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将临:九十四(2/2)
天知道,驻囤大军抽走以后,州城里的差役弓手不见得比他们两家的人手多,况且他们各自有不少手下本就担着弓手的差事。总之一句话,不可过分!不可影响备战,一切以备战为中心!战争才是第一位的。然后汇水码头的靠船钱又降了回去,这才止住了客源的流失。
“都他娘开战打杖了,这时候了,还在为了抢生意打死打活?”周道说这话的时候直摇头。“真是他娘的鸟为食亡啊!”
这一段儿还有个景象不同于以往,就是经常不分白天黑夜的过兵。有往东北边去的,有往西边的,一过就是大半日。也有军队驻扎在城外的,各种称谓和姓氏的大旗小旗,五花八门多到记不住,往往停留个三两日又继续开拨。
这期间包括周道在内的大小商人和大户们被多次招入州城内捐财捐物,劳军。每次一二十贯至上百贯不等,不拿出来不仅得坐牢,听说外县还有抄家的。“老子们上阵打杖保你等太平,狗日的总有不开眼的,敢偷奸耍诈舍不得几个臭钱?看老子不整治你。”上门催捐的差官带着衙役,有时还跟着军爷对那些肉痛磨叽的大户人家如是说道。
几十上百贯可不是小数目,并且几次三番的,这不是要人命么?把家底都掏空了!这才刚开始,仗要是一直打下去还得了!一时间众人都叫苦不已。不少人家就下了出走他乡,远离是非之地的心思。但故土难离,这绝不仅仅是感情上的事,家中的田产和老宅,乱世来了是说出手就能出手的?贱卖?说得轻巧,背景离乡吃啥喝啥?靠什么生活?避祸能避到哪儿去?整个四川四路都是战区,其它临近府路战火就烧不到了?包括这州城,直接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波及不到,但战事,战事!谁能说得清?除非躲得远远的,到江南去!但几千里路,几千里路啊!你以为是好走的?几个月的行程,拖家带口,这不仅仅是麻烦、费事、累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走陆路的地方,大小的土匪都张嘴等着呢!还有,顺便问一句,你们全家有几个能听懂和会说江南话的?这是要过去生存,不是走亲戚玩儿几天!
一连串的问题,直接扑灭了多数人的念头,毕竟多是小家小户,你不是去异地当官儿,经不住折腾。除非战火逼近,不到不得已,谁也不愿离开故乡。
如此持续了一个多月,过得兵越来越少,差不多都已开赴前线,就连州城附近的小股驻军,也被抽调跟随大队走了。地方上的治安基本就靠管制稀松的弓手维持。周道以及他的手下,名义上是属于资州资阳县治的弓手,周道是队正,还是个副的。他在资阳的手下人,由朱顺领着主动参加由弓箭社组织的时断时续的出操,以壮声势。
内防空虚,一时间州内的匪患猖獗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