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清澈的湖水如一枚精雕的翡翠静静地躺在山谷间,小湖边上有几间茅屋,茅屋前生长着有一片高大的楠竹,竹林下有一片空旷地,被人收拾过,唯有一些枯黄的竹叶散落。
空地上放置了一张石桌,石桌两边分别放了一个石鼓。
此时,一个长发披肩,身穿灰褐色长衫的中年人坐在那里,伸手拨弄着石桌上的古琴,琴音渺渺,如空谷绝音。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在琴音中响起,吟诵声正好踩着了琴音的节拍。
幽幽琴音没有因为这突其而来的一句吟诵而中断,而是一路拨弄下去。
两丈开外,一个身穿黑褐色衣服,做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那里,刚才的那一句诗,便是从他口中吟诵出来的。
抚琴人拨弄完最后一个音符,双手才离开琴弦,余音袅绕,绵绵不绝地在竹林间回响。
那人抬头向中年文士看来,一双眼光深邃而犀利,仿佛能看穿人心,抚琴人一头长发虽然已经花白,但是他干净的容貌依然清秀俊美,如女子一般。
“神州分南北,天下已六国。仙凡两相争,正道已蹉跎。”抚琴人悠悠地吟诵道。
“却不想远离红尘,幽居空谷的陈伯玉,尚如此忧心天下。”中年文成说道。
抚琴人陈伯玉悠然笑道:“归隐于市的天下第一读书人,都能重出士林,我这小小的大周廷尉,又何足道哉!”
中年文士便是在西去敕勒镇的路上,消失了的嵇道元,不知为何却出现在了这片山谷中。
他背负双手,慢慢地朝陈伯玉走去,边走边说道:“青山环绕,碧湖在前,竹林相伴,清风相随,果然是好地方啊!”
“嵇大夫子不去忧心国事,跑来我这山野荒村做什么?”陈伯玉一边擦拭古琴一边说道。
嵇道元微微一笑,说道:“我为何来此,陈兄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擦琴的陈伯玉闻言却苦笑道:“知道又如何?热血拧不过气数,还不如在这青山绿水间,快活地了此余生,岂不快哉!”
嵇道元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陈伯玉抬头看了一眼大笑的嵇道元,又低头去抚摸古琴。
“嵇兄这是在嘲笑陈某的堕落吗?”
嵇道元收住了笑容,说道:“我在笑堂堂的法家大师,竟然也会如此的心灰意懒,这岂不是有负你们法家历代先贤的舍生取义!”
陈伯玉平静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痛苦之色,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天道如此,终究非人力能为的。”
“你也相信那是真正的天道?”嵇道元又走进了几步。
陈伯玉抬起头看着嵇道元,脸上露出疑惑不解之色,嵇道元没有再说话,而是缓缓地抬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圈,顿时一片青光闪现,凭空出现了一副画面。
陈伯玉看着那副画面,眼神渐渐地变得惊讶,随即又激动地站起身来。
“这是……”陈伯玉激动地说道。
“如何?敢不敢与老夫一起试一试?”嵇道元微笑地说道。
陈伯玉愣了一下,随即抬头大笑起来,笑得无比的畅快。
“有何不敢,我陈伯玉就算洒尽这一腔热血,也要革一革这天道的命运。”
说完,陈伯玉大袖一挥,一束金光飞出,在空中盘旋几周后,爆裂开来,只见眼前的青山、碧湖、竹林、茅屋都在慢慢地消失。
当一切恢复清明时,嵇道元和陈伯玉两人已经身在黑水城外了。
罗浮山仙元峰,一座破旧的道观前,一个年轻的身影静静地端坐在台阶上,两眼痴痴地望着对面山上的云雾。
已经过了三年了,元知道在仙元峰上一待就是三年,这期间,他没有离开过半步,他三年中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坐在台阶上,看对面山上的云雾。
三年来,陈仙元悉心教导元知道,除了传授他罗浮宫的太上混元道,更是将他穷尽心力琢磨出的十二式仙元剑诀也倾囊相授,算是履行了上山前的承诺。
元知道也没有辜负陈仙元的一片苦心,他对道法、剑法的悟性,简直好到了极点,陈仙元修了一辈子的道,最后也只能以这小子应该是传说中的“道体”的话,来聊以**。
不过有一项,不但让陈仙元头疼,更是成为了罗浮宫众人口中的笑柄,元知道这小子自从上山后,就算是掌门真人派下任务,让他下山,他都摇头拒绝,说他老师只让他上山,没有让他下山。
如果不是看在他悟性资质奇高的份上,估计早被罗浮宫赶出山门了。
到最后,来找元知道的,整个罗浮宫就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他师傅陈仙元,一个是贾世雄,还有一个是紫云峰的陆灵儿。
日头偏西,山间起了清风,吹过山峦,吹过树间,一种很奇妙的声音传入元知道的耳朵里,他慢慢地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种奇妙的声音。
突然,一声呼喊声远远地传来:“小元子!”
声音婉转悦耳,元知道睁开眼睛,嘴角露出欣喜的笑容。
不一会儿,上山的石阶上,出现一个鹅黄色的身影,那个身影正快速地奔上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