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546章:因何变法?(2/2)
其实后世的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天1朝,很多部门是集监督与执法为一身,但宣判权却是被独立出去,只是律法规定是那么一回事,能不能真的遵循规章制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一看书??W?WW?·?K?AN?SH??·COM
纪昌仔细回忆了一下,似乎汉国也没有发生什么太大或者轰动的渎职行为,甚至可以说官员犯事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身为御使大夫的桑虞却丢出这么一个重磅的改革议题,纪昌几乎一瞬间就猜出桑虞是想要干什么了。
刘彦其实也是在回忆近期国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思索下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事情能够引出桑虞来谈改革。他却不像纪昌想那么多,以君王的立场作为出发点,自然是希望国家的律法体系越是健全越好。
“臣只是未雨绸缪罢了。”桑虞开心啊,刘彦已经很久没有直接称呼他的表字。他觉得自己这一步走对了:“大汉秉持以法治国理念,秦法过于苛刻,大汉一直在改良律法。律法可以改良,执法部门自然也能改良。臣以为,不如一步到位。”
刘彦也没有掩饰喜悦,含笑问:“那子深可有章程?”
“臣有初步思虑,还需王上斧正。”桑虞越加觉得自己在这一件事情上的正确性,不止可以挽回君臣情谊,或许还能将名声流传于后世万代,越是这样就越谨慎,说道:“类如御史府,可在府衙之内划出几个所属部门,如转诸监督、掌执法、检索取证、主持宣判。或对国体进行改革,分所属职权专门设立的监督、执法、取证和宣判之府、署。”
刘彦当然是倾向于后面那个提议,要是前面那个只是内部的分权,实际上该部门的主官还是一手全抓。
有鉴于天1朝的一种普遍现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然后是不管哪只手都随便乱伸,导致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的绝对现象,要是能够从根本上来进行制约,那当然是再好不过。
纪昌在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插话了,再则说起来丞相府有权插手一切内政事务,说道:“大汉目前有御史府和廷尉署,御使大夫是要针对这两个部门进行改变?”
说起来,桑虞其实还是要先和纪昌这个丞相至少是通通气,不应该是直接捅到君王这里。纪昌理应是表达出不满,属于合情合理。
“仅是初步探讨……”桑虞自然知道自己理亏,往大了说还是蔑视丞相。他不与纪昌事先沟通,其实还是内心有怨言,只以为上一次之所以被警告有纪昌搬弄是非的嫌疑。他不得不补充一句:“若有所作为必然是要汇报于丞相。”
刘彦现在的关注点不在于丞相与御使大夫的龌蹉,径直对桑虞说:“子深细细道来。”
桑虞显然是有做过很深的思考,对于微小改革与大动作改变提出自己的见解,但又不表现出倾向于哪个,很谨慎地表达出一切取决于君王的意志。
在隋唐初期的时候,御使大夫所属就开始从拥有执法权转变到只有风言奏事的权力,到了两宋才算是真正地以国策方式确定下来,不过得说的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