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建筑师:第四章 陈宇要远航(2/2)
强压仍在继续,小宇感觉自己被压成肉泥了,但他知道必须继续坚持。
生存与死亡不过一念之间,而训练后的成果将贯彻心间。
艰难的压力终于结束,陈宇被释放出来一阵释怀,直接倒地睡下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啊!是成人所无法比拟的,但能承受住已经实属不易。
如果事先调好是可以进行中止的,但陈宇没有,他自知不可能失败,所以坚持了过来。
陈宇说了很久很久,等醒来已是晚上,他也顾不得肚子饿,饭也不吃又钻进了虚拟现实。
简单的真空体验过后,陈宇也必须加快了步伐。
星空恐惧症考验,从地球一个小房间,直接放大到太阳系,再到银河系乃至四大悬臂和宇宙。
那种恢宏感和超脱感,竟令陈宇眩晕不止,换谁身上都一样的,这是很难坚忍的磨练。
但那种刺激感,也能越发让人看到世界的宏伟和渺小,让人能更清晰认识世界。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是很片面的,谁也不是天生的天才,但谁天生都一样。
磨练飞速进行,无数的痛苦于折磨,无数的享受与欢乐。
尤其大小落差,陈宇试探了下自己对父亲曾经的磨练,真的差点死去。
他真难想象,竟然对父亲做出了那样的磨练,好在是自己父亲啊!换了别人可惨了。
不过在坠入火星的濒死状态时,陈宇恍惚中好像看到了地球被火星沙漠倾倒。
真的难以想象,但不能忽视,也许火星人真是沙石人呢?或者其他躯体,反正能操控沙石是真的。
但如何操控,最后又如何进行攻击,这才是人们不得不思考的现况。
超脱感与痛苦,亲眼看到父母离去的痛苦,恍若真实,他一度发疯,但还是坚持住了。
他可不想死去,他不敢死去,他不能死去。
坚韧不拔的磨练中,地球飞船也在飞速提升。
无数的零件拼凑,无数的方案研究,无数的无数结果,都在无数的尝试中呈现。
飞船每个零件都是分开的,到时可以直接全部拼合,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高效的方法。
多是由人工智能从事精密研究,这一批一共一万艘飞船,平均每个飞船由一千个人工智能和三千人研究。
飞船采用的自然是最高效的武器和刚体防御屏障。
攻击上可能不行,但防御绝对是一顶一的强悍,甚至可以说太阳爆炸都没事。
刚体有这个骄傲的资本,毕竟那可是曾经写为理论的存在,而现在却变为了现实。
当然做好连接才能发挥出最高效,不然再坚固的设备也有被瓦解的时候。
机器人是没日没夜的加班,热了就内外兼顾放热,然后继续工作,工作人员和都不敢偷懒,可不能让人工智能看不起。
每个飞船是按照限载五百人的规格,当然可能远不及此。
但为了能安稳去到火星,他们必须做保守估计。
五百人还是得积压着,生命循环系统和一些设备都没有多大空间,所以都带上打印机。
有人类思考,人工智能辅助,再垃圾的创新力也能造出来完好的设备。
那一阵子,人和人工智能无比开怀,好像知心好友一样,从来没听说曾经发生过战争。
但对于曾经的事情和未来的事情,它们又不得不面对,当然,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
在火星没有举动之前,人们不敢低估,也不敢忽视,毕竟能操控地球元宇宙,能在火星随便刮风的文明,真的可能可怕到极致。
地球在忙碌,火星也从未停过,火星一直在发生着微弱的变化,看似没有什么特别异常,但一直在蓄谋着诡异的阴谋。
风呼呼地刮,在空气中凌乱不已,好像随时要夺人性命。
天空黄红色的光芒若隐若现,随时都散发出最本质的光芒。
火星表面,无数的沙流滚滚,坑洞呈现,风吹沙动,再正常不过了。
是很正常,但换个角度看,却每一处都不正常。
追逐一股沙流,它的行动轨迹好像有迹可循,看似没有规则,但如果一直盯着一股沙流。
当然沙流间会相互交汇,暂时很难单独追踪一股沙流。
这里抛去现实因素,在有迹可循的方法下追寻。
你会发现,那沙流流动之处,正是坑洞的行成之源,且还会在另外坑洞转悠,和所有沙流交汇。
有人不免可能意外,你这啥意思?能讲清楚不?
当然可以,仔细听,沙流之间的沙沙声在嘶嘶作响。
只不过那声音很小,且被风吹掩盖。
而沙粒间却能清晰听到,风声在上面,地面很平静。
在平静的地面上,如果掌握好风吹声,就可以将沙石声记录下来。
这样的话,便可得到唯美的旋律,通过所有旋律对比,会看到很多旋律相似。
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交流。
张志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火星情况,这就是所发现的火星异常。
两周时间飞逝,卫星已经抵达火星上空,张志强紧急进行分析。
将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比对,不断刨根问底,终于发现了这个结果。
“可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对方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有人疑惑,这就尴尬了。
不同语言有的翻译还行,根本就没有个翻译,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外星语,这怎么弄?
“可以破译,虽然效用不大。”
前往火星的陈宇说。
一周前,火星远航队就已经启航,其中每个飞船分别承载二百人类和三百人工智能。
这样的比例一开人类太过脆弱,二来节省粮食,三来人工智能让出南极操控权,以全力维持火星所有权。
这是人与人工智能间的博弈,所有的战争随时上演,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