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1551 > 第349章 火塘边的熟人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明1551:第349章 火塘边的熟人(1/2)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穿青人们动作起来。

    把大锅放在火塘上,熬粥,煮吃粗粮。

    加一些野菜和盐。

    香气弥漫开来。

    虽然并不感激这样的施舍,但今天好歹是能吃饱入睡,每个人脸上都有些隐约的笑容。

    这几个月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

    被迫迁移,离开祖辈生活的大山和寨子。

    再度进入大明境内。

    原本是想到勋阳这样的地方重新开始……由于勋阳山林绵延,又于河南和湖广等几省交界的地方,这百年来就是各地失地破产流民心里的圣地。

    百年之间,勋阳聚集了几十万人的流民。

    自立营寨,砍树造屋,开垦农田土地,自己建成乡村营地。

    官兵会经常来进剿,然而彪悍的流民丝毫不惧。

    来了就打!

    在移民强悍的神经和凶悍的反抗下,大明不得不在勋阳设巡抚,设府,设卫,设县。

    以此将这些流民重新纳入皇明治下。

    由于黄巾军,赤眉,绿林,黄巢的教训在前。

    朝廷和地方官府对流民的警惕还在外族之上。

    从明中后期的列朝实录来看,除了九边外,能获得战马拨付,兵器,铠甲拨付,军饷也相对较为充足的内地军镇,也就只是勋阳一镇而已。

    事实上这一片地方,伏莽千里,确实是起家造反的圣地。

    张献忠招安后就是在勋阳一带复起。

    李自成潜藏和重振旗鼓,也是和这一片地方息息相关。

    明廷已经足够重视,毕竟还是在勋阳这一片养出了自己的掘墓人。

    迁移的穿青人不少,但估计抵达勋阳的只是极少数。

    多半的穿青人要么是往云贵方向走,毕竟那边没有战火。

    要么就是在北上的过程中被各个土司寨子给拦了下来。

    如果没有意外变数,这些穿青人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或是重新汉化,或是苗化,彝化,没有可能再次组织起来了。

    “掌家,咱们什么时候能离开这啊……”

    一个十来岁的青年后生,浑身青紫,就算在火塘边也在发抖。

    王丹摸了一下后生的额头,皱眉道:“别想太多,你发烧了,这两天别出去了,我会和寨子里的头人说。”

    每个穿青人都有自己的劳役任务,若不是今天上头有意松了一扣,有过交代,王丹也不会说这样的话。

    就算是重病垂死,该出去还得出去。

    把杂事安排好,又探视了一些重病的族人,王丹才在火塘边坐下。

    有人给他送了一罐子杂粮饭。

    这种饭全是粗粮,而且有不少石子沙粒之类的混杂在里。

    吃起来拉嗓子,营养也差。

    甚至在原本的寨子里,不是荒年的话,这种粗粮就是喂大牲口吃,人是不吃的。

    穿青人逃到西南夷的地盘,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

    山里是很苦,但只要立下脚根,稳住了地盘,其实比在大明境内过的还好。

    山里野物多,不光是猎物,还有大量的野果之类可供采摘。

    开的地也不用给皇上交税,收多少都是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