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悠哉日子:21.第 21 章(2/2)
而谢梅香听到嫂子和弟妹都这样说了,这才安心的把钱收了,面对这么多钱,谢梅香不是不心动,毕竟现在皓钰读书要用到的银钱越来越多了。
她绣花所得也只是勉强供应得上,如果有了这一笔入账,那么她再勤快点绣花,就不用担心皓钰以后读书的费用了。
只是谢梅香但心这么多的钱被她一个外嫁女拿了,她担心嫂子和弟妹会有意见,而且家里帮她的忙已经够多的了,她不想因为这银子使得家里不得安宁,所以才会婉声拒绝拿那么多。
而等到嫂子和弟妹都表态了之后,谢梅香心里才放下心来,只在心里暗暗的感激,想着以后对自己的几个侄子/侄女要更好才行。
等到将谢梅香的事情说清楚后,谢富贵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买地。
听到谢富贵要说这件事,谢梅香就借口离开了谢家,家里人知道她是什么想法,便也没有拦着。
等谢梅香离开之后,谢富贵继续说道。“这几年家里年景好了,之前攒到的钱和这几年卖猴头菇的钱,攒下来也也实在是不少的一笔钱了,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老百姓眼里土地才是我们的根,所以我打算拿出一部分钱来买地”
谢富贵感叹了几句,而后又话语坚决地说道。
众人听了便也没什么意见,甚至心里是欢喜的,不管对于哪个朝代来说,土地都是人们眼中最重要的东西,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兼并。
“爹,那您打算买多少地”谢大柱问了一句。
“我也不瞒你们,咱家这些年来的积蓄加上这几年买猴头菇的银钱,我手中一共有八百多两银子,上好的水田一亩价格在六两到八两银子不等,中等水田在三两到五两不等,最次的水田也要二两银子,旱地、山坡倒是便宜一般只要一两银子。”
“我的打算是拿出五百到七百两银子来买地,最好是能够买下连成一片的水田,买了地之后我们也不用自己种,只佃出去就好”
谢富贵淡淡的说出了足以让家里人惊讶的银钱。
“爹,这样连成一片的水田是在是难得,您不如买上一个庄子,庄子周围就是成片的水田,庄子上可以养些鸡鸭,还可以挖个池塘,养些鱼,还可以种上些藕,最好是庄子上有个小山坡,到时候可以种些果树,我们到时候只要买上几个仆人,再将水田佃出去。”
“这样庄子上的事情我们就不用太过操心,庄子上每年春夏有菜可卖,秋季有鱼、水果可卖,这些都可以作为庄子的产出,也是一份进项”
黄秀兰在听到谢富贵说想买地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以前还未赎身的时候,那时候黄秀兰的主家就是这样子做的,她因跟着厨房里的婆子有些交情,那婆子跟她闲聊的时候就会聊到这些。
听了黄秀兰的话,大家眼睛一亮,陈菊英更是迫不及待的开口“老头子要不我们就买一个庄子,这可比单买土地划算多了”
谢富贵想了想,觉得自己大儿媳妇说的是挺好的,但是具体的还是要了解清楚来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开口道
“这样吧,从明天开始,大柱、二柱你们就去周围村子打探打探,看看有没有人要卖地,或者是有没有人要卖庄子的,你们把地或者是庄子的情况都打探清楚,到时候我们再看看哪个更好就买哪个”
众人听了,也觉得是这个礼,毕竟买地是大事,不可能说买就买,这就和现代买房子是一个道理。
“还有一件事情,这次卖猴头菇卖的银钱挺多的,按理我这边应该拿出点钱来给你们做零花,但是买地的事情既然提上了日程,那这次就少给你点了,你们每人各拿三两银子吧,这几天大柱和二柱要去探听情况,在外面跑腿,向别人打听情况也都少不了打点,那大柱和二柱就再多拿二两银子,打点用,这样你们有意见吗”谢富贵又说了一段话。
众人纷纷都说没意见,而天色已晚,便都纷纷回房睡觉去了。
谢家的规矩是这样的的,以土地、打渔赚的的银钱,全部上缴给陈菊英作为公中开支。
而两个儿子进城做工或者两个媳妇绣花、打络子赚的的银钱则是上缴五分之三,其余归他们自己。
此外,像是摘猴头菇、木耳、香菇等额外获得的银钱也是要上缴公中的,而像是家里男孩读书这件事情,公中出束脩。
但是剩下的比如说拜师礼、逢年过节的礼品大都是自己的小家出,公中是不会出的,所以陈菊英才会定下规矩每房人自己挣到的钱都可以留一点,不需要全部上缴。
要知道在乡下这是很少见的事情,一般自己儿子儿媳赚得的钱都是要上缴的,根本不可能像谢家一样每房还可以留下一些,不过这个规矩还是近几年谢家富足起来之后,陈菊英定下的。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