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清韵书院的主编温柔、网易文化频道的主管咆哮、《申江服务导报》的编辑金颐、北京开点文化公司的颜庆胜,以及来自各地的初稿读者都给予我相当多的鼓励,也是他们共同的努力,使这部稿子得到了出版面世的机会。
在此,向这些热情的朋友表示我真挚的感谢。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我在北京大学度过了四年的本科生活。
那时候六条精壮的汉子挤在一个小小宿舍里,房间里有一张书桌、一只衣柜和三架双层床。冬天下雪的时候必须用透明胶带把碎裂的玻璃粘好,夏季炎热的夜里,大家打开六张白纸扇吹侃到深夜。那时候我们数着每月的生活费过日子,却能扔出最后二十块钱在夜市上买两个人的啤酒和花生米。那时候我们用食堂的鸡腿打赌,鸡腿就像一般等价物那样代替了货币流通在宿舍的赌局上。
那时候还有很多事情,我想我一生再也不会经历。
就是这种不完美的日子却有人怀念,出国以后和一个年长的北大校友喝啤酒,他看着天花板说:“那时候我们没有钱……”很怀念的语气。
正是同样的怀念在驱使我记录那时的往事,用这些故事为已经失去的时间画一幅素描。
《此间》中使用的人名无一例外出自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侠,这是初稿读者们一直争论的焦点。有的朋友非常喜爱这种人物的位移,也不乏朋友质疑这种传自日本的同人风格作品是否有足够的独创性,还有朋友进而认为故事的表皮并不重要,大家只是在虚幻里真实的感动。而在我个人,我使用这些特殊的人名并无太多的构思,我只是非常喜爱金庸先生的武侠并感谢它们伴我度过了漫长的学生生涯,我也曾不止一次想过我身边的朋友是否像江湖上的某人,于是我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语嫣》一文所使用的构思。
在此要感谢那个不知名的女孩,是她奇妙的思想让我走出了第一步。
但是,无论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湖英雄和侠女,他们更贴近于曾经出现在我身边的少年朋友们,而《此间》,也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此间》中的大部分故事并非出自杜撰,有我个人的经历,更多的是我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故事。大部分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北大,也有少部分来自其他的大学。而主要人物的性格,则是从我无数的朋友中提炼出来的。曾经有朋友追问我自己在这个故事中到底扮演哪个角色,我只能遗憾的说这里有我的影子,但是没有真实的我。
故事中的“乔峰”我曾有幸见到,但那已经是在出国后。某师兄对我转述了这个故事,后来在一次会议上和“乔峰”有一面之缘。当时很想追问他那个故事有几分真实,不过看他只是淡淡地笑,我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当时作为“乔峰”原型的师兄已经结婚,不知道他的“康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
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确实是轻狂和稚嫩的,许多朋友也是如此,包括我们的“乔峰”。所以失去了一些东西,结果总是不容易弥补。
有朋友曾经将《此间》和《围城》比较,认为相比《围城》练达的文字和犀利的笔调,《此间》未免显得太天真和随意了。这个缺点我不能否认,钱先生的博学和犀利令我只有瞠乎其后的余地。不过事实上这个缺点也正是我的目的,我无意以冷静的目光去审视当年的对错,《此间》只是一个少年时代的轻狂舞蹈。在我尚未遗忘前,我用当时的心情把过去复制下来,留给多年后的朋友和自己看。
记得大学四年级的初夏之夜,在窗前和同学说起过怀旧,窗外的布谷叫个不停。不知道那时可有一个女生抱着课本经过我们的窗下。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一切都已经是记忆中的剪影了。
谨以此文,怀念一个不知姓名的朋友。
江南
2002.08.18于凌晨
后记 附录一 汴京大学小资料
历史
汴京大学,大宋国子监重点支持的名牌学府,每年从宋朝各州府招收大量的优秀学生,长于文科理科,简称汴大。汴大位于汴梁城西北郊区的北道街和中流路交叉口,毗邻以工科著称的名校宋朝大学。
汴大的前身是宋太祖赵匡胤纪念陈桥兵变成功而建立的军事院校,后来渐渐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到嘉佑二年举行了百年校庆活动,召集了西域东瀛和大宋的众多著名学者,是大宋第一所正式宣称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
校园
汴大拥有相当大的校园,校园南部为教学区和学生住宿区,北部围绕幽明湖,是一片湖光山色,入夜也比较冷清。历史上不少诗人和艺术家踊跃投湖,所以汴大学生常常临湖眺望,想到曾经众多精英埋骨与此,于是感慨丛生。
一共有三座主要校门,南门为主要的进出口,值班门卫彭莹玉经常在南门值班室过夜。西门则雕梁画栋,主要用于接待来宾和供车马出入。小东门通往校外的物理系和化学系,附近巷子里则有各类早点小吃,乃是杨康和令狐冲的最爱。
汴大一共有学一、学三、学四、学五四座食堂,其中学三是快餐食堂,此外还有一个叫做锦华园的校内餐厅。杨康极其钟爱学五的鸡腿,这也是他与人打赌所用的流通单位。教学楼则有一教、二教、三教、四教四座,其中一教比较古雅,三教四教设施较好,而二教则阴森破落,关于二教有多种神秘的校园怪谈。三教外是一片很大的篮球场和田径场,乔峰曾经喜欢深夜在那里打篮球。
学生宿舍区中有若干老旧的学生楼,楼外多种植银杏,所以春夏二季窗口常有绿荫,而秋天黄色的落叶就像无数的丝绢扇子那样盘旋飞落。杨康幼年的时候住在汴大附近,很喜欢秋天去校园里打白果。
汴大的图书馆由大宋政府支持加上赛马业富商韩宝驹的大力资助而建成,兼有西域和中国传统风格,但是其设计师的品味每每被令狐冲嘲讽。图书馆设施优良,黄蓉只喜欢在图书馆自习,所以可怜的郭靖不得不提前去占座。
特点
汴大大约有五万学生,其中男生占了七成,所以校园爱情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光棍男远远多于光棍女,也因此光棍男生结伴外出打牙祭消磨时间相当常见,尤其是最后一年。学校南门外有一条小巷,从头到尾都是各色便宜饭店,夜深人静时鬼影绰绰,总是光棍男生们悄悄地逼近了这个区域。
汴大多各种学生组织,比如郭靖是红十字会的,杨康是国际象棋协会的,段誉是佛教和罗刹诗歌协会的活跃分子,而令狐冲投身吉他协会……虽然他根本不会弹吉他。
汴大因为文科比较优秀,所有学生中多好高骛远的,也多文采飞扬的,前者以令狐冲为典型,后者则以杨康为模范。历史上著名的词人柳三变毕业自汴大东亚文学专业,后来填词一生潦倒而死,被称为汴大最经典的多情薄命范例。
汴大男生多衣着随便,尤其夏季以本校传统圆领汗衫为主,女生的装束则多变得多,既有朴素如穆念慈的,也有新潮如黄蓉的,精致如王语嫣的也不在少数。
官员
各系领导通常都是本专业内有一定学术名气的教授。校长则是大宋知名学者担当,通常校长只负责从事一些交流活动,多数学校管理由副校长若干分片进行。
嘉佑二年的校庆活动后,著名妇科医学家东方不败取代原先的历史学泰斗独孤求败成为校长。
后记 附录二 周边人物简介
王重阳 著名化学家,大宋科学院院士,前化学学院院长……出场时已经病逝……
黄药师 著名生物化学家,生物学院名誉院长,桃花岛制药有限公司总裁,汴梁著名的富豪俱乐部‘洛阳俱乐部‘的金卡会员。
欧阳锋 白驼山蛇药集团董事长,汴大音乐系名誉教授,招收西域古筝专业研究生,但是不亲自进行辅导。也是‘洛阳俱乐部‘的金卡会员。
段智兴 汴大校外著名酒吧‘天龙寺‘的老板,为人比较低调,但是传说年轻时候是大宋新摇滚潮流中最著名的主音歌手之一。
洪七公 著名化学家,大宋科学院院士,接替王重阳担任汴大化学学院院长。 完颜洪烈 著名生物学家,生物学院院长,汴大总医院副书记。背地里被称为‘学霸‘的实权人物。
张三丰 体育教研室主任,太极拳的发明者和推动者,在他的带动下汴大大三的学生必须早起打太极拳。
独孤求败 原汴大校长,史学界泰斗,著有《中国剑的历史》。
东方不败 现任汴大校长,著名临床医学家,主攻妇科疾病。
方证 国际政治系主任,中东问题专家。
冲虚 计算机系主任,一生都和圆圈打交道,在计算圆周率上有突出贡献。
丘处机 化学系教授,教授本系大课‘物理化学‘,化学系四大名捕之一。
孙不二 国政系副主任,国政系四大名捕之首。
朱聪 国政系讲师,令狐冲班的指导员。
王萝 王语嫣的母亲,燕子坞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功女性,‘洛阳俱乐部‘金卡会员,在朋友中被尊称为王夫人。
段正淳 著名影视小生,国际知名影星,来自大理国。曾经主演根据西域著作《飘》改编的同名电影,因此成为一代人的偶像。
周伯通 王重阳的博士生,王重阳去世后由黄药师监督他的毕业论文,可是一直没能毕业,目前在‘天龙寺‘充当架子鼓手。
侯通海 汴大派出所所长,校警队队长,手下管理着几十名校警。
彭莹玉 汴大门卫,驻守南门,经常值夜班。 包惜弱 完颜鸿烈的妻子,杨康的母亲,著名女作家,著有《哀之路:从大宋女子到金国王妃》。
风清扬 国子监长史,汴大校友,曾经住在令狐冲等人的202宿舍。
达尔巴 体育教研室健美专业教师。
莫大 民族乐器的传播者和民族音乐的推动者,江西农村出身打入汴梁市场……在汴大门外花圃的铁栏杆上经常可以找到他,《凤求凰》拉得不错。
喜欢此间的少年请()此间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