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第一百零三章 怂恿赵佶改革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第一百零三章 怂恿赵佶改革(1/2)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杨戬一一记下了:“我知道了,臭小子,你早点休息吧。”

    “刘贵妃那儿,哼,这贱人睡就睡了,来日咱们造反,这后宫佳丽三千,可都是你的。”

    “现在不过是提前预演一番罢了,不用放在心上。”

    杨傲笑骂道:“你个老东西,鬼才放心上,我要真害怕,就不会把她给吃了。”

    “滚回去睡你的大觉吧。”

    “好嘞。”

    杨戬屁颠屁颠的走了。

    ……

    次日早朝。

    上殿。

    杨戬得到了官家好一通夸奖。

    赵佶刚刚要宣布升杨戬的官。

    中奉大夫汪伯彦就很麻利的跳出来了。

    给杨戬罗列了十大罪状,要求官家严惩,以儆效尤。

    什么罪行都有。

    说他好大喜功,贪功冒进,结果叫将士惨死。

    还有在江南一带巧取豪夺什么的。

    还有说他贪杯好色什么的。

    总之,能扣的罪名都罗织来了。

    杨戬气甩袖怒指向他:“你污蔑!”

    啪!

    一个带着手柄的东西飞了出去。

    砸在了地上。

    众人一瞧,顿时吓的作鸟兽散,纷纷往立柱后面躲。

    乖乖不得了。

    杨戬居然随身带了手榴弹。

    汪伯彦也吓的噗通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

    他连忙爬开,嘴里大叫道:“杨戬谋反了,快来人啊。”

    杨戬鄙夷道:“你叫毛线啊,这是酒,酒好不。”

    杨戬奔过去,一把拉开了塞子,倒出了酒水来。

    “额?”

    众大臣一瞧,顿时松了口气。

    赵佶也是捏了一把冷汗。

    “杨爱卿,你这次真是吓死朕了。”

    杨戬回道:“官家,抱歉,行军在外,因为天太冷,养成了嗜酒的毛病。”

    赵佶摆摆手:“无妨,无妨,爱卿为江山社稷辛苦了,回头朕赐你十坛好酒。”

    “多谢陛下赏赐。”

    汪伯彦跳出来,继续参杨戬。

    杨戬立马跪下道:“官家,臣在江南一带,摊丁入亩,乃是为了我朝田赋着想。”

    “战乱导致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这些老百姓苦啊,何苦还要给他们头上增加赋税,这不是逼他们再次造反吗?”

    “但是,若是不征税,对国不利,所以臣才斗胆,摊丁入亩。”

    “还请陛下恕臣擅做主张之作。”

    赵佶听的一怔的,询问道:“爱卿,听你这意思,这摊丁入亩有好处?”

    杨戬立马道:“自然有的。”

    “官家,您想啊,地是死的,可人是活的。”

    “人若离开地界,不愿意耕种了,那您还收他的税,岂不是要逼他去死。”

    “老百姓要活不成了,可不就要造反。”

    “但是摊丁入亩不同。”

    “我们根据耕地的实际拥有者,对拥有者丈地收取赋税,如此一来,无地者不需要再被强征人头税,有地的,也不会因为土地多,但是家里人口数,就收税少。”

    “摊丁入亩,其实是可以增加赋税的,于国大大有利。”

    蔡京立马出列:“杨大人所言极是,摊丁入亩,可全国推广。”

    “臣等附议。”

    蔡京一党的,不少人立马拍马屁。

    汪伯彦傻眼了。

    蔡京怎么站杨戬一边了。

    这摊丁入亩要推广下去,世家岂不是要多出一笔钱。

    这么搞,可是在改革,动摇根基啊。

    汪伯彦立马道:“官家,此举万万不可,这是在动摇江山根基,官逼民反啊。”

    杨戬回道:“反什么反,江南一带,我推广摊丁入亩,老百姓纷纷响应,动乱的老百姓都回家继续耕地了。”

    “说明这政策不要太受老百姓欢迎。”

    “汪大人,你这么极力反对,是不想多缴税吧。”

    “我知道,在场的大人们呢,很多手上都有不少良田,这摊丁入亩要是落实,你们就无形中增加了一笔支出,对你们而言,这可不是好事。”

    “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摊丁入亩不推行的话,老百姓早晚会因为饿死,而继续造反。”

    “这次是江南一带,下次可就您府上了。”

    “嘿嘿,真要造反了,你们自己处理吧,别想叫官家替你们收拾烂摊子。”

    赵佶听到这话,顿时满意道:“爱卿此言有理。”

    “不能你们逼的百姓造反了,就要我这个皇帝替你们收拾烂摊子啊。”

    “这摊丁入亩,必须推行。”

    “谁不推行,朕就抄他家去。”

    一干大臣傻眼了。

    官家真的变性了。

    以前的他可没这么牛气,这么又底气啊。

    现在怎么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呢。

    这谁给他的底气。

    大家不约而同看向了杨戬。

    脑门上纷纷冒出三个字来。

    天策军!

    杨戬得意的直笑。

    儿子说的对。

    枪杆子里出政权。

    你有兵权,而且打仗百战百胜,在朝堂上说话就是有底气。

    瞅瞅这些文臣,一个个都蔫儿吧唧的。

    再看看赵佶。

    乖乖,这龙椅坐的比从前硬气许多啊。

    说话也给力了。

    再议了几项政策性的改革。

    杨戬都挑明了其中的好处。

    赵佶见钱眼开,二话不说,全部都推广了。

    不同意的。

    直接抄家。

    赵佶才不管你答不答应呢。

    反正就是抄,抄,抄!

    为啥赵佶迷恋抄家呢。

    因为抄家有钱啊。

    现在国库穷啊。

    必须捞钱。

    你要阻止官家发财,那就抄家。

    ……

    下朝后。

    杨戬和杨傲汇报了早朝战况。

    杨傲听的眉头皱起:“老爹,赵佶的心性变了,你发现没。”

    杨戬一愣的:“是变了许多。”

    杨傲回道:“可能是在我这取经多了,再加上天策军现在也算是组建成功,他说话底气也足了。”

    “所以在朝堂上也变得霸气许多。”

    “我算是看明白了。”

    “这家伙不是没当皇帝的潜质,而是奈何不了一帮文臣,索性做个昏君,风花雪月过日子挺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