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永别了机器 > 第107章 ;父母与孩子

底色 字色 字号

永别了机器:第107章 ;父母与孩子(1/2)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我跟我舅舅一起来的。”杨粮明告诉堂婶“是正月初八,我跟舅舅他们坐火车上来的。”

    “你舅舅也在荷塘吗?”堂婶那对细小的三角眼转了转。

    “是的,他在集装箱厂里面做事。”杨粮明说。

    “在集装箱厂里面做事?那工资很高啊没想到,你舅舅原来是个箱厂老板,见他小时候来你们家,经常流黄鼻涕,你妈妈还要帮他擦股,长大了却这么有出息,唉,真的是人难谅、水难量啊。”堂婶感慨的道。

    感慨之后,她那对细小的三角眼,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堂婶个子不高,西瓜皮短发,三角眼,走路内八字。

    见堂婶用这种眼神看着堂哥,杨粮明心里替堂哥感到一阵难过。

    在华夏的教育中,父母的爱最是伟大的、是最无私的。

    天底下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深爱自己的子女。

    为了自己的子女,他们可以付出一切。

    他们可以面对最苦、最累、最委屈的生活。

    他们可以干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古人云可怜天下父母心。

    歌曲曰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些都是在灌输孩子,父母有多么伟大。

    可杨粮明发现,事实并不完全如此。

    因为,也有一小部分,对自己的子女并不友好。

    这种情况在农村里面尤为显著。

    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视为自己的附庸品,认为子女是自己生下来的,那么,就等于他们的生命是自己赋予的,这样,自己想打、想骂、想将他们当为赚钱的工具,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杨粮明见过不少这样的现象。尤其是那些偏心的现象,在农村数不胜数。

    在他家乡的对面河村,有一个妇女,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小学刚毕业,便不让大儿子读书了,然后,让大儿子到村里的刷子厂做刷子。

    她规定大儿子每天必须做多少钱的刷子出来,否则,不仅打骂,还不让吃饭。

    至于她自己,什么活都不干,然后拿着大儿子在刷子厂每个月挣的幸苦钱,开开心心的买衣服、打麻将、以及各种吃喝玩乐。这是真实的例子,发生在我们家乡

    在杨粮明的家乡,有一个老头,年轻的时候在乡政、府上班,退休后,跟儿媳妇搞在一起,为了得到儿媳妇,既然亲手把儿子给杀了。

    而像杨粮明的这个堂婶,对自己的子女的态度,也是极为恶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