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仔细一打听,才明白,现如今,这林秒的包子和馒头,那是卖出名声了,非但整个乡镇的人都在买,据说有些别的镇子上的,乃至市里的,都有人专门骑车过来买呢。
众人一想到林秒那馒头和包子的确做得绝,吃了就让人念念不忘,若不是实在囊中羞涩,他们也是恨不得天天能吃的。这么一想,林秒这生意不火,还真是说不过去。和她一比,那朱大民做的东西,可就差远了,也难怪,学生们一放寒假,他的生意就彻底做不下去了。
不过,大家之所以还能念叨上朱大民,更大的原因则是,朱大民和他妹子,赵卫国的妻子,彻底闹翻了。原来,朱大民那桩生意,赵卫国夫妻俩竟然是投了钱的。但最后,朱大民似乎一分钱都没给赵卫国两口子。赵卫国两口子不干,和朱大民吵吵了起来,最后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双双互相放狠话,要断了这么亲。
所以,朱大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借着赵卫国两口子,偷了林秒的技术嘛。赵卫国两口子还矢口否认,啧啧,纸是包不住火的,时间一长,这不,到底是露馅了。
同样露馅的,还有赵老爷子和赵老太。两人尽管努力掩饰,但那天院子里发生的事,帮工们都听着、看着的,回头,就绘声绘色地把那些事给传出去了,又加上之后林后妈的一通大闹,现如今,大家伙看着赵老爷子和赵老太,目光已是大不相同了,再也没了往日的奉承和尊崇。
有些人还好奇那赵家小儿子的球鞋的事,但往往议论过后,就被赵老太给堵着骂,就不敢多说了,但谁都明白,这赵家小儿,肯定做了不干净的事。据说,放了假的赵家小儿也听了这事,和赵家二老大吵了一架之后,就收拾包裹,去他镇上的同学家里住了。
似乎赵家二老去找,都没将他给劝回来。回头,有人看到赵家二老搬了一些米面去镇上,都在猜测,那是给收留赵家小儿的那家人送去的。
众人暗想这赵家小儿也是胆大,脾气大,竟然说去同学那儿住,就去同学那儿住。镇上消费多高啊!
大家议论了一阵,就扔下了,心思又被林秒那边给吸引了。
因为,林秒做了一件大事。她竟然给她三姨家的孩子们,请了一对退休的老夫妇过来教学,道是这个寒假好好给孩子们补补,来年开学好继续上学。还表示,村里有想学的,也可以过来免费旁听。
村里眼下的情况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家里穷,孩子却多,照顾得了一两个,却照顾不了每一个。而且,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很多女孩念了一两年书,家里就不给念了,或者干脆就不给女孩念书的机会。
林秒上辈子的亲妈,小初秋就是如此,借着比她小两岁的弟弟的光,才跟着弟弟念了两年小学。上头的两位姐姐,冯初春和冯初夏,却是连学都没上。要说上辈子林秒的亲妈最遗憾的事,那就是不能好好上学,明明成绩那么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第一,可就是被家里给逼着,辍了学。
眼下,12岁的小初秋,已是辍学2年了。林秒既然重活一世,那肯定得让亲妈继续上学的。她现在说话颇有分量,安年他妈全家都指望着林秒活着,林秒放话表示,小初秋上学的全部费用,都由她承担,而其他孩子若是也想上学,她也会看情况承担,安年他妈自然不敢说不是。
以前安年他妈不让小初秋上学,那是家里穷,上学费钱,又耽误孩子给家里干活,但现在,全家人都在挣钱,就连她男人,也被林秒给安排着,有了放羊的活计,管着一群羊,家里的经济情况,明显好转,安年他妈没道理不答应林秒的这个要求。
最终,只要小初秋成绩跟得上,那上不上学,就随小初秋。其它的,冯初春到底年纪大了,都十七岁了,文盲太久,没法上学,若是有心,那就自学吧。冯初夏虽然年纪也有点大,十五岁了,但这小姑娘跟着林秒做了一阵子生意,开了眼界,也有自己的主意,一听林秒说,以后这不认识字,将会苦得很,很难把生意给做大,又看不懂合同、算不明白账什么的,容易被人给骗得团团转,就决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先在家里把学习给搞明白,有机会,她还是想上个学的。
孩子们一听可以补习,还有机会继续上学,都很激动,激动得掉起眼泪。林秒感慨这会儿有些想上学,却上不了学的孩子的无奈,又想起村里孩子们对她的亲密,想到自己拥有这个系统,归根到底,源于善念,就想着几个孩子是教,那多些孩子,也是教。
她和赵卫东商量过后,就一起去找了村长。村长一听林秒有心让孩子们免费听课,甚至村子里的大人们有想认字的,也可以来,就有些激动,当下表示,他尽管财力有限,但帮忙给孩子们提供上课的地儿,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个特殊的补习班,就这么悄悄在东良村诞生了。
负责补习的这对老教师,也被安排着,住进了村民家中。这对老夫妇原本在镇上住着,通过日日买馒头,和林秒认识了。他俩唯一的儿子在遥远的某个城市成了家,即便过年,都难得回来一趟,平日里老夫妻大眼瞪小眼,无事可做,家里也冷清。现在过来教孩子,再和村里人闲话家常的,日子也能过得热闹。而且,拿着高工资,还包食宿,林秒家做的那些到了外头被人哄抢的奶馒头和包子还管够,两位老人几乎是乐滋滋地把这教学的事给应承了下来。
林秒完成这心头大事,就赶紧领着一批人,又一头扎入挣钱大计了。
她的奶馒头有系统提供的大奶糖加持,当属独一无二的美味,完全可以做大做强,但无奈,83年还没到,经济形势她虽然知道肯定一路向好,但中间也有曲折迂回的时候,所以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了,以免给自己招来麻烦。
所以,她克制了开厂的打算,打算先缓缓观望观望,依旧是那些帮工,那些人。另外折腾着,领着其它一帮人,做起了年货。如此小打小闹着,又是带着村里人共同致富,想来能更安全稳妥。
村子里的人早就羡慕那几个帮林秒的帮工了,都盼着能有机会,也加入这个行列。一听林秒放出话来,要做些年货什么的,急慌慌地,都试着来报名了。林秒看情况,分批次招了一些人,然后,继奶香味之后,这次,林秒三姨家的院子,又开始往外飘甜香味了。
林秒准备了一大堆东西,什么花生、瓜子、炒米糖、花生糖、以及走精品路线的牛轧糖,还有各种炒豆子,赶在年前,带着人,在附近几个镇子,以及市里卖了一圈。鉴于之前没人这么搞过,生意一下火爆,每每带着一大堆东西出去,却次次卖光了回来。
几次之后,林秒就再也不需要带人出去了,因为嗅着钱味的不少人,都来林秒这里进货了。
人这种生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必然是聪明的,已然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所以,他们没行动,不是笨,而是需要启发。有那一双会发现的双眼的人,往往会第一时间,跟着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香的喝辣的。
这年代,最不缺勤劳的人,只要是能挣钱的路子,都能让他们奋起,也会让他们无论吃多少苦,都能咬牙熬下来。因为,他们穷怕了,也太渴望富裕了。
每一日,有无数的人朝林秒这边涌来,拿到货后,又像是寻蜜的蜜蜂一般,四散而去,为了未来家庭的甜如蜜,努力奔波着。
大概因为改革开放,确实是让大家的生活变好,赶上过年,大家也更舍得花钱去买更多的吃的。林秒做的这些种类各异的年货,投入市场,大受欢迎之后,竟然开始供不应求。
林秒一看这样,就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一下想出这么多挣钱的招数,就指望着以此来启发大家,让大家的眼睛也别只盯着她的奶馒头和包子,可以往别的地方想。如此,大家一起发家致富,遍地开花,到时候,她也不会再金鸡独立,显得太过乍眼,给自己招来麻烦。
现在既然市场有那么大的需求,她干脆就点了几个能干的,将做年货的事,给分了出去,让那些人自己再找场地,领着合自己心意的人,继续往下干。要是这些人干得好,那回头,她就彻底撒手,不再管了。
这就相当于将这门技术给白送出去了。
此举,让很多人心热,也让林秒在附近一带的名声,再次攀登一个高点。这会儿,谁要是敢在林秒背后说一个不是,怕是围上来的人,一口一个唾沫星子,都能将那人给喷死。
受了重任的妇女们,生怕会辜负林秒的期望,又生怕林秒将分到自己身上的任务分给其他人,自然是甩开了膀子,努力干了起来。
辛苦的耕耘,换来的必然是丰厚的回报。这个年底,东良村的女人们,大部分都挣了不少钱,过得老开心,成扬眉吐气了,地位也显而易见地提高不少,在家说话,都可以比平时大上许多。
男人们也是不太差,有帮着自家女人的,也有在赵卫东的率领下,帮着做各式竹制、木质礼品盒的。虽然,他们挣得肯定没有女人们多,但是和往年比,也足够让他们眉开眼笑地过这个年的。
这份忙碌,一直到除夕当天的下午,才算停歇。
吃年夜饭的当晚,因为一直都住在同一个院子中,尽管分家,可大家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林秒还以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赵老太会叫上她和卫东,以及赵卫西一家,凑在一起吃个年夜饭呢,但显然,她又高估了赵老太。最后,她是和赵卫西一家一起过的。
然而,在这之前,他们两家尽管被分了出去,但为尽孝道,是送了不少年货给赵老太的。赵老太收得挺欢,但回头,却无半点表示。
大概是她这样太过隔路的做法,让赵卫东两兄弟有些伤心,桌上,两兄弟喝了不少,回忆往昔的时候,竟然还一起抹了泪,林秒看着心疼,劝说二人中,稀里糊涂地也跟着喝了一点。
大家散去的时候,她脑子都有些晕,坐在床上,一个劲地傻笑,自己却半点都不察觉。
赵卫东的酒量,那是在部队里练过的,就这么点酒,能算什么。他把碗筷稍微收拾一下,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回了屋。灯火跳跃下,就见到自家小媳妇那小脸酡红的,那双眼迷蒙的,那红唇鲜嫩的,那笑容吃吃的……
啧,如此娇美妩媚,让他整颗心都热了。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