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屯粮的赵小姐:26.开业(2/2)
“对呀,还有这精米,颗颗晶莹饱满,一看就知道是仔细侍弄过的良田,这米竟比平日里买的还要便宜些,以往这种成色的精米可不好买。”
一命头发花白的老叟边说边解下挂在腰间的褐黄色半旧麻布袋子,便要开始舀米。
穿着藏蓝色店服的陈欢立刻走来,从木架上方拿出一个折叠整齐的白色纯棉布袋,白净的布袋上印有赤红的“小康斋”三字,字迹端秀清丽,他笑容满面道:
“客官,且用我们店里的米袋,都是免费的,您要多少,我给您装上。”
老人一脸惊诧,其他人听到了,也都面露讶然,东西好便宜不说,连这么好的米袋都是赠送的,这家东家莫不是嫌钱太多了。
陈欢将装好的米袋递给老人,老人高兴的接过,手捧着洁白的米袋,笑得满脸皱纹如绽开的菊花,跟着陈欢的引领,付钱去了。
其他人见状,如梦初醒,纷纷称了精米白面,生怕米袋是限量的,用完便没了,一时间,小康斋人声鼎沸,来往的人一连接一波,络绎不绝。
才一个上午,货架的商品都快见底了,陈福擦着额头累出的汗水,拉着陈喜到一旁,满脸兴奋道:
“小姐真是有先见之明,早早便在小康斋附近租了屋子当作库房,否则,去村里补货,一来一回,耽搁一日时间,怕得损失上百两。”
“是的,小姐聪慧,无人能及,刚刚我已经安排老二陈木去隔壁拉去了,待会就能补上。”陈喜方脸上一片喜悦,以往微微佝偻的背也挺直了。
“对了,小姐吩咐我办的事已经办妥了,县令已经同意将庄外的1000亩荒地量给我们村了。”陈福拍了拍放置在怀里的地锲,高兴道。
“哦?这么快!”陈喜眼中一亮,面露惊喜。
“也是运气,那个师爷家中遇到难事,我许了50两银子的好处,他便做主将那片荒地卖给了小姐,左右是偏僻闲置的,倒做了个顺水人情。”陈福面露微笑的解释道。
“那这事得快点去告诉小姐,开始我还担心,早早的要了那1000亩荒地,怕有些吃不下,还是小姐高瞻远瞩,非我等能及,看这小康斋的红火,漫说1000亩,就是成倍咱村也能侍弄好。”
陈喜搓了搓手,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村告知。
“好,今日我俩便连夜赶回,顺道安排下一批货品。”陈福满脸期待道。
半月后,小康斋在整个洛水县彻底火了起来。
上至耄耋老者,下到总角稚子,都知道了小康斋的存在。
众人买东西都愿意到小康斋来买,不仅是便宜,成色好,还有偶尔的优惠增送,让人惊喜连连,很多人都对小康斋的东西产生了好奇,这等魄力跟手段,真是令人佩服,但更多的老百姓则是心怀感激。
一个月后,陈喜盘算了小康斋一个人的进项,竟有1万多两银子,一众管事兴奋异常,想不到一个铺子竟然进益这么多,这可赶得上种地一年的收成了。
陈福激动道:
“小姐,下一个小康斋开在哪个县?小的马上去看地界。”
赵小清瘫坐在上首的椅子上,磕着瓜子漫不经心道:
“我们不开店了。”
“什么!小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陈福惊得站了起来,比以前圆润了一圈的脸跟着颤抖了几下。
陈喜,陈刻等一众管事也点头附和,眼睛焦灼可怜的望向主位的小姐。
赵小清吐了瓜子壳扫了眼震惊的众人道:
“一个月挣1万两银子,刨去装修费,租金,工钱,还剩多少?”
“先头因为要开店,是挣得少些,后面不用开店了,顶多三年,坚持到那天,就是坐收纯利了。”陈福憧憬道。
三年后,小康斋遍布各地,收益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
赵小清抬头,眼中迸射出深幽的冷光,一脸厉色道。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