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玉宛,你可以喊我赵姨。”他不回答,赵玉宛也没生气,笑着指了指在一旁站着的唐国强,“那个人是我的丈夫,姓唐,你可以喊他唐叔。因为我身体有些问题,不能生育,我们夫妻又很喜欢孩子,所以今天来这里想领养一个孩子。”
赵玉宛把唐国强喊了过来,让他跟孩子聊聊。
唐国强摸了摸鼻子,看着这个坐在秋千上的孩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红着脸看着妻子,摆摆手说:“你跟孩子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直到他们离开时,唐初凡还是没开口说一句话。赵玉宛便拉着丈夫向院长询问了他的情况。
因为唐初凡的情况有些特殊,为了避免以后出现什么问题,院长把他的情况如实说了出来,也不建议他们夫妻二人领养唐初凡。“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孩子,您可以再看看。”
赵玉宛是个很固执的人。了解到情况,想要领养唐初凡的心情更加坚决了。
之后的很多天,赵玉宛每天都来孤儿院,找机会跟他说话聊天,有时也拉着忙碌的丈夫来,这样显得他们很有诚意。只是,小孩子的戒心太重了,一时半会儿消除不了。
唐国强也提过领养别的孩子的建议,被赵玉宛生气地堵了回去。“你别再说了,我就只会领养这一个孩子。你要是不想去,我自己去。”
唐国强也很喜欢那个孩子,觉得他身上有一股韧劲儿,更何况那些都是大人的错,不能归错到孩子身上。见赵玉宛的态度很是坚决,他没再提领养其他孩子的事情。
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赵玉宛和唐国强把领养手续全都办妥了,孩子的姓氏随他们,家里也早就准备好了孩子的房间。
起初,孩子虽不排斥他们,却也不与他们亲近,保持着恭敬的疏离。很懂礼貌,很努力学习,也帮着他们做家务,但就是因为这样,赵玉宛才更难过。
后来有一次,她给孩子买了几套新衣服,帮着孩子试衣服的时候,看到了孩子身上满是伤疤,急忙捂住嘴巴,心疼地哭了起来。孩子的情况远远比院长说的要严重得多,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残忍的父母?!
唐初凡见她哭了,递给她几张纸巾,笑着说:“赵姨,不疼。”他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为他哭;也逐渐明白,亲情血缘什么的,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听他这么安慰自己,赵玉宛抱着他哭得更厉害了。晚上,她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唐国强。
唐国强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孩子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知道儿子从来不过生日,他便跟赵玉宛商量着给孩子过一次生日。
听说男孩子都喜欢模型什么的,身为建筑师,想制作一个模型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他花了三天的时间,给孩子制作了一个飞机模型。
之后,唐初凡对他们的态度亲近了许多,只是孩子一直喊他们“赵姨”、“唐叔”,不愿意喊他们“爸爸”“妈妈”,也不怎么提自己之前的事情,他们也不好多问。对于称呼这件事,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想着在孩子的心底,大概“爸爸”、“妈妈”的称谓是什么不好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