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备用网址www.81new.cc www.81new.vip 绿色无弹窗]
早上七点半整,吕小布被下铺室友郝萌的闹铃声吵醒。
他很不愉快的翻了个身。
“老郝!叫魂啊!关了你的闹钟!”
下铺的郝萌睁开眼睛,伸手关掉了闹铃,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抬头看了看头不定呢!
郭泽上下打量了一下吕小布。
“这发型不错,鞋子款式也可以,该不会是刚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的复古款式?吕小布同学看来知道老师刚从考古现场回来,所以特意用这样的造型来欢迎老师。”
这冷笑话一点都不冷,于是教室里的男生女生们纷纷笑出了声。
吕小布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人字拖,顿时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行了,你的分已经扣完了,去坐着吧,平时分没了,想要考及格就更要努力学习了,明白吗?”
吕小布垂头丧气。
“明白。”
看着他走到教室后头坐了下来,郭泽摇了摇头,整理一下情绪,继续讲课。
“刚才我们说到魏高祖陵的三期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本次发掘的收获可以说与秦始皇陵当年的发掘收获还要大,老师刚从发掘现场回来,带来的都是一手消息,甚至还没有对外公布的,你们有福了。”
讲台下的学生们顿时一阵小小的欢呼。
吕小布面色幽怨的坐在了室友们旁边,幽怨的看着室友们。
“别看我啊,我是给你发了很多消息的,不信你去看消息记录。”
郝萌避开了吕小布幽怨的注视:“你自己不愿意起床的。”
其余室友们也纷纷回避。
吕小布只能长叹一声,感慨自己的倒霉。
郭泽带的课并不简单,而在郭泽这位教授的手上,又成为了学生们进学路上的超级拦路虎——
上个学期期末考试,郭大教授带课的两个班级一百二十多人,愣是有二十八个人没过,被迫这学期补考。
吕小布等人也是通过团体的努力,精诚合作,才勉强低空飞过,结果这一波他居然被扣掉了所有的平时分……
完了,准备补考吧。
该死的学校补考费还特别贵!
吕小布感觉自己现在就要开始攒钱准备补考了。
可是刚出的游戏好想买,刚出的新卡池好想抽,纸片人老婆实在是太香了,根本管不住手啊!!!
然后他就被郭泽所讲述的魏太祖陵墓中的一些考古发现和见闻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该说不说,这位郭教授是国内研究汉末魏初这一段历史的知名学者,专攻汉末魏初这一段历史,在这一段领域的研究之中堪称权威。
本身他也是考古学家,二十岁开始在考古现场实习,至今十三年,已经是一位较为资深的考古从业人员。
七年前,魏太祖的狼居胥山陵墓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发掘,郭教授不负众望入选第一批发掘团队,奔赴狼居胥山魏皇陵参加工作。
其后连续撰写两部相关的著作,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认同,奠定了权威的地位。
伴随着魏太祖皇陵的发掘工作的进展,汉末魏初那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再度成为国内重点议论话题,考古工作队的任何一点发掘成果一经曝光都会立刻冲上热门。
原因无他,那段历史实在过于传奇,令人惊异。
结束乱世创立四百年魏国的魏太祖郭鹏素来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帝王。
关于他的争论只要一提起,立刻就能引发历史爱好者们的大讨论。
过去人们只是从史书和一些零碎的考古发掘成果中了解这位传奇帝王,而现在狼居胥山皇陵有了发掘的前提条件,那么大批量的考古成果的公布也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可是真正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有助于人们真正从最接近他的地方了解他,拨开历史的迷雾,真正深入了解这位传奇帝王的一生。
很多让大家争论不已的话题或许能从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之中获得解答。
而眼下,郭泽教授就携带来了这些真正的尚未公布的一手资料。
作为郭泽教授的学生和历史爱好者、发烧友,这无疑是一个超大的福利。
“本次皇陵发掘工作的收获,比前两次加在一起都要大,这一次,其实我们已经把除了主墓室之外的其他部分都发掘完毕了。”
郭泽把一些考古现场的照片投放到荧幕上让学生们观看。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开创者,魏太祖的皇陵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气派,那么庞大,按照古时的一些规定,皇陵大抵是从皇帝即位开始修建,一直修到皇帝死亡。
魏太祖郭鹏三十七岁成为皇帝,七十岁去世,三十三年间,史书上并没有皇陵停止修缮的记录,但是狼居胥山的皇陵规模,按照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最多五六年就能修缮完成,这一点很让人疑惑。”
郭泽展示了一副魏太祖皇陵的平面剖析图。
图上显示皇陵的规模并不大,至少相比于同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来说,这皇陵的面积显得有些配不上这位帝王的身份。
“另外,皇陵中所发掘出来的金玉器物等陪葬品的数量相较于其他帝王陵来说也是很少的,这与我们对这位帝王的一贯认知来说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郭泽切换了一张幻灯片,是一张表格,表格上列举了狼居胥山魏皇陵和其与帝王陵墓发掘出来的金玉陪葬器物的数量对比。
这一比较,就显得魏太祖的皇陵甚至有些寒酸。
“但是金玉器物虽少,其他的东西却非常多,比如这个,这是最新发现。”
郭泽切换了一张幻灯片,新的一张幻灯片上的内容顿时让学生们惊呼出声。
“这是我们发掘出来的七号墓室的墙壁上所雕刻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幅魏国疆域全图,图上将魏国的疆域完完整整画了出来,每个州,每个郡,每个府,乃至于河流、山川,都有标记。
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很多老前辈都惊讶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说实话,我也很惊讶,从前我们只是在史书上了解魏帝国的疆域,做出推断,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墓室的墙壁,居然直接刻上了魏国疆域全图。
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魏国,疆域西至中亚,东至东极岛,北抵狼居胥山,南至日南郡,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帝国,相较于东汉全盛时期,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左右。”
郭泽随即把东汉全盛时期的疆域范围和这幅地图做了对比。
这一对比,差距就相当明显。
“魏太祖郭鹏登基以后,一直到延德四年才大体上统一全国,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用剩下来十年的时间把帝国疆域扩大了一倍,这就是最有利最直接的证据,与史书记载完全一致。
过去在总有人质疑史书记载的不确定性,认为以当时的条件,魏太祖根本不可能在十年的时间内把帝国疆域扩展到如此地步,他们觉得史书上存在对魏太祖功劳的夸大。
虽然近年来在各地出土文物都显示了魏帝国对于那些土地的有效治理,但是这幅最迟完成于魏太宗兴元二十年的帝国全图,将成为最有利的证据,直接证明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魏太宗郭瑾称帝二十一年,一共只发动四次战争,而且没有一次是以开疆拓土为目标,整个魏帝国的直接领土几乎就在魏太祖时代固定了,这一点就此得到证实。”
郭泽笑道:“这对于咱们的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学生们纷纷鼓掌,小小的欢呼起来。
然后郭泽收敛笑容,换上了非常严肃的表情。
“其实,咱们本次发掘工作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这幅地图,而是这个。”
郭泽再次更换了幻灯片,这一次,图片上显示的是一个黑漆漆的盒子。
“这是一个被细致的做了防腐和密封工作的漆盒,放在皇陵主墓室隔壁的八号墓室之中,其他的墓室里都有很多东西,唯有这个墓室,里面只有这一个盒子,充分显示了这个盒子全然不同的地位。
当时我们都猜测这个盒子里放了些什么,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我们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这个盒子,我们本以为这盒子里可能是什么失踪已久的秘宝,但是并不是这样。”
郭泽转移视线,更换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了盒子里的全部内容。
望着那张幻灯片上的内容,他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些怀念的情绪。
不过他很快便整顿情绪,开口道:“这盒子里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印章玉玺之类象征皇权的东西,而是三本书。”
“三本书?”
学生们惊讶不已,看着幻灯片上的照片,大为惊讶。
那的确是三本书。
三本几乎是全新的线装书,书封上写着【格物学】三个大字。
郭泽转移视线,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都知道,魏太祖郭鹏称帝之后,致力于改革选拔人才的方式,并且最终成功将西汉武帝开创的察举制度改革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之下,人们开始依靠考试和分数,择优录取为官。
这一选拔人才的方式,被证明在公平性上远远超过察举制度,打破了两汉以来选拔人才唯出身、门第至上的传统观念,使得平民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当官。
而这素来也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人们都认为魏太祖出身士族,是当时的上流社会阶层,是察举制度之下的既得利益者,但是他却最终废弃了察举制度。
他设立了并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科举制度,使得当时占据文化层面垄断地位的士族非常不满,并且最终在延德七年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皇帝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爆发。
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细节,暂且不论,我们单说科举制度创立之后,魏太祖对选拔人才方式的改革,比如不断削减儒家五经的考试分量,增添农业、天文、地理、数学等学科的重要性。
这一点在当时来看真的是相当的先进,甚至具备开创性的意义,在儒家奇技淫巧思想和道家机心思想的压制下,魏太祖却法别说三十年前了,现在还有人信,还有人乐此不疲的宣称魏太祖是史上第一暴君,最会享受的帝王,这种说法我听了就想吐,你现在所说的何尝不是妄言?”
面对质疑,郑伟并不生气。
“他终究是封建帝王,建立的是封建帝国,不是吗?”
那名学生面色一滞,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讲台上的郭泽适时的拍了拍手。
“好了,讨论到此为止,这件事情真相如何,我感觉,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因为缺乏决定性的证据,一切都只是我们的猜测,禁绝也好,愧疚也罢,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和当时的魏太祖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魏太祖毫无疑问是一个封建帝王,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合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当然,根据这三十多年来的考古成果来看,说他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帝王也没有错,不说其他,单说一个科举制度,就足以让后人受用至今。
在他之前,察举制度堵死了底层百姓上升的渠道,百姓不识字,只能浑浑噩噩,成为牛马一样的生产工具,改变这一现状的是魏太祖,他用扫盲、建立学校的手段,让底层百姓有了认字读书的途径。
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做到了,并且开辟了让普通百姓成为官员、站在皇帝面前和皇帝议论国事的途径,同学们能坐在这里听我讲课,不也正是通过考试的途径吗?”
郭泽这样说,学生们自然认同,这没什么可说的,这是事实。
当今的历史爱好者们对于魏太祖郭鹏的评价趋于两极分化。
喜欢他的列举他的功绩,称他为千古一帝,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
而讨厌他的则列举他发动政治清洗杀人无数的案例,认为他残忍弑杀,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但是双方再怎么争论也只是争论他的人品,争论他是仁君还是暴君,不会有人争论科举制度是不是郭鹏首创这件事情。
他开辟了底层百姓的通天之路,这一点,是整个中国包括整个大中华地区都认同的一件事情。
还有就是他主导之下的大航海和分封皇子至全世界的战略也备受认可。
这一战略被魏帝国执行了四百年,执行到覆亡前一年,还把三个皇子送到了海外公国避难。
魏帝国覆亡之后,神州分裂,数个国家并立,甚至还有魏帝国的海外公国后裔领兵回到中原,试图重建魏帝国。
最后,甚至在江东一带重建了一个被称为东魏的割据政权,与其余两个割据政权并立五十年,最终被当时的北方大国统一。
失去了母国的援助,一些较为弱小的分封国家也因此失败,没能站稳脚跟。
但是一些大的传承已久的国家还是坚持了下来。
以至于后来建立起来的帝国王朝与这些海外封国的关系很差,互相敌对,还爆发过海上战争。
不过后来的王朝倒是甚少有分封皇子去海外建国的存在,因为这耗费实在太大,魏国的灭亡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又一百年以后,中原帝国倒是和这些魏帝国的海外封国们恢复了和平关系,双方和平共处。
这些海外封国恢复了与中原帝国的商贸往来,于是得以继续传承,最久的一个封国在魏帝国覆灭之后坚持了八百年,唐帝国都没了,它还坚持存在着。
正是因为魏帝国海外封国的强大生命力,以至于时至今日那些海外封国的继承者们大部分都和魏帝国郭氏统治者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过境迁,最后一个郭氏后人统治的国家已经败亡,早已被取而代之,但是当地人早已是华夏文明之中的一份子,血脉相连,文明相通,再难割舍。
在这个文化圈子内,作为文化母国存在的中国历朝历代都拥有着不俗的地位,受益至今。
作为开创者,那些秉持大国心态的人们对于魏太祖郭鹏的观感非常不错。
“当然,不管怎么说,魏太祖郭鹏也是一个皇帝,他不可能做出威胁魏国统治的事情,他的一切目标的根本出发点,应该都是维护他的统治,维护魏国的稳定,在此基础之上,他愿意做出一切可能的创新。
但是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局限性,生产力是科技带来的,但是没有思想的发展,单纯的发展科技,是走不远的,魏国最终的覆亡证明了这个真理,也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启发。”
郭泽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剥削】与【压迫】这两个词,然后放下粉笔,拍了拍手。
“如果不注重维护人民的利益,反而残酷的压榨人民,那么当人民无法忍耐的时候,也就是暴政终结的时候,史料之中魏太祖的形象显的残暴,但是魏国却在他的统治下走向昌盛。
魏国末代皇帝哀帝郭英有仁善之名,亡国前还说出【万般皆朕之错,可分朕尸,勿伤百姓】这样的话,可是魏国就偏偏亡在他的手里,为什么,残暴能使魏国昌盛,仁善却让魏国覆灭呢?”
郭泽顿了顿,又开口道:“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只是人们不愿意去想明白,或者被误导,不曾认清楚,魏太祖对官员残暴,但是他对百姓极为宽仁,轻徭薄赋,大工程尽量用战俘做苦力,而尽量不征用百姓。
于是延德年间大工程甚多,百姓却无怨言,魏太祖杀戮贪腐官员,但是从未对百姓残暴过,而哀帝的仁善,可能仅仅是针对他的臣子们,百姓所遭到残酷的压迫,他可能并没有看在眼里。
同学们,阶级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封建帝王的仁善,到底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仁善,还是对统治阶级的仁善,这非常重要,被统治阶级没有书写史书的权利,我想,这就是魏国的兴盛和覆亡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语毕,下课铃声正好响起,郭泽便收拾了一下讲义。
“那么,下课,之后的研究成果我会适时公布,大家不必着急。”
学生们纷纷站起来,为郭泽精彩的讲述献上掌声,郭泽笑呵呵的挥了挥手,收拾讲义离开了教室。
一路上,郭泽和几个认识的学生打了招呼,等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了两位老教授的争吵声。
于是郭泽轻轻推开大门,一眼就看见程仲德和田原皓两位教授之间正在争吵。
“老程,我警告你,蔡妍是我看中的学生,你敢跟我抢,我就跟你没完!”
“还你看中的,老田头,她本科就是我的学生,现在跟着我做研究,理所应当!”
“你个老不要脸的,当年跟我抢曹子秀,现在又要和我抢蔡妍?我告诉你,门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