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雍手上不缺兵,不缺粮,而是缺将。在他的麾下,不乏可以冲锋陷阵的战将,但是绝少统兵一方的大将。除了张大雍本人以外便是陶弘毅,在他之下,王镇恶偏于进攻,檀道济偏于防守,二人风格鲜明。另外,苻宏也有非常丰富的单独统兵经验,但是由于身份特殊,张大雍对他有很多顾忌。再往下,也就张稷是个好苗子了,但他年纪轻,也不如王镇恶那么天资纵横,还需多磨练才是。
“我欲以陶弘毅统兵伐蜀,诸位以为如何?”张大雍试探性地问道。
庾载道:“陶大将军多年来一直是淮河方面的总大将,眼下下邳刚刚光复,轻动大将,边境恐怕会不稳。”
无论如何,淮河对建康来说是必须要守住的防线,一旦失去江淮,建康将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因此再怎么重视淮河一线也不为过。
“让荆州刺史苻宏调动资源,就近伐蜀呢?”
何宽看了郗冲一眼,然后苦笑道:“大人,我知道苻宏是您大舅子,当初打江陵的时候确实也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到底是苻秦的太子,让他伐蜀,难免会有传言说他要割据蜀地复国,这可是有钟会的旧例的!必然会引起骚乱。”
“王镇恶可否?”
士校道:“不可,王将军在淮南,延续陶大将军之前的方略,鲸吞蚕食,已经把新蔡郡整个纳入囊中,开始向汝南和颖川进军,正是关键时刻。”
“檀道济呢,他也休息够了吧。”张大雍的表情已经由几分不悦了,他手下都是些善于否定他计划的人才,能提出可行建议的没有几个。
“未够未够。檀将军手下的北府兵经过抽调和征战,已经不足万人,如今修整还不到一年,兵员还未充足,也还未得到充足的训练。”统兵大将手下要是没有一只强军,是无法镇住其部将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只好亲征喽!”张大雍有些愠怒,“雨田,你留守建康,我亲自统兵伐蜀!”
向雨田今天一直心事重重,不在状态。他出来规劝道:“其实伐蜀一事,不急于一时,建康这边,三礼三让的事还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你人不在,很多事情不进行。我明白眼下三五年是北伐的大好时机,但只要拿下蜀地,这一期限会延长至六七年。在东北方向上,最多拿下彭城、沛郡、梁、陈、颖川一线。再进一步,慕容垂就会对我们感到威胁,保不齐回转过头来对付我们。”
一个中书舍人突然出列,下拜道:“凉公,其实关于伐蜀大将的人选,在下认为有一个人值得考虑!”
“但讲无妨!”张大雍十分欣慰,手下人中终于有人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了!
“在下认为世子是伐蜀大将的上好人选!”这名舍人一说完,就埋下头,不敢直视他了。
张大雍很想骂一句,你们都给张继兴收买了不成?他并不是想打压张继兴,只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张继兴还是个孩子。他半辈子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他的霸业皇图一夜间就会变成笑话。他认为最理想的情况,还是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能带着张继兴。
张大雍看着这个叫许嘉的年轻舍人,道:“你起来吧,你敢于提出建议,是好事。”说完将他勉励了一番。
书房中的众人并没有对张继兴伐蜀一事发表意见,至少不是刚刚的激烈反对。
“你们为什么都觉得张继兴可以啊!”张大雍有些不忿起来,“他一个毛头子,才不过打下了几个县而已!”
士校斗胆进言道:“世子确实罕见的军事天才,而且向中书说得对,伐蜀不急于一时,他在陶大将军手下在□□几年,必成大器。而且世子把几个县治理得有声有色,实在是文武双全,这样就算拿下了蜀地,也不用太担心会发生骚乱了。”
何宽道:“凉公并没有很多儿子,需要进行某种制衡啊!世子是凉公的独子,您应该给他立功的机会,以此来提高他的声望啊!”
张大雍有些腻烦了,伐蜀的第一次合议就如此不了了之了。他最后问道:“把徐道覆从广州流所召回的命令以下发下去了,他走到哪里了?”
庾载道:“只怕信使都还在路上,徐道覆能回来,怕得是年底了!”
张大雍摆摆手:“李瑀的江南运河开始疏浚了吧,等他干完之后领一笔钱,把他说的航线搞起来。从广州到建康这般费事!”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