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一年只有四季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过了小年,家家户户就开始贴春联置办年货,在外地谋生的人,也忙着买火车票高铁票飞机票,回家跟亲人团聚。
腊月二十七是周末,蒋湘峰见向岳屏气色不错,就跟她商量,去看望几个人:上官雪莹护士长、小患者何香、何耀良的父亲。向岳屏满口答应:应该去,我陪你一起去。好久没有出去转转了,闷在家里也难受。
父母做的腊鱼腊肉,家里买的年货、水果,米油面条,每样拿一点,每一家的需求不一样,给的东西不一样。这也是为人处世的技巧。
天气很好,冬日的阳光温柔地照在地面,懒洋洋的感觉,将前几天雨雪阴霾一扫而光。跟父母和儿子蒋云剑告个别,夫妻拎着大包小包直奔车库。
蒋湘峰规划好路线:先去看上官雪莹护士长,她在医院住院,早去早走,尽量不打搅她休息;再返回来,去看望何香父女,中午请父女俩在外面撮一顿,给他们打打牙祭,家里条件不好,肯定舍不得吃;下午,陪何耀良的父亲包饺子,让老人家也乐呵乐呵,感受春节的气氛,让何耀良知道,他父亲有人牵挂。
苏夏荷打来电话,问蒋湘峰是否有安排,她想去看看上官雪莹护士长,是否可以同行?
蒋湘峰将自己的行程告诉她,说:“我们想到一起去了。我和你嫂子开车过来接你。”
向岳屏感慨道:“苏医生成熟多了!”
蒋湘峰附和道:“是啊,经历了那么多事,也该成熟了。也不知道我那天安排的几个小伙子,她是否看中了谁?唉!”
向岳屏笑着问:“什么时候?你还安排了几个小伙子?你让人家脚踩几只船啊?”
蒋湘峰笑着说:“保密!”
不久,蒋湘峰就接上苏夏荷一起去精神病医院看完上官雪莹。她的病情并没有多少改善。这种疾病,不能一蹴而就。
见到同事和朋友,上官雪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人的生活需要温情,需要亮色,需要激励。上官雪莹的内心,得到了一丝安慰。
她破天荒从床上爬起来,给客人每人洗了一个苹果。杜江云笑吟吟地说:“今天终于看见你的笑容了。我们都想每天看到你的笑容。”
蒋湘峰说:“我没想到你内心承受的压力这么大。希望你能好好休养,肿瘤内科还有许多病人等你回去呢!”
向岳屏拉着上官雪莹的手,问长问短。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好不亲切。
这个问:你的病情怎么样?最近保养怎么样?
那个问:你的太极拳还在练习吗?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我们期待你的好消息。
这个说:别什么事都往心里去,人的心脏只有那么大,装不下太多的东西。
那个说:我最近心情不好,是迷失了方向,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迷迷糊糊,难以为继。
她们两个亲密得如同姐妹,让苏夏荷都插不上话。苏夏荷只得站在旁边,看着两个人你来我往地说笑。
杜江云提醒上官雪莹,你们两个自顾自这么亲密,别冷落了苏医生。上官雪莹回过神来,招呼苏医生坐。她说:“你妈妈去世的时候,我没能参加追悼会,是我的不对。”
提到妈妈,苏夏荷的心里一阵难受。她不是责怪上官雪莹没有参加妈妈的追悼会,而是亲情使然。苏夏荷说:“护士长,你把身体养好,我们就放心了,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说着说着,上官雪莹的泪又流下来了。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心情低落,这让大家措手不及,杜江云赶紧去请马医生过来看。马医生又劝慰一番,这才让上官雪莹止住哭泣。她幽幽地说:“人家都和和美美地准备过春节,我却要在医院,突然感到难受。没事,你们先回去吧。都挺忙的!”
在上官雪莹一步三回头的挥手中,蒋湘峰的心里沉甸甸的。多么活泼能干的一个人,被岁月折腾成了形容槁枯心力憔悴的人!
一路上,三个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得只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何香的病情依旧。这日刚去了妈妈坟上祭奠,大哭一场,好不容易被父亲劝回来,蔫蔫的样子令人心痛。蒋湘峰三个人到她家的时候,她正蜷缩在床上。看见蒋湘峰,她就像换了一个人,高高兴兴地说:“叔叔阿姨请坐。我去泡茶。”
何香的父亲叫住她,说:“何香,我听说蒋主任只喝红茶。你等一下,我去买包红茶回来。”
蒋湘峰拉住何香的父亲,说:“不用破费。家里有什么茶就喝什么茶,实在没茶叶,喝杯开水也行。”
何香的父亲执意不肯,说:“那不成!虽然买不起好茶,但一般般的红茶还是要买的。”
蒋湘峰拗不过老何的热情,只得由他去了。只一小会儿,何香的父亲就拿着一包红茶进了屋,让何香赶紧去泡茶。蒋湘峰瞄了一眼红茶,竟然是正山小种。蒋湘峰心里一热,说:“老何,你买这么贵的茶干啥?我说了不让你破费。”
老何呵呵笑着,很朴实的那种,就像冬日阳光下的枯树枝,说:“应该的应该的。你是何香的救命恩人,喝点茶不算啥。”
蒋湘峰心里一阵痛。这些生活拮据的普通人,尤其懂得感恩,看重朋友感情。这样的人值得交往。
蒋湘峰说:“老何,你是个能干人,回来还没几天,就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就没你这么能干。”
老何呵呵地笑着,搓着手,说:“都是逼出来的。早几年,孩子她娘生病,被逼得忙完外面忙家里,也是没有办法,有清闲的日子,我也想过。”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何香泡好茶,递上来,茶香溢满小屋。
蒋湘峰问了何香的病情,又为她做了基本的体格检查,觉得效果不错,鼓励何香按时服药,保障睡眠,一定能战胜疾病。
何香虽然年纪小,但很懂事。也许是经历过磨难的人,思考问题比较深邃。她说:“我会的。为了我治病,妈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父亲天天陪着我,还有很多好心人帮助我,我一定会跟疾病抗争到底。”
何香看到了生命的希望。这种希望,是无数多人赋予的。
蒋湘峰恨不得自己变成修仙中的神医,只需要化一道灵符,喝一碗仙水,疾病就痊愈了。这种神医,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但只是不切实际的麻醉品,幻想终归是幻想,修仙也只是无聊之作,麻醉人的灵魂。论,他还是喜欢《大清相国》《牵风记》《狼图腾》,这类,有历史厚重感,沧桑感,能给人愉快的精神享受,满足人的欲望。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蒋湘峰提议中午一起找个好一点的酒店吃饭,改善一下何香父女的生活。
老何搓着手,说:“要不得要不得,不能让蒋主任再破费了。”
蒋湘峰说:“老何,你不要客气,要过年了,也要打打牙祭。吃餐饭的钱,我还是有的。另外,把你那包茶叶一起给我带走。你也不喝茶,到时候发霉了就浪费了。”
老何说:“是咧是咧,何香,你把茶叶带起,我们一起走了。”
趁父女俩没注意,蒋湘峰从包里拿出一叠钱,也没点数,压在茶几果盘下。
蒋湘峰决定大吃一顿,这个应该跟浪费没有关系,更与大吃大喝无关。他故意多点了三四个菜,准备给何香打包。
菜是极好的,衡东土菜。衡东土菜缘起于衡东人的家常便饭,随着衡东土菜节的举办而声名鹊起,是湘菜系中有名的一派,菜品丰富,主打菜是衡东煨蛋、爆炒肚丝、鳝鱼煎蛋、红烧肘子、黄牛肉、辣椒炒肉。衡东土菜价钱也不贵,一般人家都能吃得起,就是味道偏咸、辣。辣椒是本地的黄贡椒,据说上次在一个博览会上,卖到了两百块钱一斤,价钱已经贵得让人咂舌了。
蒋湘峰吩咐服务员,少放点油、盐和辣椒,向岳屏和何香都吃不得高盐饮食。服务员为难地说,衡东土菜本来就是咸和辣,这样一来,菜就没有味道了。
蒋湘峰说,按我说的去炒。服务员应声而去。
走了一个上午,大家都累了。向岳屏竟然趴在桌子上休息。蒋湘峰说,吃完饭大家休息一会,下午再去看何耀良的父亲,不要搞得太累了。向岳屏不同意,说好了一起去包饺子,怎么能食言爽约?做人的底线就是遵守承诺。
说实话,苏夏荷是希望回去休息一下的,昨天她值夜班,早就哈欠连天了。听向岳屏这么说,将话咽了回去。人家身体不好,都能坚持,自己有什么理由喊累呢?何耀良曾经对自己不错,现在人家不在人世了,要善待他的家人。何况,她平时根本没有机会来。
一顿饭,吃得津津有味。大家有说有笑的,没有一个外人能看出来,何香和向岳屏是身患癌症的人。看来,俩人恢复得不错。
蒋湘峰到冯萍萍家的时候,才发现,肿瘤内科的同事除了值班的、休假的人员,所有人都到齐了。蒋湘峰惊讶,是谁通知的?看见苏夏荷偷偷地笑,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个鬼灵精怪的女医生,也学会组织科室活动了。
蒋湘峰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先去了卧室,见了老爷子。这一年多时间,老爷子苍老了不少。老来丧子,人生最大的不幸,老伴也紧接着就离开了,一年里,老人接连送走两位至亲,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幸亏冯萍萍不离不弃,才艰难地撑起这个家。
老人步履蹒跚,招呼蒋湘峰坐,让冯萍萍泡茶。蒋湘峰拿出何香父亲买的正山小种,对冯萍萍说:“泡这种茶,每个人一杯。”冯萍萍应声去了。
蒋湘峰在卧室陪老爷子聊天,这一年的日子,是最难熬的,蒋湘峰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触痛了老人的伤处。讲话莫揭伤疤,骂人莫揭短处。这是蒋湘峰一贯的修养。
别看老人平时沉默,但眼不花耳不聋,就是腿脚不利索,老人平时爱读书看报,爱思考问题,可谓见多识广,两个人天南地北地聊着,从高考到高铁,从医疗到医保,从房价到房奴,处处都显示着老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思考。
聊着聊着,老人突然沉默了,他说:“和你聊那么多,我就是不敢聊耀良,不敢聊老伴。”
老人的心思,蒋湘峰当然清楚,他说:“何耀良是一名好医生,我们都会记住他的!您老不要太伤心,注意保重身体。”
老人叹息一声,那沉重的叹息,像一把锤子猛击在蒋湘峰的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