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技击也是易,就是用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做阴阳转换,为我所用。
第六个概念,河车运行。
《洗髓经》中描述的“调息舌抵腭。胁腹运尾闾,摇肩手推肚”,“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等就是河车运行及其驱动出来的能量周天运行。
河车运行将无形的元气阴阳转换为有形的精的能量,随后的气、神的能量均由精的能量所生。但是《洗髓经》中并没有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够“胁腹运尾闾”,即怎么样把元气输送到尾闾,然后向丹田翻转而“摇肩手推肚”,只有与《易筋经》中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以心行气。
从《易筋经》中的守中道到《洗髓经》中的河车运行,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以心行气的能量传簇体系,不知道为什么要分别写在二本经书之内。
通过守中道找到元气之后,就要通过揉或十二式引导元气向命门、尾闾、会阴传簇,再翻转到丹田,生成精的能量并连接起任督二脉的下端。而“调息舌抵腭”则是描述连接任督二脉上端的鹊桥运行。
第七个概念,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周天运行。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就是心属火,所以心气要下降以炎上;肾属水,所以肾水要上升以润下,所以心气下降与肾水上升的心肾能量的颠倒运行共同组成了能量的周天运行。能量周天运行传簇的方法就是中丹田的以心行气,下丹田的河车运行,上丹田的印堂压缩、玄鹰旋转的鹊桥运行。
心气下降是真实存在的,就是心脏后贴命门经尾闾、会阴向丹田翻转。而肾水上升则是不存在的,肾水上行的本质是肾的能量上行,只不过是前辈大师从能量周天运行时口中会生成大量唾液而理解为肾水上升。
五脏六腑中,只有心脏具有以能量传簇连接周身各个部位的功能,心脏是以用能量驱动血液周身传簇实现这个功能的。而其他脏腑器官则没有这个功能,但是能够配合心力共同发出五行能量。
心力下行能够拉动肺部能量下行,则实现心力与呼吸的合一;心力下行到会阴,升起体内丹炉之火炎肾水,静极生动,肾的能量就能够上行抱住肝脾,激活肝脾的能量,肝脾能量上抱两肺,两肺抱心,则五脏六腑皆活。
任督二脉的能量运行,是简单的能量在周天的运行,那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就能够做到。内家拳难练的是静极生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让肾的能量通过上抱肝脾上行到心,生成五脏之间的能量传簇!
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周天运行,就是一气之起落的内里能量传簇,这个内里一气之起落的能量传簇达于四肢,就是拳的外形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