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可心再次经受着做母亲的考验,不管反应多大,她都坚持着上班。
看着沈可心如此这般的难受,阿瑞多次劝说请假在家养胎,都被她婉言拒绝。
她的理论是,不能松懈下来,不然人就会产生惰性。如果不工作,整天觉得自己是孕妇,这种暗示会加剧反应的难受。
阿瑞终究拗不过她,也只好听之任之,唯有默默地支持着。
当然,为了工作学习方便,她照样吃住都在幼儿园,由着阿瑞做了好吃的往园里跑。
太阳又围着月亮转了。
上帝都被沈可心的努力感动着。
山区的孩子,经过齐教授的极力帮助下,两个暑期支教的小学,收到了近800本图书,比预先的数字多了200多本。
同学们收到书籍时的那种激动,沈可心闭上眼睛都会在脑海里放着电影。
西苑国际实验学校一些同学,还真与当地山里的孩子结成对子,互学互勉互助。
她资助的刀燕儿,每个月都会来一封信,告诉了她的成绩,从拼音写的信,到慢慢的用汉字书写,一笔一划,沈可心都感受到孩子在努力着。
有时,还会在信里夹寄其他同学写的信。
“老师妈妈,我们月考了,语文98
,数学95。”
“沈老师,您好吗?我们都想念您。”
“沈老师,您们还会来吗?我们现在有好多好多书了,校长说,都是您们寄来的。”
有时,她也会收到振阳小学刀老师的来信,讲述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
这些好消息,无疑都温暖着,感动着沈可心和阿婆一家,更激励着她继续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走与众不同的路。
幼儿园的工作,在同事们的齐心协力下,圆满的完成了等级的再次评定,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都领先与同等级幼儿园。
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
“你知道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阿瑞会莫名其妙而又温存无比地问着可儿,然后在可儿还没反应过来时,又说道:“就像你这样!”
“哪儿跟哪儿~你回炉再造去!”沈可心听了觉得好玩,唇枪舌剑,怼着。
孩子们的来信,他看了也会像孩童样嫉妒着:“怎么,钱都是我去寄的,怎么没人叫我老师爸爸。”
“那你找邹坤,明年去支教。”沈可心笑的肚子疼撺掇着。她想,阿瑞去支教也好的呀,可以丰富写作素材。
“算了,我还是多写文,拿稿费,帮你资助他们去吧!”阿瑞自觉不是当老师的料,上了讲台说不定会脸红,还怎么授课,这不是闹笑话吗。
“对了!我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成材,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对吧?”
阿瑞又会觉得自己没有桃李满园,至少家里还有两朵桃李,会在他身边永远芬芳,也是无比的满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