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八一中文网

新八一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然否集 > 31.第三十一章 隧道(二)

底色 字色 字号

然否集:31.第三十一章 隧道(二)(2/2)


    念头刚起,自己也笑自己的痴傻。有了母亲的这些手稿,何止能学到母亲的字呢?

    沈清许摇摇头,却甩落几滴眼泪。她这才发现自己满脸是泪。在看到母亲亲自手写的书稿之后,她还是忍不住哭了。

    沈清许当然知道此刻在这里大哭是多么不理智的行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梅姨和沈琳那里都是拖不得的。

    可是怎么办呢?那些眼泪像有自己的意志一般,不断地涌出眼眶,擦也擦不完。多年的孤独、惶恐、委屈,这一刻火山爆发一般,全都涌了上来。

    那个淡定、沉静、聪慧的沈清许不见了,现在蹲在隧道口子上,像个傻子一样痛哭流涕的,只是一个对母亲思念成疾、孤独彷徨的小女孩而已。

    原来和母亲在一起的短短三个月,真的抵得过一生一世。原来对母亲的感情,深埋于灵魂深处,从不曾忘记。

    沈清许蹲在地上,哭得忘乎所以,仿佛要把一辈子的眼泪全都挥洒在这个狭窄的隧道口一样。

    最后她终于慢慢停下来,却因为蹲得太久,而两腿发麻、体力不支,坐倒在地。

    她干脆抛掉这十几年来,在这个世界学到的所谓规矩,将裙子挽到大腿上,岔开两条腿,以一种极其豪迈却非常舒服的姿势坐在地上。

    她一边吸着鼻涕,一边先将木盒子打开。里面是两排小小的瓶子,一共是十个。大小和样式一样,颜色材质却不同,每个瓶盖上都贴着标记。

    瓶子很小,瓶盖上的字就更袖珍,一个个只有米粒大小。沈清许将眼中含的泪使劲擦去,才勉强看出其中一个写着“龙脑”,另一个写着“华仁”,都是闻所未闻的名称。

    也许是香料,也许是□□。沈清许粗略浏览了一遍,不敢冒失打开瓶子,便将盒盖原封不动地盖上。就像那张房契、那枚红包水晶簪一样,总有一天,她会知道母亲留给她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剩下的七册书,沈清许却显得有些犹豫。

    她先拿起序号为“壹”的册子,随意翻开,见这一页最上面用极小的字写着“甘庆六年四月初七,契梁弘慧寺,布商李元,寺僧闻英”。

    时间地点人物?这是在叙事?

    沈清许接着看第二排,这一段很长。

    “李元独自路过弘慧寺,闻英前来接待。二人饭毕,相谈甚欢。李元见寺中破败,欲捐银三十两用以修葺。然闻英见李囊中余银甚多,劝其再捐,李元不应,二人不欢而散。是夜,闻英趁其熟睡,杀之,又碎其身,入瓮,埋于寺中多叶佛塔下。后闻英携李元之财五百三十七两,还俗,更名为赵良英。”

    越看越心惊。这是什么?古代版的惊悚?

    饶是沈清许胆大如牛,这会儿也觉得有点后背发凉。母亲为什么要写这些?这种叙述方式很正式,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就像真实的记录一般。

    再往后翻,也都差不多,几乎每一页都简短地写了四五个故事,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俱全,所有的故事都按照时间排列成序。有的惊悚、有的温馨,多且杂,而且看起来豪无关联。

    沈清许翻到最后,见日期已经到了甘庆八年,又打开序号为“贰”的册子,果然这一册的日期写到了“元丰元年”。她将这册阖上,直接将序号为“陆”的册子翻到最后,见最后一页上的日期是“元丰二十二年”。所有的小故事到这里结束。

    所以这些故事的时间间隔是从前朝的甘庆年间,到元丰二十二年,也就是十七年前。某些涉及的地名还是沈清许知道或者熟悉的。

    沈清许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梅姨说过她是怎么和母亲相遇的。吴家公子在中秋夜毒死妻子曾氏满门,其间的来龙去脉,母亲是信手拈来,仿佛只是从记忆里调取一段回忆一般,详尽且毫无漏洞。

    梅姨相信母亲是真的知道。如果梅姨的判断没有错,那么这六本册子里写的东西可能也都是真的。

    不,不,不。沈清许刚刚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就立刻被自己推翻。

    这六本册子上写的故事有几千个,时间横跨三十余年,地点遍布整个忘川大陆。更何况,其中描写详实,甚至有的故事中还有对话,仿佛写故事的人,就在当时当地,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经历一般。

    这绝对不可能是母亲能做到的,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做到的。也许只有神话中的天神,才能这样俯瞰天下、洞察一切。

    心里虽然这样想,沈清许的手却不由自主地将手中书稿翻开,按照时间顺序,在第三册中找到了“元丰五年”的字样。她的视线逐步往下,直到看到“元丰五年十二月三十,肇地五斗场……”

    沈清许“啪”地一声猛地将册子合拢,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www.81new.com 手机版访问 m.81new.com 绿色无弹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