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腊梅生了个龙凤胎。
而在这一天里,却不能庆贺,因为老皇上撒手人寰驾崩了!
老皇上最后撒手人寰以后,各路封王前来拜祭。
在这些天里,要发生很多生事情,比如小皇子登上皇位进行册封,以及调整一些人事安排。
这是小皇子集团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所做的必要的手段。
郭府的二老爷以及徐将军,都晋封为侯。
这是老皇上临死前,单独召见小皇子,给予他的建议。
老皇上说,若要论功劳,那么还是郭府的功劳最大,但是小皇子所能依赖的,却最好是徐府徐将军兄弟二人!
老皇上给予小皇子的意见是,无论何时,都要把腊梅抓牢在手中,有了腊梅,他的皇位是无比稳固。
因为老皇上告诉小皇子,说腊梅的个性,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即便的郭府,也不能改变她。
老皇上到死,对于郭府都不大信任,之所以信任徐府,是因为徐家历代为臣,而郭府,是太祖皇上曾经是人家手下的一员将领,这样的意识必须深入到子子孙孙的心里去。
也就是说,郭家谋反能找到理由,而徐府,那是怎么都都不会谋反,徐家谋反是名不正言不顺!
可见,人的心思是有多么地难测。在权利面前,必须要把事情样样想到。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小皇子也不例外,除了几位可以信赖的重臣,小皇子也做了人事调整。特别是东厂,他换了自己跟前的一个公公做了东厂掌印太监!
在藩王进京之前,这些事情都已经做好。
接下来就是各地藩王进京,准备下葬老皇上。
话一说,就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腊梅已经出了月子。
老皇上是有话在线,他死后下葬,要腊梅参加他的葬礼。
无可厚非,老皇上特别喜欢腊梅,当然希望他的葬礼,腊梅能来。
出了月子的腊梅,也就无所忌讳。
看着老皇上的灵柩,腊梅想起昔日老皇上对她的种种的好,腊梅禁不住潸然泪下!
腊梅终于屈膝跪下,给老皇上重重地磕了头。
在场的朝臣无不惊愕,腊梅自进京以来,没人看到她跪过。
因为跪这事,腊梅惹出了不少麻烦,腊梅用她那实际行动,转变了皇上的想法,是皇上特准腊梅不跪的。
在老皇上看来,像腊梅这样的奇才,跪与不跪没什么区别,谁也不能与腊梅攀比!
但是现在,没任何一个人要求腊梅跪下,腊梅主动跪下。
狼山村的规矩是跪天跪地跪父母跪恩人,腊梅的跪,并不突兀,老皇上恰恰就是腊梅的恩人。
腊梅与老皇上的叮叮当当敲敲打打恩恩怨怨,以及到后来老皇上是完全屈服于这个倔丫头了。
老皇上可以为了她不惜派重兵去狼山救她,老皇上不惜放下身段哄腊梅进后宫,老皇上冒着巨大的忌讳,可以任由不知内情的腊梅在后宫里招徕人来唱小戏。
腊梅直到此时,看到老皇上的灵柩,是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一再对自己迁就的老人了,腊梅的泪水是再也止不住了!
腊梅磕完头,被安公公扶起来。
安公公把腊梅拉到一边,对腊梅道。
“先皇在走之前,有句话让老奴带给您!”
腊梅就泪眼朦胧地看着安公公,安公公就小声道。
“先皇说,务必请你扶持新皇上,算是他拜托了!”
腊梅琢磨不透这话是什么意思,腊梅就想,小皇子已经坐在皇位上了,要她扶持什么?她又不上朝,又不处理朝政。
但是不管怎么说,老皇上最后把这话作为重要的话,还特意让他身边最信任的公公转达给腊梅,腊梅就随口答应了!
有关于老皇上葬礼上的繁文缛节不去说它,只说一点,那就是腊梅作为这次葬礼上的唯一一个无官无职参加的,在礼仪官的安排下,却排在了各位藩王的前面,仅次于皇上皇后的后面。
藩王们用眼神进行了交流,他们心里清楚,没有皇上的许可,礼仪官怎么会这么安排?!
葬礼结束,部分藩王们心里怏怏不乐。
在他们看来,腊梅就是个丫头,她有些本事,先皇在位时喜欢她,让她参加了先皇的葬礼,这已经给了她莫大的面子了,怎么能安排腊梅在他们这些藩王公主前面呢?她算什么?
他们中有人觉得遭到了侮辱,一个郭府的丫头,身份在先皇的葬礼上却显得比他们还好高,这叫什么事?
他们把这事压在心底,没有说出来。
都知道,先皇宠爱这丫头,给她的权利是上打君下打臣。
但在藩王们觉得,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玥贵妃统领后宫,如今小皇子上台,该有新封的皇后统领后宫了。
腊梅也应该如此,随着先皇的棺椁下葬,腊梅也应该退避三舍才是!
这事也就算了,但是不就后,藩王们又隐隐听说,先皇在临死之前,有话留给安公公,那就是让他转达一下,腊梅现在还在月子里,等腊梅来参加自己的葬礼的时候,再告诉腊梅,说让她扶持小皇子!
藩王们有的是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不高兴,先皇是老糊涂了,他在临死前宁愿想着让一个丫头来扶持皇上,也不托付他们这些藩王们,什么意思?
藩王们当然懂得先皇对腊梅所说的话的意思,不就是怕他们谋反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