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惑宰:第十二章:落叶(1)(2/2)
我:“没有,在四方证券又上了几个月的班。别人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总想从我这里打听点什么消息。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当着我的面讨论我们的事。经历过了前面的大风大浪,这些事情对我造成不了困扰,毕竟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嘴巴是别人自己长的,他们爱怎么讨论怎么讨论,爱怎么传播怎么传播,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是局外人,那些事情与我无关,因为真的太像一场梦。从刘德发老家回来的时候,我就决定离开四方证券,离开朕州,之所以还待了几个月,不为别的,只为救赎,救赎别人也是救赎自己。其他的人我顾及不了,但是我必须要对我招聘过来的客户经理和我开发过来的客户负责,我以前说过的,尽力而为吧。以前我费尽心思的让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现在我必须想尽办法让他们离开这里。赵正劝我好几次,说没有这个必要,让他们离开太难了,人也太多。我心里清楚,我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离开,但是离开一个是一个,每多离开一个,内心就会减少一份负罪感。这是我必须要走的救赎之路,也为了当初他们对我的那份信任。在那几个月里,每天我只想着一件事情,要么偷偷拉着自己招聘过来的客户经理谈心,要么上门造访自己开发的客户。就一个目的,摆事实讲道理,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证券行业的危害,股票市场的风险。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可能还会有身体,家庭,甚至整个人生。”
李想:“有效果吗?”
我:“那我问,你还想考试吗?你听了我的故事,你还想干这行吗?”
李想:“我,我,,,,,”
我:“对啊,你看看,对于你这个还没有入行的人,听了之后都还摇摆不定,更何况深陷其中的人呢。劝他们离开真的很难,有人骂我神经病,有人骂我自己不行不要说别人不行,被赶出门是常有的事,甚至我还因此挨了打。当然,大部分人都表示认同和理解,但是要离开嘛,呵呵,还需要想想。其实想想也能理解,这不是一个通过聊天就能决定的事。这,是人性决定的事。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早已意识到股市的危害性,早已伤痕累累心灰意冷。为什么还是不愿离开,因为克服不了人性的弱点。和我们当初一样,不甘心,仍然抱着幻想没有绝望。还有一些人,得知我的遭遇之后,反而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和我聊天,特别是炒股炒的越久的人,或者在证券公司干了很多年的人。一个一个都像是专家,他们越是竭力的把自己伪装成胜利者,越让我想起路边相亲的李哥。不管过程怎么的不同,结局都是一个样。干这样行不缺乏暂时的胜利,缺的是永远的成功。在刀刃上行走,能一直走下去吗?对了,记得有一次,公司要做一个营销技巧的培训,自从我当了团队长之后,公司很多的培训工作都是我做的,所以公司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培训当天,刚好张总和贾总都出差了。结果我把本来打鸡血的培训,办成了悲催大会。我让每一个客户经理,讲一个他亲身遇到的因为做股票而悲催的事。刚开始大家觉得很奇怪,不愿意讲,我连着讲了几个我遇到的悲催客户之后,大家开始陆续发言,最后越来越活跃,像是比赛一样,比的不是别的,比的是看谁的遇到的事更悲催。我想尽可能的揭开真相,让他们知道更多的案例,而这些悲催的案例都与我们有逃不掉的干系,我们这群人就是那些悲惨人生的引路人。希望他们早日醒悟,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李想:“那张总和贾总知道了吗?你这是反革命啊”
我:“既然要烧火,就永远别想遮住火,早晚也要暴露。张总和贾总还没有回来就知道了。给我打了电话,我也直接提出了辞职。”
李想:“他们没有挽留你吗?”
我:“我都是反革命了,还留我干吗嘛。我出了那么多的事,遇到了那么多的悲剧。走,是合情合理的,他们也不会留。再说像我这样的悲情人物不止我一个,这个大熊市下来,没几个好过的。各有各的悲剧,我们本来就是属于流水的兵,不需要挽留。我辞职的时候,公司的客户经理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我估计啊,再过一段时间,就剩不了几个人了。张总早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我们还傻乎乎的依依不舍。我们那批人啊,唯一混的好一点的就那个杨光,好像又跳槽了,当了老总。他的确很讨厌,但是他成功了,这就是现实。就像李老师说的,这个社会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但是最终还是会选择像杨光那样的人。干这行,需要长期经得起诱惑,还需要心狠手辣。我还没走呢,结果贾总也辞职了,比我还先走,他还是不够心狠手辣。他走的前两天,还请了我吃饭,本来让我叫上刘德发和赵正,但是他们两个不去。那天晚上就我和贾总两个人,喝了很多酒,贾总酒后吐真言,说了好多真心话,也是贾总早就想说的话。贾总说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家庭,有人唱红脸就需要有人唱白脸。张总选择唱红脸,他只能唱白脸。每天把员工往死里逼,他心里也很难受,负罪感越来越重。他说他的工作好像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逼迫员工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不成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们。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很变态。他说社会上有些工作是积德,有些工作是缺德。他做的就是缺德的事。他不想那样去做,但是上面有公司的政策和指标,逼着自己必须那样做。他说再这样干下去,怕走在大街上被别人打,以后死了会下地狱。所以他选择辞职。其实在我心里早就对张总和贾总没有成见了,都不是坏人,只是他们坐的位置不一样,有时候他们也很无奈。就像李老师说过,这是行业的性质决定的,是这个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李想:“那你过了年还回朕州吗?”
我:“不回了,在那边一败涂地,除了几个让我割舍不下的兄弟,我还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赵正回归了家庭,刘德发要不了多久也要把刘妈接过去,胖子也回去了。奶奶和刘爸的相继离世,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都想着多陪陪家人,所以我也该回去了。”
李想:“你和嫂子和好了吗?”
我:“和好了,给她发了一个邮件,我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了她。第二天她就请假回到了朕州。她抱着我哭的很厉害,一直抱着我不愿意松手。她让我保证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告诉她,不管多大的痛苦,她都愿意和我一起承受。她一直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说实话,以后我也不敢保证什么都告诉她。人嘛,不都是这样,报喜不报忧。”
李想:“有情人终成眷属啊,有聚就有离,你和嫂子聚一起了,就意味着你离开了你的兄弟。你走的时候,你们几个兄弟肯定哭的一塌糊涂。”
我:“没有,我没有告诉他们我走的具体时间,他们只知道我要走。有一个周末刘德发过来找我玩,我告诉他要不了多久,我也要回四川了。当天晚上他住我那里,早上我醒的时候,吓我一跳,他直挺挺的坐在床头,他说几乎一夜未睡,就那么坐着。他说胖子虽然回了县城,但是离朕州就两个小时的车程,说聚就能聚。我如果回去了,我们可能几年都聚不了一次,我们真的就散了伙。他说他周末放假的时候,唯一去的地方就是到孙哉找我,我这一走,他不知道他以后还能去哪里。他很难过,但是他也没劝我留下,因为他也清楚,我走比留更好。自从那天看刘德发那么伤心,我决定走的时候不告诉他们,因为我真的不敢直面离别,令人心碎。说真的,我唯一让我割舍不下的就是他们,我们已经彼此的融入了对方的生活,真的无法想象以后的生活,我们将各奔东西。这就是生活,生活本是酸甜苦辣,生死离别。”
李想:“那你们四个最后一次聚是什么时候?”
我:“上个星期,刘德发过生日。胖子回去开面馆后第一次回朕州,平时都是我们去他面馆找他,那天是他开面馆以来第一次关门歇业。他的面馆只有他的妈妈帮他,很累,我们劝他偶尔也要休息休息,要么就多请一个帮忙的。他说他想早点把赵正的钱还上,还上后,关门一个月,好好休息。刘德发生日那天,没有那么隆重,过的很简单,但很快乐,可能是没有了心理负担,以前总是背着雷在生活,现在雷解除了,生活回归了正常,一切都变的轻松了。中午我们吃的大餐,大餐就是胖子做的炒面,只有炒面什么都没有,只给刘德发加了一个煎鸡蛋,算是寿星的特殊待遇。我们每个人都给刘德发准备了生日礼物,我给刘德发配了一副新眼镜。胖子给刘德发买了一个剃须刀。最让人意外的是赵正的礼物,他递给了刘德发一个新鞋盒。打开后居然是刘德发以前穿的那双旧皮鞋。大家笑的前仰后合,笑完之后大家按住刘德发,把他的棉鞋脱掉,穿上了那双旧皮鞋。吃完饭后,我们去了世外桃源,因为是冬季,又下了很大的雪,庄稼地里都覆盖了厚厚一层雪。水管也停止放水了,水池里的残留的水被冻上了的冰层。趁刘德发没注意,赵正推了一把刘德发,刘德发跳了下去,不知道旧皮鞋的鞋底太硬还是冰层太薄,刘德发踩破了冰层。双脚踩进了水池。本来就被冻的瑟瑟发抖的双脚,这下真的是雪上加霜。我伸手去拉刘德发,结果被胖子顺势把我给推了下去,胖子又被赵正推了下来,我们三个上岸后,赵正一边笑一边跑,我们一边喊一边追。我们开始打起了雪仗,像孩子一样在雪地里到处跑,一边跑一边打,一边打一边在雪地里打滚。刘德发被赵正按在地上,赵正把鞋脱了下来往天上一扔。以前的一幕又出现了,刘德发的鞋子又挂在了树上。我们用雪球打了好久都没有打下来。最后我对他们说,算了,这可能是天意,老天可能是不希望我们穿老鞋走老路吧,这也是对过去告别的一种方式。说完,刘德发把另一支鞋脱了下来,用尽全身力气扔了出去。然后对着天空大吼了几声。他吼完回头一看,我们已经跑的很远了,刚才还很霸气的样子,瞬间狼狈了起来,颠着脚,像雪地里的兔子一样,一蹦一蹦的追了过来。那天我还做了一件特别出格又很牛逼的事。我们说要变就变的彻底,真正的从头开始。我们四个全部剃了光头。从理发师的眼神看的出来,他觉得我们是一群神经病,大冬天的剃什么光头。剃完后,我们四个在下着大雪的路上,裸露着光头大摇大摆的在路上走着。街上的回头率,就像发现了外星人似的,世界奇观。我们四个回到家,头皮被冻的红一块紫一块的,大家相互紧挨着,相互看着,相互笑着,眼泪忍不住的在眼睛里打起了转。”
李想:“我说你怎么一直戴一个帽子,睡觉也不取下来,原来是剃了光头。真的好羡慕你们,你们的人生真的很精彩。”
我:“精彩?这就好比,你站在下面看别人坐过山车,你觉得那样很精彩很刺激,但是坐过山车人,更多的是恐慌,担忧,无助,和绝望。你忘了刘德发说的那句话吗?大部分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普普通通的人就应该过普普通通的生活。千万别把危险当精彩。”
李想撑着头,望着窗外,好像思索着什么。
“你不是想救赎吗?你可以把你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故事。我想,这会帮助到更多的人。”李想突然对我说道。
我连忙摇了摇手:“写书?太天真了吧,我自己都没有看过几本书,我还写书呢。”
李想:“写书不是要你看过多少书,是你经历过多少事。打动人和引人思考的不是多么厉害的文笔,是你书中的真实故事和发自肺腑的真诚。”
我:“你想想,我当着你的面讲了一路,还不够真实,还不够真诚吗?你不是还是犹豫不决想继续考试吗?更何况写成书呢。”
李想:“我不是犹豫,我只是刚才还没有把话说完,你就给我下了结论。”
李想说完,把书扔出了窗外。
我:“你这是干嘛啊?打不到人,也污染环境啊。”
李想:“我保证以后绝不往外扔东西,我就想让你知道,我现在的态度。凡哥,谢谢你。你的真诚早已打动了我,你的故事令人深思,我真的希望你能写成书,让更多的人去分享你的故事,给他们带去人生的思考。”
我看着窗外没有再说话,好像李想说的也有道理,赵爸也说过,事情不能过了就过了,总的留点什么吧。为什么不写一本书呢?全国的证券从业人员和股民有千千万万,未来想要从事这个行业,想要炒股的人也不计其数。如果有一本书,以真实的经历,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危害,给予他们更多的警钟,那不是一件好事吗?即使收效甚微,哪怕有一点点价值也是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救别人也救自己。这也算是对自己这两年的青春记录。
。。。。。。
望着窗外,火车马上就要到站了。
两年前,坐火车要去朕州闯天下的情形还清晰记得。谁能想到,两年后我是以这样的结局回来了呢。两年的时间漫长且短暂,两年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一切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那么刻骨铭心,一切又都像发生了很久很久,那么沧海桑田。
去回两年,恍如半世。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不说,不听,不书,谁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