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内家拳演义 > 十三,易筋经(五)

底色 字色 字号

内家拳演义:十三,易筋经(五)(1/2)

    (原文)三曰待其充周。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此气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吾浩然之气也。设未及充周,驰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壮不全,而内壮亦属不坚,则两无是处矣。

    (介绍)第三要让元气充满中道周天。揉与守都是为了集聚元气。元气集聚了,精气神血皆守于中道而不外弛,揉久了,元气在中道集聚得越来越多而不旁溢。元气集聚了劲力也就集聚了,元气充实了劲力也自然充实了。此集聚起来的元气就是孟子说的至大至刚,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如果元气没有充实中道,就随意念散于四肢,就会不但不能外壮,内壮也不坚固,内外皆耽误。

    我没有躺着守中道过,只是偶尔因好奇而试过几次。以揉的方式习练意,可能效果会很明显,因为身体会随着手的揉的部位而压缩旋转,引导五行之力运行。但是确切效果我们不知道,因为我是通过练拳而习练内壮的,即我在试验揉时,我已经习练会以心行气了,所以不敢说揉这个方式对于不会以心行气的人有什么效果。

    (原文)般刺密谛曰:人之初生,本来原善。若为情欲杂念分去,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其锁绊矣。故达摩大师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归,而登正果也。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若能如法行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极乐世界,可立而登矣。

    (介绍)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被情欲杂念纷扰,让人失去本来面目,又被眼、鼻、耳、舌、身体、意念等接受外界刺激而损坏自己的心灵觉悟,以至于不能悟道(所以要闭五行)。达摩大师面壁九年,就是不放纵耳目之欲望。耳目的欲望没有了,心意自然被锁于中道。达摩大师得到此法,才能够归西成正果。《易筋经》为达摩佛祖内功心法,真法在守中一句话中,守中的具体方法在“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这几句话中。如果按照此法习练,则虽然迂腐也会变明白,柔弱也会变强,可登极乐世界。

    此段不介绍用习练拳术的方法守中道,似有保守之意。

    (原文)揉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磨砺者,即揉之谓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

    一曰揉有节候。如春月起功,功行之时,恐有春寒,难以裸体,只可解开襟。次行于二月中旬,取天道渐和,方能现身下功,渐暖乃为通便,任意可行也。

    二曰揉有定式。人之一身,右气左血。凡揉之法,宜从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左,揉令胃宽,能多纳气;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劳。

    三日揉宜轻浅。凡揉之法,虽曰人功,宜法天义。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揉若法之,但取推荡,徐徐来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为合式。设令太重,必伤皮肤,恐生癍疿;深则伤于肌肉筋膜,恐生热肿,不可不慎。

    (介绍)揉的作用在于磨砺筋骨。磨砺之法有三段,每段需练百日。揉的要求如下:

    第一,揉要有节候。如果春天开始习练,因为春寒,练功时难以裸体,只要解开衣襟即可。到二月天气渐暖,就可以磨砺周身了。

    第二,揉要有一定方式。人的一身,右主气左主血,所以揉时要从身体右侧向左侧推揉,将元气推入血,令气血通融;又因胃在左,揉可以让胃宽敞,能够多呐气;又因为人的右掌有力,不会轻易疲劳。

    第三,揉要轻且浅。揉法虽然是人功之法,却是效法天义。土地生万物之时,是逐渐作为而不急躁,气到了万物自然生成。揉也要效此法,徐徐来往推荡,勿要重勿要深,时间长了自然得到效果,是为身心合一。如果揉重了,会伤皮肤,生成瘢痕;揉深了会伤肌肉筋膜,会肿胀起来,所以要慎重。

    我没有如此揉过,所以不多说了。

    (原文)采精华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