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佑二年春,临安城,无疑已经到了最后的时日。
元月3日,两浙西路嘉兴府知府刘汉杰开城投降蒙元;
5日,两浙西路安吉州,提刑徐道隆奉昭领大部守军出城前入临安勤王,知州赵良淳领余兵守城。范文虎劝降,赵良淳不答应。是夜,其部将吴国安开城投降,赵良淳身死。未几,徐道隆勤王军未及赶到临安即被元兵追上,全军覆没。这也是整个大宋的最后一支勤王军队。
为防宋廷自杭州湾海路出逃闽广,蒙元中路大军伯顔大军进军武德,距临安不足百里之处却停下了肢步,等待左路阿喇罕与右路的董文柄的前来。
8日,前往平江府元军大营向伯颜乞降的陆秀夫带着令宋廷绝望的消息回到临安。伯顔拒绝了宋廷的和议,也不理会宋廷的称侄、称孙。
空荡的宣庥兹元殿一片失声。太皇太后谢道清面无表情的坐在珠帘之后,看着眼前呆若木鸡的数个文武大臣。
自蒙元南下后,守城争相投降的同时,文臣也掀起了一阵阵的弃官而逃之风。4日,参知政事陈文龙、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不告而走;6日,新任的参知政事常楙,签书枢密院事夏士林也跟着逃走。而左丞相留梦炎在第一次出逃后被追回后又再次出逃,无论如何也不应召回朝。
眼下,武臣仅出张世杰、刘师勇等人,如今都在外领着已经不多的兵马。文臣更是一只手也数得过来,只有右丞相兼枢密使陈宜中,签书枢密事吴坚、同签书枢密事陆秀夫、临安知府文天祥、监察御史刘岜等寥寥数人。
“陆爱卿,这蒙元真的要灭我社稷,称孙为一小国也不可?”年近古稀的谢道清十分的疲惫,也十分的无奈。
“回太皇太后,蒙元丞相伯顔坚不接受。”陆秀夫恭谨地回答道。
“吕尚书何在?”
吕师孟是吕文福之子,也是吕文焕的侄子,前次让他与陆秀夫一道前去,本就是让他前去见吕文焕求情的。
“吕尚书于路偶感风寒,卧病在床。”陆秀夫淡淡地道。
“呵呵,好个偶感风寒,这风寒来的适时啊。”监察御使刘岜轻笑道。
“刘爱卿,勿得多言。吕尚书于路辛苦。”谢道清轻声喝止,向立在珠帘前的一个年老宦官道,“陈伴,等会你让人从库房中收拾些药品送到吕府去。”
“是。老奴记下了。”陈姓宦官打了个揖手道。
“太皇太后。”右丞相陈宜中走了出来,“元兵以百万之众驻太平府,离临安仅有数十里,而我临安已无兵可守。为今之计,唯有再次派使乞请。”
“再次乞请?蒙元灭我社稷之心已若明灯,丞相何以不知,再次乞请又有何用!”临安知府文天祥一步迈出,质疑道。
“若不如此,又待如何?”陈宜中摇了摇头,“社稷危若累卵,诸公若有什么良策尽可说来。我陈某人已是计穷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