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俱乐部:19 所谓合作的真相(2/2)
送进口中后,嘴里马上有种融化的感觉。
“好吃!”王小二如是说出感想,说实话,要他说出别的形容词已经十分困难了。但往往在真实情况下,这两个字反而是最本能的。
不仅如此,王小二忍不住又拿了一片,这片少了一边面包皮,白白嫩的,外挺内软,更加酥软可口。
王小二又拿起第三片,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又新鲜的面包,热热的烫烫的反而让香甜发散地更加彻底。
“好吃!真好吃!我没什么好说的!你不开个面包店太浪费了。”
“谢谢。”
宁小佳满意地露出微笑,又朝杨予欣看去,“不过我只是照着教程调配而已,你揉的面团也很棒。”
杨予欣的表情呆住,“真……真的嘛?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有人夸我!”
“不至于,你爸妈就没夸过你?”
“有也有吧应该,不过……”
“夸什么夸,整那些没用的干嘛,赶紧吃不就好了吗?”
“那就失去意义了。杨予欣同学,谢谢你帮忙。”
“嗯、嗯……今天简直跟做梦一样!宁小佳同学会谢谢我……还一起做出这么好吃的面包……”
“还好吧,只要你以后别再浮夸地迎合我就好。”宁小佳仍旧不忘叮嘱。
“嗯嗯。”杨予欣心满意足地嚼着面包,似乎在静静思考。
看到她的模样,王小二忽然觉得,她其实很想改变自己,但八成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正因为宁小佳算是个明星,于是一言一行在杨予欣眼中都会放大,她会多想很多,为什么别人会这样做那样做,到底是我做错了什么。
可有人会产生“我哪里做错了”这种想法,恰恰是他人不愿意认错的结果。
一边叫孩子诚实和知错就改,一边自己却逞着大人的尊严,即便犯错也死不承认,却迁怒于孩子,这样的家长应该不在少数吧。就好比出题老师不严谨,题目错了还要让孩子强行作答,那孩子便会在错误的试卷里绞尽脑汁地给出一个答案,仅仅是为了一个所谓“正确”的√。
对宁小佳而言,她也渐渐理解为什么杨予欣会是这种性格。
杨予欣来之前松萝老师什么都没说,仅仅给两人一个比赛。“努力改变”VS“本我懒惰”的比赛,实则是对社恐症治疗方向上的分歧。
事实则是,杨予欣其实一直很努力地想要改变,只是努力地有点过头。
或许换一套衣服就能给自己的内心武装起来什么,实际上却是把自己更加封闭了。
想要主动加微信来证明自己不自闭,却又很委婉地视图掩饰,被拒绝以后脸色还是很难看的,说明她太在意这些细节了,别人恰恰并没有想太多。
于是又回到旧我,一味地承认别人正确自己错误,不断重复家庭里遇到的交流障碍,让试图重新苏醒的自信被摧毁殆尽。
“下次做蛋糕吧,其实我本来就是想做蛋糕来着……”
宁小佳嘀咕道,打从心底不情愿地捧起咖啡。
不管是真心话还是事后诸葛亮,这句话听起来并没有让人不爽的感觉。
而且莫名其妙地,和她的一种隔阂或者鸿沟好像突然就烟消云散了。
“嗯,我,我也感觉到了,不过没敢问,其实高筋面粉不太适合做蛋糕。”
杨予欣用相当低的声音说,宁小佳则是大度地点点头。
这时候王小二疑惑道,“我还是没想明白,花了几个小时做出来的东西,几分钟吃完了,到底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