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投降的消息传到铅山已是十天之后。尽管陈远比所有人都预见到了宋廷的投降,但依然还是叹息不已。数百年的文明,终究还是被野蛮的游牧民族狠狠地践踏在地。华夏大地也第一次整体陨落在异族之手。
宋廷投降,这勤王之名看来也打不下去了,在铅山部众之中,势必引起一定的混乱。为统一思想,陈远干脆如后世一般,召集起所有在铅山的军政大员,隆重地召开了一次情报通报会。在铅山的军政大员,王夫子、赵忠、陈山、陈江、陈雄悉数参会,陈永也从信州赶了回来。
“情况就这样,宋廷投降后,下昭各地军州归附蒙元。要求各地遣散士卒,封藏府库,待待蒙元接收。如今,信州城内已接到昭书。前知州孔洙、林签判、周都监等俱已辞官返乡;暂行州事的陈胶不知去向,现在州中主事者为通判郑畴,郑畴已决议奉昭。”难得回铅山的陈永首先介绍道。
“奉昭,奉谁的昭。”陈雄叫道。
“当然是宋廷太皇太后的昭书。昭书还有临安诸王公大臣的签名。”王夫子笑道,“我们昨日也收到州中文书。文书中要我等散去乡兵,封即府库,静待蒙元委派兵官吏人等前来处置。”
“不错,铅上县衙是收到州中文书。”一直辖理县务的章如旦也点点头。
“放他们的屁。让咱们解散就解散!我们兴华军吃过州里一颗颗粮还是花过他一分钱?那姓梁的倒不把自已当外人。”陈雄当即开骂道。
“别动不动就叫嚷。”陈远摆摆手道,“今天即是情况通报,也是关系咱们今后的探讨会。咱们今后怎么办,是向鞑子投降还是接着跟鞑子干,我陈远不搞一言堂,大家都畅所欲言,谈谈自已的看法。”
“总指挥,还有什么说的。我们讲的本就是驱逐鞑虏,兴复华夏。咱们兴华军就是为了这个才拉起来的,又不是他赵家朝廷的禁军、厢军。这赵宋朝廷支撑不下去,贪生怕死地投降鞑子,就随他们去好了,咱们继续做我们的。我陈雄首先表个态,让我陈雄束手就擒万万办不到,我陈雄与鞑虏誓不两立,不将鞑虏驱逐出去,誓不罢休!”陈雄起身叫道。
“遣散兄弟,我老郭第一个不同意。咱们杀了这么多元兵,他们能放过咱们?这蒙古人凶残成性,谁能保证他们不秋后算帐。我老郭宁肯站着死,也不想跪着生。所以我听团长的,与鞑虏接着干,不将鞑虏驱逐出去,誓不罢休。”一个紫膛大脸的汉子站了起来,拍着胸脯道。
此人姓郭名纲,铅山本地人。正是陈雄一手培养出来的爱将之一,现在兴华军第一团任警卫连连长,素以敢冲敢打,不怕死而闻名。
“老郭说的对,咱们与鞑虏誓不两立,不将鞑虏驱逐出去,誓不罢休。”有数人站起来,附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