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思想可以用一个句子来表达,描述出生活如何以及为何会从故事开始时的一种存在状况转化为故事结局时的另一种状况。
主控思想具有两个组成部分:价值加原因。它明确鉴定出最后一幕高潮中故事重大价值的正面或负面负荷,并同时鉴定出这一价值何以转化为现在这一最后状态的主要原因。主控思想的句子就是由这两个要素组成的——价值加原因——便表达了故事的核心意义。
价值是指具有正面或负面负荷的首要价值,它作为故事最后动作的一个结果来到人物的世界或生活中。例如,一个上扬结局的犯罪故事(《炎热的夜晚》)让一个非正义的世界(负面)回归正义(正面),使人联
的联想:“仇恨导致毁灭……”
原因是指主人公的生活或世界之所以转化为最后正面或负面价值的首要因素。从故事结尾回溯到故事开头,我们便能从使这一价值得以存在的人物、社会或环境深处,探知到这一主要原因。一个复杂的故事也许会包含许多促成变化的力量,但一般而言,总有一个原因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犯罪故事中,无论是“犯罪无益”(正义战胜邪恶)还是“犯罪有益”(邪恶战胜正义),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主控思想,因为它们都只给我们提供了一半的意义——最终价值。一个具有实质内容的故事还应同时表达出它的世界或主人公为什么会落到结尾处的具体价值上。
例如,如果你在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肮脏的哈里”系列电影写一个本子,你完整的“价值加原因”的主控思想将会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因为主人公所使用的暴力更胜罪犯一筹。”虽然肮脏的哈里也会不时地表现出一些雕虫小技般的侦探伎俩,但其暴力手段却是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深刻见解便可以让你明白什么适宜出现,什么不适宜。它会告诉你,如果你写出这样一个场景将会很不合时宜:肮脏的哈里来到谋杀案受害者的尸体前,发现了一顶可能是逃逸凶手留下的滑雪帽,他拿出一个放大镜,仔细检查,做出结论说:“嗯……此人年约三十五岁,头发偏红,来自宾州煤矿区——请看这个无烟煤尘。”这会是夏洛克·福尔摩斯,而不是肮脏的哈里。
然而,如果你是在为彼得·福克的“神探可伦坡”写本子,那么你的主控思想将会是:“正义终于得到伸张,因为主人公比罪犯更加聪明。”滑雪帽的侦破推断也许用在可伦坡身上比较适宜,因为《可伦坡》系列片中促成变化的主导原因即是福尔摩斯般的推理。但如果让可伦坡从他那皱巴巴的风衣下面掏出一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net 手机版访问 m.81new.net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