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老师非常欣赏他所做的一切。可能是智者的缘故,他等一峰为两人泡了茶后,居然关住办公室门,说是开空调。
其实一峰知道他是有话说了。
果然,耿老师一边遥控器按开了空调,一边说:“小李,我看你虽剑眉双挑的,却眉头紧锁,莫非碰到了什么过不去难事?”
李一峰苦笑道:“耿老师,您会看相算命啊?”
他心想,与耿老师又不是很熟,自己的人生,已经打住了好几个死结,何必讲出来徒增伤感。
所以他并不再说下去。
也许是缘分吧!
耿老师却热情高涨地对一峰说:“小李,你说你是车骑山人,而且上次听你说到始宁山庄,难道你对谢灵运颇有研究吗?”
李一峰淡淡的笑了笑,说:“耿老师,对谢灵运有研究有什么用吗?韩愈不是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吗?”
李一峰的心,已绝望到了极点,从而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强烈的不公平。所以他内心的狂妄一面又显示出来,他说:
“耿老师,我知道,全国研究谢灵运的人很多。可那些人研究的虽说权威,在我眼里,又有屁用。谢灵运有一首过斤竹涧的诗,那些大家们手指头乱指的,说在浦江的,说在杭州哪里的都有。而我就知道这斤竹涧的地名,真真切切的在我们车骑山的一山峦下。我单是为寻找他写这首诗的灵感,特地去走桐亭楼与临江楼的这条斤竹岭三次。谢灵运的《山居赋》里,明明白白的注明,他的始宁庄园在车骑山下的,又有谁来实地踏勘过呢?就算金老师,最权威的谢灵运专家了。他老人家走过敕书岭大不了三四次,而我呢,几百上千次了啊!我是土生土长的车骑山人呀。从记事起,车骑山的那一块大石头我不熟悉?”
李一峰心有不平,他其实还有许多话要说,但他已经死心,所以他并不想多讲。
耿振华听得正有味,却见李一峰停住了话头,看他心神不宁的样子,他知道这个小李,肯定碰到大事了。他从王局长处,或多或少的听了一峰的情况,毕竟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也一时不知拿什么话去安慰他。
他只能顺着一峰的话题说:“是啊,小李,你没有名望呀!车骑山不够著名啊!你看,谢安的东山再起,就全国有名了。”
一峰没好气地说:“那还不是他们那里的市政府,花了大力气宣传出来的?象我们嵊州那书圣故里,不是全国皆知了?其实王羲之又不是华堂人,他是退休后在那里养老,然后送终的。象谢灵运是土生土长的车骑山人,却没人花大钱去宣传呀!《剡录》里就明明白白记着的。车骑山下还有太康湖呢!”
耿老师兴奋地问:“你对车骑山的历史这么了解啊?”
“这又有什么用?我不仅仅只是知道这些。谢灵运的诗、书、画三绝,离不开王家呀!王羲之是谢灵运的太外公。哎!懒得讲了。耿老师。”
一峰真的兴趣不大了。他想告辞。可家乡有句俗话,对泡好的茶叫:“头杯苦,二杯浓,三杯戒罪过!”
意思讲主人泡茶给客人,客人得喝了三杯,这才是对主人的尊重。
所以李一峰不好意思当即告退。
正在这时,门外有人敲门。
一峰忙站起来把门打开,来的是章老师。
一峰也在楼上王局长办公室见过面。
章老师进来,笑着跟一峰招呼后,恭敬地对耿老师说:
“耿老师,您好!这是我的一幅书法作品,请您指教。若您认为可以交差了的话,就烦请您代为上交市书画展。”
耿老师似乎对章老师的到来并不热情。
他点点头说:“好吧!老章,先放在那边桌上,我会看的。不过看不看无听谓的,我若是把你的作品拿上去了,市书协的老魏魏会长,肯定会给我展览的。你还有事吗?”
很显然,这个章老师,在耿老师眼里还不待见。
李一峰心里在想,这个耿老师,个性倒是耿直得可以。可惜相交无来日啰!
他心似一潭死水。
章老师忙笑着说:“没事没事,耿老师,您们聊吧!您身体杭州检查了,好点了吗?”
耿老师看了他一眼,平淡地说:“谢谢关心!”
并不想回答他的提问。
章老师尴尬的笑了笑,知道自己不受耿老师欢迎,连忙跟一峰又招呼了一下,带上门出去。
耿老师找到了话题。
他说:“小李,你认识这个章老师吗?”
一峰说:“在王局长办公室里见过几次,很健谈的一个人。听他自己说,他开着一家书法培训班。我问过他的名,他说叫他章老师好了,微信加了半年了。”
耿老师一边把手机递给一峰,叫他微信扫一扫。一边嘿嘿几声,说:
“还让你叫他章老师?我是真的佩服这个老小子的脸皮和胆子。告诉你,他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你愿意听我讲讲他的故事吗?”
一峰漠然地点点头,反正回家只能更添烦恼。
就听听耿老师讲章老师的故事。
原来,章老师全称章正全,与耿老师是同村里的人,五十九岁。十多年前,来镇上街屋边租了个小摊位,专门做烧烤生意。
街上白天行人多晚上行人少,而烧烤店的生意,基本上夜里为主。
所以这章正全白天基本上没什么事。
这人从小喜欢写毛笔字。
闲着无聊,他就讨来旧报纸,天天自个在涂涂写写。这样写了一年左右,纯粹是爱好。
事有凑巧,全市已有名气的书法家耿振华,那天不知什么事去街里,路过章正全的烧烤店。
因为是同村人,自是十分亲热。章正全把耿老师拉进去,一边忙忙的泡茶,一边怯怯的把自己的毛笔字,拉出来在大师面前溜达。
耿老师见他的字已经有根基。
作为书法家,当然对书法爱好者有好感。
所以他就热心地指点他,叫他先从楷书练起。并把正巧手里拿着的一本欧体楷书字帖送给他。
就这样,在耿老师的指点下,章正全练了两三年。书法进步神速,已能在耿老师的指导下,敢写在宣纸上,盖上红萝卜章出作品了。
而烧烤店的生意维持不了他家的生活开销。
这时,他跟耿老师说,他要去杭州市开培训班。
耿老师听了大吃一惊,说他初中都没有毕业的,怎敢怎能去教小学生?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所以他坚决反对!
耿老师一辈子练书法的,有正经八百的资格证书,作品获奖无数。而堂堂名声的书法家,也不敢轻言开班授课的。所以他劝他不要异想天开。
谁知道章正全一意孤行,大胆的去杭州开了四五年的培训班。
居然赚了五六十万钞票。如今在镇上买了房子。又在老街原来烤烧烤店附近,租了间老房子,有模有样的开起书法培训班。
至今已经两三年了。
耿老师故事讲完,作结时说:“小李,就这样一个人,比我小五六年,应该讲,我对他是知根知底。你看,他一没文化文凭,二没证书获奖作品什么的。他竟然敢去杭州开书法培训班。这绝对是真的啊!我儿子成家立业在杭州,我们杭州有房子。
前几年我也不敢相信。住在杭州时,悄悄地去看过他。这真的叫胆大做将军哪!”
一峰听着故事时,也觉得不可信。此刻听耿老师说亲眼所见,不由得心头一震。
心里想,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的事?
一个初中没毕业,一个五十岁开始练毛笔字的人,居然能在杭州市区开书法培训班教学生?
李一峰打心底里感到震惊!
他真的不敢相信!
而耿老师接下去的话,真的让李一峰更是觉得匪夷所思。
耿老师说:“小李,你知道这个章正全章老师,他在杭州市区哪个位置开设培训班的吗?”
一峰满脸迷茫。
“他在浙江美院对面!”
“啊——?”
李一峰尽管对耿直的耿老师十分敬重,但听了他这句话,还是一下子目瞪口呆。
这不是关二爷跟前舞刀,鲁班门前耍大斧吗?
耿振华见李一峰的神色,知道他已是震惊。
所以他说:“小李,说真的,自半年前我与你一席谈后,我多次从王局长处打听过你。我知道你曾经办过厂,我也知道你居然是朱三雄的徒弟。竟然是十来年前,那个真正的豪杰翻江龙的结拜兄弟。告诉你,这两人我都很熟,而且交情非同一般。我跟朱三雄,还是上下届的同学。小李哪,我从王局长处侧面听说了你的人生遭遇。刚才见你眉头不展,所以我是真的想耐心跟你聊聊。你的为人,我知道的虽不多,但只凭这为数不多的几次交流中,我相信,你不是一个普通人。你是个胸怀大志,敢作敢为有担当的人。”
李一峰听了,一股暖流直击胸口。
他真的太激动,居然有人,真真切切的这样夸自己!
他激动得一时忘了自己的选择,正想感激地表迫激动的心情时,忽然,他想到了残酷的现实。
他的心,又一下子往下沉!
算了吧!一切都空了。
他不好意思太明显的把自己的情绪显露出来。就笑着说:
“耿老师,谢谢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说每个家庭都有事,有些人家,屁大的事,纠结不清说经难念。有些人,天塌下来,只要不砸到自己头上,他还乐哈哈的。好啦,耿老师,真的很感激您,您是第一个这么夸奖我的人,再次谢谢您!嗳!刚才章老师说您在杭州检查身体,不要紧吧?”
李一峰站起来要告辞,忽然想起章老师的话,连忙关切地问。
耿老师看着精神非常萎顿的李一峰,也站了起来。同时,他抽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几张化验报告,递给李一峰。
李一峰接过一看,只见化验报告的结果栏上,清清楚楚的印着四个字:
胃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