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面的惩处都要有分歧之处,那么众人对于神遂宫的惩罚就十分一致了。赵扩自是极恨神遂宫险要杀了他;太后则觉得区区落草为寇之徒也想染指皇位;而群臣记着神遂宫过往支持闽南聚众闹事之事。当这一切都汇总在了一起时,神遂宫的倾覆便就是板钉钉的事情了。
只是韩相在这一件事情却另有盘算,因为他知道神遂宫人数众多,且都是能征善战之徒,若能引为己用,则大大利于他的北伐之策。
韩相于是又站出来说道:“神遂宫之匪首已经伏诛,余下数万名部众亦被我部人马拿下。我若将其全数砍了头,只怕临安城井里打出来的水都是红色的了。”
群臣一听便知道韩相话里意思,遂皆要赞同道:“那么多的人一下被处决,势必阴气太重,实在不利于京师之风水。”
赵扩亦觉得如果西子湖里的水都成红色的了,那就太过吓人了。如此他亦要觉得不能一下子就杀了这么多人。
太后却不表态,她只问韩相有何更好的应对办法。
韩相却说道:“我亦还没想好对策。但刚刚说道金人在淮河一带虎视眈眈,而我们已要准备北伐事宜。何不叫这数万亡命之徒阵去杀金贼?”
赵扩一听便连声称好,但太后却暗下迟疑起来。韩相见此情形便又向群臣使个眼色,于是众人便都要挑着法子来夸赞这个主意好。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当然是个好主意了。如果神遂宫部众果真能杀敌建功,便是于赵宋大为有利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幸战死疆场,那也算是以死赎了罪。只是太后却怕韩相因此而拥兵自重,日后又成一个隐患。毕竟神遂宫里的人可都不比其他军马,他们是没有受命于皇家的经历的。
只是太后却也不敢就此反对这个建议,一来众意不可违,二来他也不想得罪了韩相。如此,一切又都顺着韩相的意思来开展了:神遂宫部众全数交由韩相处理,其中愿意归降的便编入各部;而不愿归降的,则另行处置。
诸事商议完毕后,韩相便着手去办两样事情了。首先是他将赵氏一族当中的三位元老当街处斩,罢了又将一众武将解职查办。而对于文臣所部,他则命言官台谏等人逐个弹劾,数月下来,赵氏一族在朝中的要员便就被韩相全部调换成了自己的人。
但却也不是每一个赵氏一族之人都要面临这等灾祸事情,比如临安一系,就因为他们商贾本性懂得花钱消灾而全数得以保全。只是他们或许还不知道,待日后北伐之时,这些腰缠万贯的赵氏族人又成了韩相要宰的肥猪了。
韩相要做的第二件事情,自然就是要归化神遂宫的部众了。只是他惜才爱才,便就是一些嘴巴硬的营主,最终也要被他这连番的大义情理说辞而动容;营主一旦来降,所部人马便皆要齐齐投靠。韩相于是只动了动嘴皮子,就凭空得来了数万精锐之士,而且还都是自带钱粮只效忠于他相府的铁甲精锐。
当然,韩相也不会全然放纵他们和往常一般模样。为防万一有变,韩相便将各部人马打乱后编入其余部属,而各式营主俱只在其中担个副将次职。至此,神遂宫归化之人便就再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韩相这番收服神遂宫人马,不仅得了许多兵力,更将神谕峰所藏的一切钱粮珍宝皆搬入到相府里面来。而有了这些物资支持,他便觉得自己的北伐之策就更有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