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龙时代 > 第三十二章 八元,八恺

底色 字色 字号

龙时代:第三十二章 八元,八恺(2/2)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於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高辛氏是上古传说中在颛顼之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他最值得自豪的事,就是他的四个妃子所生四个儿子,据占卜将来都能统治天下。元妃“姜嫄”生子名“弃”,是后来周朝国君的祖先;次妃“简狄”生子名“契”,是后来商朝国君的祖先;三妃“庆都”生子名“放勋”,就是帝尧;四妃“常仪”生子名“挚”,也一度接登帝位。

    帝喾还有八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后代,他们的名字叫: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他们具有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八种品德,具体说就是忠心奉上、严肃谨慎、临事恭敬、懿美淳厚、宣传德教、慈爱遍民、恩惠百姓、和蔼可亲。天下之民称这八人为“八元”,即八个善良的模范。他们的美名到处传扬,后来都被舜推举为官。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阳氏又称颛顼或帝颛顼,是继黄帝以后又一个杰出首领。传统的记载说他是华夏族人的祖先,可是又有其他古书记载说他生在东方,或说他的后裔在南方,或说他的子孙在西方,也有说他是北方民族的祖先。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帝颛顼生活在东海之外的大壑,那里有甘山、甘水、甘渊。《吕氏春秋》、《史记》说他生于若水,处于空桑山。郭沫若《中国史稿》、萧兵《楚辞与神话》等根据这些记载,考证颛顼所处的地方在我国东方,东方是东夷人活动的圣地,因此高阳氏是东夷人的祖先。这一说的证明方法是,“处于、养于、葬于、生于”某地为某族人的祖先。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找到颛顼在南方的根据,又可把若水考证为四川若水,再加上《离骚》中屈原自称是高阳氏的苗裔,长沙战国帛书中曾提到颛顼,这样高阳氏不又可以成为南方苗蛮人的祖先了吗?《山海经·大荒西经》还有较多有关黄帝、颛顼子孙在大荒西极、日月所人的地方建立国家的记载。《说高阳》则提出颛顼生于西徼若水,在昆仑山麓,是西方昆仑民族的祖先,亦即西戎人的祖先。《山海经·大荒北经》、《淮南子》、《礼记》等典籍记颛顼葬在北方附禺之山,颛顼是北方水神,则又可证高阳氏是北狄人的祖先。当然能证明高阳氏是中原华夏人祖先的资料就更多,且是最古老的传统说法。

    近年研究中,有人提出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即神灵不会享用不是与己同族类贡奉的祭品,民众也不会祭祀不是本族的祖灵)作为确定高阳氏族属问题的原则。

    由于《国语》、《礼记》、《大戴记》等典籍都记载高阳氏是夏后氏祭祀的祖先神,所以高阳氏应当族属华夏。至于古籍中有关高阳氏在东南西北的记载,似可认为是高阳氏训落在洲徙各方时留下的子氏族。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

    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

    凯(恺)氏后裔子孙,有因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此支岂氏另有一说,其祖先曾经是某朝掌管国库的大臣,后因银库被盗,朝廷大怒,祸及九族,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此后遂有岂氏。

    “八恺”“八元”之名义多不可解,也不必强解,但“八元”的后四元分别叫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皆以兽名,却颇有意思。四者当然非兽,而是扮为野兽的巫师,亦即驱傩队伍中身穿兽皮扮作野兽的演员们。山西曲沃《扇鼓傩仪》的表演者称“十二神家”,反穿羊皮袄,论者谓即源于汉代傩仪的“有衣毛角”的“十二兽”,而《扇鼓傩仪》中的《坐后土》一出戏,就是由“十二神家”中的五位扮演象征五个季节的后土五子。《左传》谓舜使“八恺”“主后土”,而山西的历法戏则叫《坐后土》,连名字都是一脉相承,暗示了“八恺”之“主后土”原本就是一种类似于《坐后土》的历法戏。

    至于“恺、元”皆为八位,则不过是因为古之舞队往往以八人为列,八人之舞队即所谓“佾”。《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连臂”是携袂踏歌而舞之象,《楚词》所谓“二八接舞”是也。《山海经》之“帝”指帝俊,而帝俊亦即帝舜,则《山海经》之连臂而舞的“神人二八”,或即“八恺”“八元”,《拾遗记.卷十》载帝喾(高辛氏)妃梦见八日而生“八神”,帝喾也是帝俊或帝舜,可见,在民间叙事中,“八恺”、“八元”已成神入圣了。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孔颖达疏:“恺,kǎi,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古代也有好多古典诗歌来歌颂的。

    唐 王维 《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舜之逐窜四凶、举十六族,臣歌九德,君抚五弦等善事,夏桀之瑶台琼室、殷纣之肉林酒池等恶事,盖画如此之类,乃成龟镜之图。”

    唐  权德舆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楼感怀》:“岂唯十六族,今古称其贤。 ”

    所以说,八元,八恺的雕塑出现在这里绝对不简单啊。诸葛少羽和魏超越不禁兴奋了起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