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第一百零五章 三冗怎么解决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第一百零五章 三冗怎么解决(1/2)

    早朝不欢而散。

    毕竟事关禁军生死存亡,有些人可是不想自身利益受损的。

    他们也聪明,抛出湘军的问题,提议要打仗送死,可以啊,湘军先行。

    对于湘军去送死。

    满朝文武,很多人都是极力赞同的。

    一来,可以堵童贯了,你不是要人去西北打仗嘛,我们让湘军去,给你凑数成功。

    二来,禁军的利益不受影响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点大出杨戬和童贯所料。

    所以一下朝,他们就齐齐去找杨傲了。

    杨傲听完这话后,忍不住叹了口气:“大宋的三冗问题,我看是没办法搞了。”

    “想要解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

    童贯好奇问道:“怎么从根本上解决?”

    杨傲冷哼一声:“想知道?”

    童贯连连点头。

    杨傲指出道:“这是体制的问题,想要解决,就得改朝换代,重新建立班子。”

    童贯懵逼了,惊恐道:“杨县男,你居然想要造反,这不行啊,此举万万不行。”

    杨傲摊手道:“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三冗问题?”

    童贯闷了半天,愣是屁都没能崩出一个来。

    无奈叹气道:“哎,真是不知道,怎么会成现在这样子的,这样的朝堂,真是无话可说。”

    杨傲劝说道:“别气馁了,这个东西的形成呢,历朝历代都会有的,大宋的问题不过是严重一些罢了。”

    杨戬皱起眉头:“儿子,你的意思是就算是改朝换代,还是会有三冗问题的出现?”

    杨傲点头道:“没错。”

    “老爹,你想啊,只要是当官的,封爵的,哪个家族不是人口越来越多,当官的会想办法给子孙谋取庇护,这荫官只会越来越多,这不就慢慢的形成冗官了。”

    “军队也是如此,咱们大宋主要实行募兵制。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

    “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一经应募,终身为伍。”

    “这就是湘军的由来,这种制度,虽然解决了灾荒流民问题,但是却把负担交给了朝廷。”

    “而军队的训练则被懈怠了,所以,冗兵就这么形成了。”

    “至于冗政,其实和冗官是一脉相承的,再就是官员的权限定位的不够清楚,什么是他该管的,什么不该管的,都没有定性清楚,所以导致官场上处理事情,四处踢皮球,形成冗政。”

    “所以,如果新王朝,不能把这三样东西,都处理好了,还是一样要亡国。”

    “不过就算处理好了,又回到根本上的问题来了。”

    “当官的,封爵的,家族越来越大,谋取的利益就越多,土地兼并就会越来越多,入仕途的裙带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还是会形成三冗。”

    童贯重重点头:“说的极对,那依杨县男你来看,要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问题呢?”

    杨傲回道:“假设啊,如果是我成了皇帝,我第一步做的是,废除科举制。”

    “什么?”

    童贯和杨戬齐齐震惊出一头冷汗。

    废除科举,这可是和天下读书人作对啊。

    杨戬急忙劝说道:“儿子,你可不能这么做,这要是废除了科举,会被天下读书人群起攻之的。”

    童贯也劝说道:“杨县男,此举万万不可啊?”

    杨傲冷笑道:“瞧把你们胆子吓的,听我说完。”

    “废除科举,不代表就绝了读书人做官的路。”

    童贯一怔的,询问道:“你该不会是想回归中正九品制吧,那不行,这样朝廷会被世家大族把持的。”

    杨傲摇头道:“不是这样的,我设想的是,人人有书读,但是读书不是完全读儒家经典。”

    “读书要按照个人的能力来划分的,就比如说啊。”

    “你叫屠夫来读经史子集,请问他读的进去吗?”

    童贯和杨戬一愣的。

    想想也是,屠夫自然是读不进去的。

    “儿子,你到底咋想的,快和我们具体说说。”

    杨傲指出道:“屠夫读不进经史子集,他们读书,自然是想知道,怎么养猪,卖猪更加赚钱,所以他们要读书,只能读商道。”

    “同理,其他人读书,也得根据他们的不同发展来读书。”

    “木匠,泥瓦匠,他们得读工科。”

    “一心想为官的,得读法治学。”

    “喜欢搞发明创造的,可以读化学,理工科。”

    “还有……”

    杨傲洋洋洒洒,把学科分门别类了。

    杨戬和童贯听的云山雾里。

    但是他们听出了一些门道来。

    读书不该就读儒家经典。

    童贯惊骇道:“杨县男,你这是要把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都重新点燃啊。”

    杨傲点点头:“算是吧,不过也不全说。”

    “我这个更加细化分类了。”

    杨戬担心道:“这能行吗?再说了,这些读书人都分类专攻一门了,那谁来当官啊?没人当官,这朝廷可是没法运转的。”

    杨傲冷笑道:“忘记我刚刚说的啦,想当官的,读法治学,行政学。”

    “什么是法治学,行政学,就是学校律法,行政学,就是学着怎么管理人,做个领导。”

    “我会设立大学,让这些人都进学校内深造,学期四年,学成的人,通过学校考试,便可以毕业。”

    “但是毕业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入朝为官。”

    “这人还需要再进行朝廷的考核,你们可以理解为我设定的科举制度。”

    “考过了,就聘用,请听清楚了,是聘用,而不是终身制度。”

    “朝堂的官员制度,就是终身制度的,这对朝廷发展,是一种累赘,有些人善于考试,但是并不善于为官,治理百姓。”

    “所以得是聘用制度,聘用期限,一年到三年不等,从宰相开始,到衙差,都是采用的聘用制度。”

    “你们别觉得是按照考试成绩来决定的聘用职务高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