弘决定维持一贯的不苟言笑,端持着当朝从一品高官的威仪。

    萧黯有意无意的从他身边走过,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你豢养的死士并非都不畏死。”

    庾弘置若罔闻,面如死水。

    他非常自信,自己门下死士,无一人惧死,也不会有任何一个活口。

    萧黯这稚嫩的诈术,很是可笑,虽然,庾弘笑不出来。

    庾弘知道,萧黯从白下死里逃生,自然会慎之又慎,在江北多层设防以保性命。

    然而,庾弘已无选择。

    他唯有最后一试,将他屠戮于江北,否则等他回京,必将复仇。庾弘的死士无人生还,庾弘唯有寄希望于他们同归于灰烬。

    昨日,他的希望破灭了,萧黯回京了。

    庾弘后悔自己优柔寡断。自萧黯逼迫王褒,他就应该果断做出选择,要么杀了王褒,要么杀了萧黯。

    结果,他什么都没有做,却拖累了儿子。

    如今,只有先保住自家性命,再计较来日。

    皇帝心情大好,面上看不出,他已修炼到朝臣看不出悲喜的程度,主要体现在给予朝臣慷慨的评语,以及更慷慨的赏赐上。

    老皇帝当然高兴,他最初祈祷孙子平安生还,后来祈祷孙子灵魂安宁。神佛回应了他的愿望,而且是他更强烈的愿望。

    这让老皇帝更加坚信要做一名笃诚的三宝奴。

    萧黯回来所告诉他的话,也间接解脱了皇太子的罪名,这让皇帝如释重负,更加感激神佛。

    朝会后,皇帝留下皇太子、皇太孙、中书令朱异、太尉羊侃、侍中庾弘,御史大夫贺琛、尚书令谢举、邵陵王萧纶、豫州刺史萧渊明、永安侯萧确。

    又有内侍监引了两人进来,一个是武康侯世子东宫咨议郎庾??,另一个是东宫前殿前旅帅陈绍世。

    两个人揣着各自的说辞和不安。

    皇帝对左右近臣道:“萧黯回京,朕很高兴,但是听他说了遇袭过程,朕又很气愤。

    气愤朕治下,竟有人如此悖逆凶残、胆大包天。

    说来,此人也是朕的子孙。

    常有人说朕护短。

    朕这次不护短,不护左,不护右。

    朕让你们说话。

    也让你们听一听。”

    随后示意朱异发问。

    朱异便率先发问萧黯。

    萧黯起身启奏:“臣启陛下,十一月二十八,臣随皇太子校猎于白下,在猎苑西北区域,被十数甲士以破甲箭追杀。

    甲士俱着太子卫率甲胄,遮以面帘。”

    众人听到太子卫率甲胄,不免惊悚。

    皇太子只凝神倾听,并未表露情绪。

    萧黯继续道:“谋杀者头领与臣有过对话,臣从其声音、甲胄辨出他是武康侯世子庾??!”

    他本人因自信必置臣于死地,已当场承认。”

    庾??身侧还有一随侍家奴在旁。

    众人听说凶手是庾??,更是惊异。

    庾弘岿然不动,庾??虽心内已准备好应对,仍冷汗涔涔。

    萧黯道:“臣因得东宫殿前旅帅陈绍世出手相助,得以跳崖逃生。

    臣肺部受损,大多时间处于昏迷,常有性命之险。

    臣故此一直在江北养伤。

    除养伤外,另让臣暂不敢泄露行踪的是,江北一直有不明人士搜寻臣踪迹。

    直到前日,忽然有数名武士,闯入臣养伤之地,先是纵火,后大砍大杀。

    幸而,臣身侧,明处暗处有护卫武士多人。

    对方最后一二人见力战不过,为不俘虏,宁咬舌自尽。”

    此事,淮阳侯可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